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之際,保險業也迎來年終盤點,2019年,在銀保監會與各地銀保監局完成合並的前提下,各工作迴歸正軌,在監管工作中,罰單的情況,透露出保險業2019年的常見問題與監管重點。
2019年,監管函、罰單數量均有大幅下降,業內分析,一方面因此前的嚴監管,行業已有所忌憚,同時,各地銀保監局的合併也佔用了不少時間與精力。地方罰單中,上海銀保監局處罰力度最大;按機構區分,財險公司罰單數目倍於壽險,保險中介依然為監管重點,代理人執業資格成為重點監管事項。
監管函、罰單同比大幅縮減,華海財險領銀保監會最大額罰單
首先來看銀保監會在2019年在保險業的處罰動向。以披露時間為基準來看,2019年銀保監會面向保險業共披露監管函28封,同比減少約4成。
具體來看。長安責任保險因償付能力不達標兩度收監管函,被責令進行增資擴股、總公司及分支機構停止接受車險、責任險外的新業務,停止增設分支機構。而隨後,在償付能力達標後,銀保監會重新下發監管函解禁決定書。
股權問題在上半年披露的監管函中集中體現,燕趙財險因股東在發生凍結情況後未報告,在“三會一層”運作方面出現問題等被監管點名;同日,都邦財險因股東股權、“三會一層”、關聯交易等涉及的十餘項問題收監管函。
7月23日,銀保監會針對前期開展的第二次財險公司備案產品條款費率非現場檢查的結果下發相應監管函,對利寶保險、安誠財險等20家險企在產品中涉及的責任範圍、條款名稱、險種歸屬、免責宣告等問題進行通報。從產品入手,細查違規問題。
監管措施以停止使用問題產品並進行整改、禁止備案新的保險條款與保險費率、報送自查整改報告和相關責任人員的處理情況為主。
最新3封監管函披露於11月23日,監管的重點在於險資運用比例,中融人壽、北大方正人壽以及珠江人壽其他金融資產占上季末總資產比分別達到25.03%、27.22%以及30.72%,超過規定佔比。基於此,銀保監會在函中要求,三家公司不得新增其他金融資產投資,整改完成並經同意後,才可恢復。
行政處罰書方面,2019年,銀保監會共披露11封行政處罰書,同比縮減55%,除兩封面向壽險公司外,其餘罰單均涉及財險企業。險企合計罰沒金額453萬元,相關負責人被罰240萬元,合計罰款693萬元,同比縮減約6成。
金額最大的一筆罰單落在華海財險身上,因車險業務虛列費用、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人員擔任高管、違規銷售投資型保險產品等問題,銀保監會向其罰款110萬,相關8名負責人罰款77萬元,同時責令其停止營業總部接受商車新業務3個月。
華貴人壽因給予投保人額外利益、未按規定使用備案的保險條款與費率等問題被罰85萬元,相關負責人同時被罰45萬元,合計罰沒金額同樣超過百萬。
同樣因未按規定使用備案條款與費率而被罰的還有信美人壽,加之欺騙投保人等問題,被罰沒65萬元;永安保險則因為編制虛假材料以及妨礙監督檢查被處以50萬元罰款。
Sunny人壽呼和浩特中支王雅君以個人身份收到銀保監會罰單,因欺騙投保人、給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2年內禁止進入保險業。
“整體來看,銀保監會下發的監管函與罰單數量減少,與監管趨嚴,行業敬畏法律法規及規則有關,機構不敢輕易違法違規,說明嚴監管正在起作用”,保險業內人士張明明向藍鯨保險分析稱,“此外,2019年,省一級銀保監合併,地市一級保險監管體系組建,消耗了不少的時間、精力,也有所影響”。
各銀保監局出具罰單850餘張,上海銀保監局處罰力度居首
各地銀保監局與分局的監管情況如何?據藍鯨保險統計,各地銀保監局與分局在2019年披露罰單約850張,其中各地銀保監局下發罰單約660張,各地分局近200張;面向公司的處罰金額9400餘萬元,處罰相關責任人近740人次,處罰金額約2800萬元,面向公司及個人罰款金額合計達到約12200萬元,與上年相比,降幅約4成。
從各銀保監局動作來看,2019年開具罰單最多的為上海銀保監局,累計開出69張罰單,罰沒金額約450萬;從處罰公司來看,除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等,上海銀保監局對於牽涉保險業務違規行為的汽車服務公司、汽車維修公司、投資管理諮詢公司等,也同時予以處罰。
“罰單大省”還有陝西、黑龍江,兩地銀保監局分別開具罰單45張,吉林、安徽開出罰單44張、43張,浙江作為保費大省,也在2019年開出42張罰單。此外,罰單數量超過30張的還有四川、江蘇銀保監局,湖南、湖北、大連、雲南等地銀保監局在2019年出具的罰單數量也超過20張。
“各地處罰數量及金額不一,沒有標準進行比較”,張明明向藍鯨保險分析指出,這與地區行業自律執行力度、監管部門對政策的認識、處罰力度差異有關。
