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到這個問題的人很多,但是給出答案的卻很少。沒有本錢的創業,做生意最不能缺的就是資金,如何啥也沒有的時候,你是怎麼來做的,如果沒有本錢的創業,你首先會想到的方法是什麼?創業本身就是一件艱辛的工作,如果還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那肯定難上加難。但是總有些人,在沒有足夠資金的支援下,經過自己的努力創業,最終取得卓越的成績。以下位您編輯幾個經典故事案例,希望對您有幫助。
1、“壹加壹”陳展鴻創業故事:採用“排炮戰術”轟出一名千萬富翁 10年前,一家取名為“壹加壹”的製衣店在廣州悄然誕生,老闆是20歲的陳展鴻。
10年後,“壹加壹”由一家庭製衣作坊發展成為時裝設計公司,進而組建“壹加壹”實業有限公司,沒有本錢的創業,10年間,陳展鴻由一個個體戶變成了擁有20多家企業的大老闆,資產達幾千萬元,每年僅出口服裝就創匯1500萬美元左右。
發展如此迅速顯赫,除天時、地利、人和之外,高超的操縱市場的技巧亦不可低估。
“壹加壹”的產業包括服裝、電器、鞋類、餐飲等,但服裝是大頭,服裝收入佔總收入的80%。而服裝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計、月計,如何在迅捷的交替中把準市場的脈搏是至關重要的。陳展鴻說,他採用的是“排炮戰術”,即每設計出一種新穎服裝,必是放一排“排頭炮”投放到市場檢測一下市場的需求情況,再根據第一排炮的轟動效果,決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過人之處還在於有節制地“轟擊”市場,每種新產品投放到市場總留有餘地,決不“轟”得過火,適可而止。陳展鴻的想法是顧客買東西就跟吃飯一樣,某種東西一下子吃得太飽,就會對這種東西膩味,再也提不起它的興趣。
一種產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標則是長期的。沒有本錢的創業,如果對“壹加壹”商標”膩味”了,以後的市場則難以開啟,所以“壹加壹”在每一種新產品最暢銷時,下一個新品種又成熟了,這樣,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輪番轟炸市場。
為保證“壹加壹”產品的“快”和“新”的特色,陳展鴻十分注重資訊,併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資訊變成產品,搶佔服裝“新潮頭”。目前,“壹加壹”僅西裝的款式就有20種之多。沒有本錢的創業,靠“快”和“新”還不能在市場穩操勝券。市場的真正主宰是顧客,只有贏得顧客,才能贏得市場,才能保證“轟”得有力。
於是,“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終身保修”的辦法。出國訪問的、結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顧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訂做合體的高檔西服。凡是在“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終身保修”的辦法。出國訪問的、結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顧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訂做合體的高檔西服。凡是在“壹加壹”購置西服,還可以“終身保修”身材發胖的、不合身的西服還可以拿來修改到合身。這招“壹加壹”專營西服的服裝店由一間擴充套件到了七間,還滿足不了需要。
2、蘇巨集達的創業故事:一名雜工一年賺了50萬元
他是一個失敗者、說謊的人、商場上的逃兵,沒有人把他放在眼內,因為他根本沒有與人爭勝的條件。那麼,蘇巨集達如何出人頭地。沒有本錢的創業,在成功的大道上遙遙領先,使公司每年賺取的利潤超過50萬元呢?蘇巨集達算不上年少有為,他35歲時,仍是工廠的一名雜工,每月收入僅可維持一家三口的生活,還需要妻子替人家做些零散的縫紉工作,幫補家計。35歲,是巨集達生命的轉折點,一天,他經過住家附近的地產經紀公司,發覺裡面的職員在打瞌睡。雖然那時樓宇買賣情況熱鬧,偏偏就只有那個地產公司一片冷清,門口張貼的樓宇資料也是寥寥可數,還附出公司的頂讓訊息。巨集達突然靈機一動,認為這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雖然他沒有足夠的金錢搞一些小生意,但岳母頗有積蓄,他決定跟她好好商量。開始經營業務的時候,他把顧客介紹費降至最低,只抽取其半成佣金。
