首頁>財經>

長期護理保險是一個較為複雜的保險,在這款產品上,美國市場在過去數十年間踩過不少“坑”。2011年,美國保險監理官協會估計全行業給付了68億美元的長期護理保險賠付款,而在推出長護險之初,誰也沒想到會有如此鉅額的虧損。

時至今日,伴隨著承保人群逐漸老去,美國長護險虧損仍在繼續擴大。

20世紀90年代,中國保險業曾蒙受了高預定利率理財型保險產品的利差損打擊,現今有可能受到以多次賠付重疾險產品為代表的費差損二次打擊。

目前,中國大多數險企都推出多次賠付重疾險產品,其保費也在高速增長。但是與單次賠付重疾險相比,多次賠付重疾險也蘊含著更大的賠付風險,可能給保險公司帶來重大虧損,甚至破產,就如20世紀70年代美國推出的長護險一樣。

注:本文分為上下兩篇,今天推出的內容為上篇。

正文

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像極了今日的中國,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老年化程度不斷加重,失能失智老年人的護理需求成為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美國長護險在經歷快速增長後停滯,險企陷入“漲價—退保—賠付惡化—再漲價”的惡性迴圈

1974年,美國第一張長期護理保險(長護險)保單應運而生,且保障功能不斷完善。

但是早期美國長護險的發展並不順利,因為有政府提供的Medicare(醫療保險,主要面向老人)和Medicaid(醫療救助,主要面向窮人)兩項醫保制度向特定人群提供有限的護理保障。當需要長期護理,個人資產必須用盡後,才有資格享受Medicaid。政府提供的醫保制度對商業保險擠出作用明顯。

早期,美國對於長護險的管理也非常混亂。保險中介指使投保人不誠信投保,等到投保人需要護理時,保險公司卻以投保人違反最大誠信原則為藉口取消保險合同,這些都影響到長護險的發展。

直到1986年,美國保險監督官協會((NAIC))釋出了長期護理保險示範法案和法規,規定了保單的最低標準和投保方應享有的權利,亂局才得以控制。

1996年,美國《聯邦健康保險可轉移與說明責任法案》(HIPAA)等政策出臺,規定對個人和企業購買長護險可稅前抵扣,美國部分州還試點實施“合作經營”專案,在獲得醫療救助時,允許購買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的個人保留高於醫療救助所規定的准入門檻之上的個人財產,這一額外財產的上限通常等於所購保險支付的保險金。這一專案旨在保護個人私有財產,此後長護險才得到迅速發展。

長護險的春天到來。20世紀末,運營長護險的公司數量達到高峰期的130家。在競爭壓力下,各公司不斷創新長護險保障內容,以求贏得市場份額。你賠付定期,我賠付終身;你宣佈價格可調,我宣佈費率不變;你選擇定額賠付,我選擇保額遞增;你賠付監護中心,我賠付居家護理;你報銷護理費用,我直接給付現金。

競爭的結果就是保障越來越好,保費越來越低,再加上早期定價不足的原因,很多保險公司陷入虧損,於是長護險價格大幅上漲,保險公司陷入“漲價—退保—賠付惡化—再漲價”的惡性迴圈。

2003年後,經營長護險公司大幅下降,到2017年只剩15家公司,見圖1。

圖1 1970年至今美國運營長護險公司數量變化

行業錯誤定價、低估保費嘗惡果,年度保費重估模式應取代平準保費模式

時至今日,美國長護險虧損仍在繼續擴大,先看兩個案例。

案例1:2016年1月,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提出收購美國險企Genworth集團,也有Genworth集團在長期護理保險老保單上虧損數十億美元導致現金流緊張的原因。

案例2:2019年8月,美國通用電氣被控380億美元財務欺詐,長護險有高達185億美元儲備缺口。這則新聞引爆了通用長護險的巨大雷區。

美國保險公司在長護險上到底虧損多少,可以通過美國財務專家Harry Markopolos及團隊2019年8月釋出的針對通用電氣的做空報告一窺究竟,見圖2。

圖2 美國財務專家針對通用電氣的做空報告

可以看出,經營長護險的公司無一例外均為虧損狀態,尤其是通用電氣金融保險部門虧損幅度最大。

考慮到保單人均壽命達75歲,理賠率迅速上升,終身保單佔比70%,人均保費低,準備金不足,又不能提高保費,且保費已交完人數較多,預計通用電氣的一些再保險協議很快會出現750%~1000%或更高的損失率。

長護險虧損不可避免,原因是整個產品的定價基礎存在明顯問題。

美國最初推出長護險時,整個行業沒有長護理險方面的理賠經驗來做定價依據。由於長護險與失能收入補償保險在簽單、賠付認證等方面類似,所以,保險公司借鑑了失能收入補償保險的理賠經驗來建立模型,甚至有公司直接採用失能險的保費作為基準。

但長護險保障與失能險不同,多數持續終身,會積累數額巨大的準備金,在定價初期極大地低估了保費。

隨著長護險經營年限增長,美國保險公司發現當初主要的定價假設,包括患病率、死亡率、利息率、退保率、保單繼續率,實際都跟當年的假設發生很大的偏差,由此產生了鉅額虧損。

美國Genworth金融集團Quattroporte兼執行長 Thomas Mclnerney估計,從90年代初到現在,長護險投資收益的假設已經從最開始的5%的水平降到了目前3.25%的水平;退保率的假設從5%的水平降到了0.5%;保障年限,從最開始老的產品終身獲得賠付,到現在行業賠付最長不超過5年。

與此同時,如上文所述,由於虧損嚴重,現在美國銷售長護險的公司已經從巔峰期的130家跌落到15家,且大部分產品由6~7家公司銷售,並取消了終身給付型的產品,新產品都設定了平均3年左右的期限,最長年限不超過5年;同時設定了140美元/天左右的日限額。

在經歷鉅額虧損後,不只長期護理保險商,美國的保險監理官也經歷了一個較長的學習過程。

1981年,美國出臺《綜合預算調節法規》,對長期護理機構的設定、標準和管理做出了說明,規範長期護理機構的運作。

2011年,奧巴馬政府簽署《社群生活援助和支援法案》,由聯邦政府向公眾出售商業長期護理保險,規定年滿18歲並處於工作狀態的人均可購買,擴大了長期護理保險購買人群的範圍。

美國保險公司在長護險運營方面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

一是擴大保障範圍人群;

二是在初始定價中做出適當保守的假設,關鍵假設應充分披露給監管機構和消費者;

三是儘管在定價時已使用“最佳估計”,保險公司仍無法預測30~40年後的風險,應採用 “年度保費重估”模式取代“平準保費”模式;

四是培育私營市場增長,吸引新的參與者並鼓勵產品創新,促進行業與監管機構之間的更大合作。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中國多次賠付重疾業務實現高速增長的同時,實際也面臨多重挑戰,激進的產品定價疊加部分重疾發生率的變化、賠付支出攀升,加大了險企出現病差損的風險,具體分析請見“下篇”。

< END >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千億面板龍頭000725遭蘋果超100億訂單突襲,130萬股民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