“保險機構的數目、保費規模也有所關聯”,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向藍鯨保險補充道,“同時,各地對於舉報、投訴情況的處理方式也有所差異性”。
在地方銀保監局罰單中,不乏處罰金額超百萬的大額罰單。人保壽險深圳分公司因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以及編制虛假材料,被罰款100萬元,相關負責人被罰40萬,當事人被給予警告、撤銷任職資格;華夏人壽寧波分公司因產品說明會存在欺瞞行為,財務資料不真實等原因,被罰103萬;中信保誠人壽分公司、支公司因編制虛假材料被罰100萬。
財險公司中金額最高的罰單被中華聯合財險支公司領走,因拒不依法履行保險合同約定的賠償義務、編制虛假材料、虛假理賠以沖銷投保人應繳的保險費,被罰款110萬元,相關6名負責人罰款45萬,支公司被責令停止接受農險新業務兩年,撤銷高管任職資格。
財險機構被罰頻次倍於壽險,保險中介人員執業資格成監管重點
各類別機構罰單數目有所差異,處罰原因也存差異,反映出各自領域的典型問題。據藍鯨保險不完全統計,地方銀保監局的罰單中,117張面向壽險公司,276張罰單涉及財險公司。
編制或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檔案等以及欺騙投保人,是壽險公司最為常見的違規行為。平安人壽、中郵人壽、華夏人壽等多家壽險公司,因編制或提供虛假報告連收銀保監局多張罰單。
欺騙投保人的情況在罰單中體現的更為細化,如利用自媒體釋出誇大保險產品收益、產品說明會僅展示產品高檔收益、通過微信朋友圈釋出含誤導性陳述宣傳廣告等。一定程度也在佐證,銀保監局對於各宣傳渠道的監管正在滲透。
“人身險產品中,宣傳渠道是較易出現問題的環節”,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向藍鯨保險分析道,“人身險產品構成相對複雜,近幾年產品創新、調整,都對消費者了解產品造成了障礙,模糊概念、誤導銷售的現象並不少見”。
財險公司中,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費率、虛列費用等行為則是2019年的問題重點。
面對競爭激烈的車險業務,在行業自律,報行合一背景下,險企的日子並不好過,為加強競爭力,不少險企試圖繞道增加手續費及佣金以獲渠道支援,違規行為屢禁難止。相關違規行為也五花八門,包括人為調整手續費支出,將兼業代理渠道、商業車險直接業務落在代理人名下套取手續費等。
農險業務中的問題也逐漸暴露,中航安盟因套取養殖險預防費用向農戶支付現金收吉林銀保監局罰單,農險承保理賠檔案不真實、不完整,未按條款規定承保等問題存在於多家開展農險業務的財險公司之中。
還有大量罰單指向保險中介機構, 2019年開始,銀保監會陸續出臺《關於加強保險公司中介渠道業務管理的通知》、《2019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政治工作方案》,隨後有要求對保險中介從業人員開展職業登記資料清核工作,力度不斷加大。
據藍鯨保險統計,保險中介公司共收到罰單不少於227張,其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公司分別收到罰單86張、68張,同時有43張、30張罰單指向保險經紀公司與保險銷售公司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保險中介公司涉及問題相對多樣,包括未按規定設立分支機構,提供虛假材料、欺騙投保人等。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在人員管理方面,委託未辦理執業登記的個人從事相關業務、未按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未建立完整的從業人員管理檔案等問題頻現
此前,保險中介存不少亂象,尤其是代理人、經紀人資質問題、素質問題,大受詬病,已成行業共識。強化對於保險中介從業人員資質的核查、培訓的監督,對於行業合規,將進一步形成促進作用。
“2020年嚴監管趨勢將保持強態勢”,多位保險業內人士與專家向藍鯨保險提出這一觀點。張明明指出,重點可能會在規章制度、流程、標準的制定、出臺,進行重點領域專項整治等。
“車險方面將仍是監管重點,同時,對於網際網路保險的監管將在明年有所加強和落地”,徐昱琛補充道,“保護消費者權益是監管的工作重心,尤其是誇大宣傳等”。(藍鯨保險 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