另外,他採取“死纏爛打”的政策,不怕浪費脣舌,不斷為上門的客戶介紹適合他們的房子,不到最後一刻——對方終於找到自己理想的房子,他決不輕易放棄。很多顧客前來地產公司想購買房屋,其實心中也沒有什麼主意,如果推銷者懂得抓住他們的心理弱點,誠
心誠意為他們服務,顧客自然會一切依賴你,不願再跑到別家地產公司選購的了。
3、嶽亞賢借雞生蛋的創業故事
現代經濟活動中,自身經濟實力不足卻又要發展事業,許多人也會來個“借雞生蛋”“借得錢來,投資生產,賺回錢來,發展壯大自己的實力。這種經營謀略,也叫“負債經營,無錢走遍天下。”然而,時至今日,當人人都懂得借雞生蛋時,“雞”就不那麼好借,就得講究許多技法。給人“信”字,這是借雞技法中的根本大法。
在廣州,有一位數百萬元資產的私營企業主嶽亞賢,當年家裡窮得叮噹響。靠做不做都36元的工資,別說擺脫個窮字,連生計也難,他下決心要做番事業。沒有本錢的創業,想到鄰居潘嬸有好幾個兒子在香港,就向其借錢。開始借10元,講好一禮拜還,但他根本沒動那錢,只是鎖在箱裡,到期準時歸還。過了個把月,他又向潘嬸借20元,她講定歸還日,他一樣不用,到期原錢加息奉還;如此一次次借了還,還了借,大半年時間過去了,還真的沒動用過所借用過的任何一分錢。待潘嬸一再誇其“有信用”時,嶽亞賢順水推舟地向她講了自己的打算辦個”方便居民生活小賣店”的想法和難處。潘嬸也真爽快,笑著安慰他:“放心,你亞賢要辦店,借你個萬兒八千沒問題。”就這樣,嶽亞賢憑著良好的“信譽”籌到創業資本。
錢,是投資創業的硬資本,對於無錢或財力不足的人來說,能借到錢,就可心想事成。中國銀行有2000多個億個人存款,如果你這個商人有信譽,就永遠不必為缺錢而發愁。
4、首富黃光裕創業故事:腰纏百萬的富人
黃光裕總算明白了這個理兒。22歲的廣東汕頭小夥子還沒大摸清賺錢的門道。他是做家電批發的,老家那地方商行林立、競爭劇烈,他覺得生存餘地大小,一口氣向北,直跑到內蒙古。內蒙古很大,黃光裕轉悠了一年,沒做成多少生意,卻從內蒙人的厚誠人格中學到了賺錢的竅門。1987年春節前,他從內蒙古轉道北京回汕頭的家裡過年,因為春運車票緊張滯留了幾天,悶著沒事,就在北京城裡逛電器行,遇到和氣的店員,老闆,就試著聯絡點業務。
憑著厚誠人格,黃光裕不“黑”不該賺的錢,把利潤最大限度地讓給客戶。沒有本錢的創業,連黃光裕自己也沒料到,三天逛下來,竟然得到了100多萬元的訂貨單。真是喜從天降。黃光裕感到自己摸到了生意的竅門,也摸到了財富的大門。人間正途須奮勇。轉過年來,黃光裕說幹就幹,與北京人合資在牛街創辦國美電器商行。雖
然談不上多大的實力,黃光裕卻端得出真正的大家風度,他進最好、最俏的貨,賣的卻是全市最低的價,沒過多久,京津一帶的同行們都知道了牛街有個不“黑”人的黃光裕。黃光裕憑的是厚誠,博得是信譽,做的是買賣。他的批發業務一日千里,蒸蒸日上。
一年之後,他又幹起了零售,零售業比批發瑣細。競爭也更加激烈,各家電器商行老闆挖空心思、招徠顧客,各有各的高招兒。沒有本錢的創業,黃光裕任憑商海變幻,仍然抱定自己的老主意,紮紮實實地傅信譽。而且這一回,他是比先前更厚誠了,居然自己設起了“維修站”,只要是他店裡賣出去的商品,都可以享受他的“亞華電器服務中心”的售後服務。現在,黃光裕的汕頭國美企業總公司在北京有7個分公司,年營業額達數千萬元之巨,而他本人也早已是腰纏百萬的富人了。
5、馮志久從流浪漢到百萬富翁的創業故事
馮志久原是一名流浪漢,到處漂泊,雖歷盡艱辛,卻窮得叮噹響。1990年,馮志久跟隨數百萬淘金者湧到珠江三角洲,卻發現這裡早已人滿為患,他想到工廠打工,但因年齡大,無技術,工廠不收他。馮志久百無聊賴,便在各工廠區轉悠,看到工人們下班後都端著飯盒往街上的小店子跑,還有那在街上飢渴的盲流,他腦子一轉,怎麼不再開一個供打工者吃飯的小店呢
於是,他心一橫,租了一間民房作廚房,每天中午和晚上擔起兩桶飯菜,往流浪的人群中推銷,一天下來能掙30元,很快他湊足37000元資金,在廣州黃埔大道邊租了一間5平方的店鋪,辦了執照,把鞭炮一放,快餐店開張了。
馮志久的小飯店一開張,就象鮮花引蝶似的引來了眾多的顧客,他經營主要的絕招,就是收費低。那時廣州的飯店快餐時價最低是2元,而他卻一律為1元。沒有本錢的創業,1元錢吃飯誰不來!馮志久辛辛苦苦忙了一個月,結帳之後,除了開支,竟賺了2000元。後來他又增添了桌凳餐具,僱了臨時工,擴大門面,每天早餐賣粉中晚餐賣飯,一律一元一份。
這樣,每天的顧客少說也有500多人,最多達1000多人。他掙錢的奧妙在於薄利多銷。每份1元的飯菜其實是沒有掙頭的,但打算的好,也可以賺幾角錢,如果每天能賣1000份,就可掙300元,一個月就是9000元。一個流浪漢變得如此精於經營。幾年下來,馮志久已身家上百萬元,直到現在他的快餐仍是1元價。人稱他“1元錢大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