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思資本剛宣告已全部達成賠償協議,投資人便否認稱未參加過談判也未收到過一分錢。這20億,夠王思聰忙活一陣的了。
作者/ 樑 坤
編輯/ 崔小花
灰頭土臉了半年之後,王思聰和普思資本憑藉一紙公告,讓“國民老公”即將崩塌的人設,變得再次豐滿起來。
12月26日,普思資本公告稱,經過近兩個月幾十輪的商談,普思投資與數十位投資人全部達成協議,所有投資人都得到了賠償,熊貓互娛近20億元鉅額投資損失全部由普思投資及實控人自己承擔。並表示將誠實守信,繼續創業。
這次獨攬20億債務的霸氣操作,不免讓人聯想到遠走美國、試圖申請個人破產實現金蟬脫殼的賈躍亭。因此,一個前兩個月還在各種限制消費令、被執行令的人,在網路上收割了無數“有擔當”“願賭服輸”“爺們”“欽佩”的評價。
但事情反轉得很快。據澎湃新聞報道,熊貓互娛的投資人之一——天津珺明策文化傳播中心的負責人稱:“並沒有參與熊貓互娛所謂的商談邀請,也從未參加過談判。”目前熊貓互娛欠其公司960萬元,未收到過一分錢還款,也未曾達成協議,所以,將會繼續追究下去,等待賠償。
這一系列發生在王思聰身上的事情,很有標誌性。社交網路上,人們在吃瓜的同時,更多人發出了疑問:為什麼企業投資失敗的損失要由個人來承擔?王思聰缺錢嗎?為什麼王健林不出來救場?
一直缺錢的王思聰
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熊貓互娛20億窟窿,為什麼會傳導到王思聰身上?
這是一個有限公司和無限責任的悖論。普思資本作為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責任理應與王思聰的責任分離,王思聰無需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除了其投資之外的進一步責任。但是,王思聰為了救熊貓,背上了回購承諾,也就是“對賭協議”。
為什麼留下這樣的承諾?因為缺錢。
作為富二代,王思聰曾經一抽獎就是給113個人每人10000元人民幣,甚至放言“上海最好的車一定是我的”,總給人“不差錢”的印象。而今看來,這些炫富的行為似乎是打腫臉充胖子,顯得自己現金流十分充裕,這樣才能擦亮“王思聰”這塊招牌,方便融資。這個邏輯,和某些“身上光鮮亮麗,兜裡一乾二淨”的普通做生意的人沒什麼區別。
2019年3月7日,熊貓直播創始人兼COO張菊元在告別信中稱,長達22個月未獲得任何外部資金注入,兩年中尋求的投資都未能確認,最終沒有解決掉資金缺口,只得做出了“大勢之下一個無奈卻最理智的選擇”。
按張菊元的說法,往前推22個月,熊貓從2017年1月開始,便“斷糧”。企查查資訊顯示,熊貓互娛最後一次增資為2017年12月,5月份官宣的10億元B輪融資是熊貓的最後一筆錢。但那時也是各大直播平臺廝殺最激烈的關鍵時刻。
作為最大股東,即便有王思聰的信用背書,也沒能拉回投資,可見當時熊貓的融資環境有多險惡。
而且,熊貓2017年之前的融資也極困難,甚至王思聰要簽署無限連帶責任的條款。
事實上,像王思聰這樣,以債權投資或者股權回購來融資的,基本都會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也就是公告中所說的“連帶擔保”。
熊貓TV這樣的科技類公司,不像製造業一樣有實實在在值錢的裝置、廠房等資產,商譽的減值風險極大,空口無憑地想從投資人處拿到錢很難。幾大直播平臺燒錢大戰時,王思聰為了拿到投資,不僅給公司的估值打了折,還承諾了股權回購條款,相當於這筆投資異化成了年化12%的高利貸,即便熊貓TV已經死掉,這錢王思聰也賴不掉。
根據介面新聞報道,鉅派投資旗下有一款專門為了向熊貓TV進行股權投資而打造的產品“鉅大秀贏財股權投資基金”。在產品說明上明確標明,該產品“由實際控制人王校長承諾本基金有權要求其回購股權”和“年化12%的回購承諾”。
