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始建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往來、擁抱市場機制,並積極接納全球最佳實踐以後, 中國經濟便邁入了騰飛階段。
經濟尚未實現與世界的全方位融合。企業的絕大部分營收仍然來自本國市場。
中國蓬勃的數字經濟產生了海量資料,但跨境資料流的規模仍然較為有限。
報告分為6章,從8個維度審視中國經濟與世界融合的現狀
(第一章)探討中國與世界經濟依存度的變化,並根據具體行業和國家展開詳細分析。
(第二章)技術領域。
(第三章)消費市場。
(第五章)探討中國與世界經濟聯絡的發展方向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經濟價值的變動。
(第六章)探索企業高管面對這種變化應如何調整經營方式。研究的基礎是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早先對於全球價值鏈變動的研究,特別是對於其中“新中國效應”正驅動全球需求增長及提升行業成熟度的研究。
從8個維度分析了中國的經濟規模和與世界融合的程度
貿易。在全球貿易舞臺上,中國既是重要的供應方,也是重要的消費市場。18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33個國家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是中國,65個國家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是中國。
企業。根據中國商務部的資料,自2010年以來,全球範圍內的中國企業總數從10167家增長到37164家,大約保持著16%的年增速。2018年度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中有一家中國企業。
資本。2015-2017年間,中國是全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國,也是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資目的地。2018年,外資在中國銀行系統中的佔比僅為2%左右,在債券市場中為2%,在股票市場中約為6%。
人員。中國與世界之間的人員流動(也即留學生和遊客的流動)正在快速增長。中國現已成 為全球第一大留學生和遊客來源地(留學生總計60.84萬人,為2000年的16倍;2018年中國出境遊達到近 1.5億人次,為2000年的14倍) 。1990-2017年間,移民海外的中國人約佔全球移民總數的2.8%,移民到中國的外國人約佔全球移民總數的0.2%。
技術。國內研發開支從2000年的90億美元增長到 2018年的293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2017年中國的智慧財產權進口額為290億美元,而智慧財產權出口額僅為50億美元左右( 為進口額的17%)。與中國簽訂技術進口合同的國家逾一半的海外研發採購金額集中流向三個國 家——美國(31%) 、日本( 21%)、德國(10%)。
資料。擁有超過8億名網民,規模全球居首。寬頻資料流動總量位居全球第八,僅為美國的20%。
環境影響。自2006年以來,一直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國,現在已佔到全球年排放總量的 28%( 溫室氣體排放的比例已下降很多)。在2005-2020年間將碳排放強度減少40%~45%(該目標已於 2017年底達成),2016年中國的PM2.5濃度中值(一項空氣汙染指標)是經合組織(OECD)平均水平的 3.7倍。
文化。為了向世界發揚本國文化而投入了大筆資金,全球孔子學院數量已從2010年的298所增加到了2017年的548所。2017年全球票房前50強的電影中,有12%的影片至少在中國拍攝了一部分內容。電視劇的出口額僅為南韓的 1/3 ,而中國十大頂尖音樂人在全球領先的一流媒體平臺上的 訂閱總量僅為南韓十大頂尖藝人的3%。
如果數字是相對客觀的,我更多願意相信數字而不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