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從長遠來看,汙染防治攻堅戰仍將在2020年持續加碼前行。

從中國環境保護協會給出的資料顯示,現階段環保產業發展基本穩定,但略有下行,存在資產負債率仍在上升、盈利水平下滑等問題。在行業整體利潤同比下滑的背景下,2019年前三季度業86家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075.1億元,同比增長8.0%,40家公司保持了利潤的增長。

進入2020年,財政支援力度將繼續加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開放將大力推進。《中國環保產業分析報告(2019)》預測,2020年環保產業發展規模在1.8萬億元-2.4萬億元之間,對應年增長率區間為6.1%-22.5%。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1.07%,並預測在2023年中國環保行業總產值將接近14萬億元。

作為“十三五”考核大年,2020年環保專案將持續落地,政策催化有望各板塊需求景氣。尤其是石化、鋼鐵、有色、化工、煤炭、水泥等高汙染、高能耗行業汙染治理需求正在進一步釋放。按照年均增長率14.3%計,2020年中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總額有望超過2.1萬億元,比上年預測數增加0.1萬億元。

以長江大保護為重點的流域區域綜合治理、雄安新區建設、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等一系列主題的綜合治理,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加速環境綜合治理的快速發展。然而機遇不等於能力,站在風口上保持專注和定力是更難的。經過了2018年和2019年的行業陣痛期,到2020年無疑是一個全新的局面,即從政策播種時代進入到政策深耕時代。未來,環保產業將進入提質增效的時代,從整體產業鏈到細分領域,從發展黃金期趨於高品質增長。

當前,“生態環境板塊基本面正在逐步改善,進入穩健增長期。”在資金退燒、融資成本高、企業利潤下行的當下,資本運營已成為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能。環保中多數細分領域屬於資本消耗型,前期需投入大量資金,未來如果整個市場融資環境繼續收緊,環保上市公司專案建設進度將受影響,進而影響企業收入確認。

以小微企業為主的產業格局短時間依然無法改變。長久以來,環保行業一直是民營企業的地盤,業內約九成的企業都是民企。但隨著國企新力量的進入,環保產業將進一步做大做強。國企進入以後,邊界不太清楚的專案也有主體願意參加,市場規模呈幾倍甚至十幾倍地擴大,給大家帶來了機會。一個明顯的特徵在於,國改、混改後的企業融資改善幅度更明顯。

有專家形容,目前是“大鱷”跨界者在加速佈局環境產業。2018年以來,一些大型的“明星”環保企業紛紛因資金鍊緊張“賣身”國資,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根據華西證券的統計,2018年迄今實際轉讓或者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的民營環保公司共計15家,其中有12家實控人授權方為央企國企,佔比高達80%。幾乎涵蓋了環保產業的所有細分領域。

混合所有制將會成為環保行業的一個很重要的標誌,把各自疊加優勢發揮出來,既有民營企業適應市場的優勢,也有央企的資源優勢。從目前合作情況看,國企主要負責PPP專案的投融資工作,民企則依託自身技術優勢提供裝置及承擔EPC工程或後期運營服務部分,實現了較好的優勢互補。國企與民企可以共生共融,參與環境治理與行業整合中,國企和民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而從商業模式來看,預計2020年雙方將進入深化合作期。國企在專案資源和資金上具有優勢,未來將主要由其作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和大型專案的投資主體,而民營企業則更適合輕資產模式、專注細分市場技術。換言之,輕重資產分離或將成為必然趨勢,民企迴歸技術性高效解決環保問題,趨向走輕資產化發展路徑。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王健林: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