並且,王思聰為了融資,這樣的回購承諾簽了不止這一份。
資本是逐利的,成功時錦上添花,失敗時也可能成為壓倒企業家最後的稻草。在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有著一個充滿張力的結構,兩者常常構成博弈關係,展開無聲的較量。
在投資人看來,有很多創業者套現走人,留下一堆爛攤子給投資人的例子,簽署連帶責任是對自身的保護;而從創業者的視角來看,無限責任是在壓榨創業者,這筆錢可能盤活企業,也可能是飲鴆止渴,把自己也搭進去。
現在,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人們常說資本回歸了理性與常識,投資人把錢捂得更嚴實了。創業者和企業玩過的花招倒逼投資機構設定越來越苛刻的條件:想要拿到錢,必須籤兜底協議。
今年因為個人連帶無限責任倒下的企業家很多。
在暴風集團的馮鑫被公安機關拘留後,美圖的蔡文勝發過一條朋友圈說:創業者一定要謹記一條紀律,任何時候都不要籤“個人連帶無限責任”。且表示“特別是國內機構和銀行,經常會有這個條款”。這種現狀,正是當今創業的殘酷之處:很多人不是不懂其中的凶險,但為了錢,不得不籤。
今年,賈躍亭申請破產之後,賈躍亭的債務處理小組曾跳出來說:賈總的債大多數都是為公司擔保欠下的,真正他自己欠的並不多。言外之意是,賈總燃燒自己,照亮公司。但在債權人看來,他只是技不如人被資本的力量反噬而已,這種悲情敘事不會影響債權人申請執行、阻止其破產。
被對賭協議纏住的王氏父子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老爸王健林不能出手相救而任由事情發酵呢?
王健林也有苦衷。
▲老王一家三口
首先,這20億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普通人都拼命地把手裡的閒錢往樓市、股市、P2P裡扔,何況那些永遠把資金鍊繃得緊緊的,擅長資本運作的企業家呢?他不太可能沒事手裡攥著20億現金。
其次,還賬不能用萬達的錢。萬達是一個巨無霸,有完善的治理體系和組織結構,並不是王健林的一言堂,他也要為股東負責,輕易決定20億資金的來去,是違法違規的行為,尤其是從上市公司抽離資金,是要坐牢的。
再次,王健林也不能輕易拋旗下上市公司的股票套現。一是萬達影視、萬達資訊等股價波動很大,大筆套現的舉動很有可能讓股價閃崩,不僅虧了自己,還可能坑害眾多股東。
話說回來,王家父子真的很喜歡對賭,將資本遊戲玩得風生水起。
2016年9月,王健林嫌萬達商業的估值太低,對不起股東和投資人,執意要將港股上市剛滿15個月的萬達商業私有化。
為了如願退市,他簽署了一份對賭協議,規定萬達商業在退市兩年內,若未能完成A股上市目標,退市投資人將有權利要求萬達集團進行回購,並且萬達商業需要支付8%-10%的利息。在距離deadline七個月的時候,萬達引入了由騰訊、蘇寧、京東和融創組成的戰略投資團,引入了340億,收購萬達商業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這340億,讓人們領略到了王健林眼花繚亂的槓桿魔術。但資本的運籌必須付出代價,他與上述四大巨頭簽署了新的對賭協議:萬達商業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上市,而且萬達商業不可以更改其主營業務,2019年租金的淨收益要達到190億元,如果低於這個數值,投資方有權要求萬達方面給予其現金補償。
其實,就是資本騰挪,用新債還舊債而已,俗稱“拆東牆補西牆”。
王健林當時有四大巨頭組成的財團馳援救場,但眼前這20億可夠其兒王思聰忙活一陣子的了。好在從公告來看,王思聰會負責到底,同時,他的“再創業”定會相信也會更加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