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微軟創建於1975年,是西雅圖一家專門生產個人計算機軟體的公司。1986年3月13日,微軟在紐交所掛牌上市(NYSE:MSFT),當時認購價為 21美元,上市幾周後,二級市場股價曾一度上漲至35.5美元,但後來又回落到31.25美元。相對於LinkedIn上市後高達100%的漲幅,微軟股價僅比認購價高50%,可見認購價還是比較合理的。比爾·蓋茨出售了手中一小部分股票,獲利160萬美元,他剩餘的持股量佔公司總股本的45%,市值3億5000萬美元,使他在30歲時便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100個人之一。

微軟緣何在成立11年之後才姍姍來遲地叩響了紐交所大門?比爾·蓋茨這位天才程式設計師是如何一躍跨入世界富豪榜的呢?面對高盛這個華爾街資深投行,他這個金融外行又是如何取勝的呢?

那時在軟體行業,微軟有兩個十分強勁的對手,Lotus和Ashton- Tate。這兩家公司都在1983年上市,共融資7400萬美元。1984和1985年,另外3家計算機軟體公司也相繼上市,共融資5400萬美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業績驕人的微軟為什麼不想著上市融資呢?其它公司之所以紛紛選擇上市,是因為受控於風險資本投資人,而風險資本投資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急於收穫利潤。而微軟則不同。微軟的稅前利潤佔總收入的34%,現金流充裕,根本不需要從外部融資用以擴大規模。更重要的是,比爾·蓋茨更加看重對時間和公司的掌控,而非獲取財富。蓋茨很擔心上市會讓他和他的員工分散精力。他後來回憶說:“整個上市過程是一個非常痛苦的經歷,而一旦上市以後,這種痛苦還將延續下去。”

儘管如此,微軟上市不過是早晚的事。為了吸引優秀的管理人才和程式設計師,蓋茨給了他們公司的股份和優先認股權。據微軟估計,到1987年,將會有超過500人擁有微軟的股份。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規定,微軟必須要在SEC註冊。蓋茨想,既然要在SEC註冊,接受監管,還不如干脆上市,那樣微軟就可以從更多的投資者那裡融資,獲得更多的流動性。

10月28日,也就是蓋茨30歲生日會的第二天,微軟召開股東大會。董事會覺得是時候選擇一家主承銷商了,並且委任50歲的首席財政官弗蘭克·高德特(Frank Gaudette)負責此事。高德特是一年前加入董事會的。他曾幫助3家計算機軟體和服務供應商公司成功上市。

高德特提出應找一家華爾街頂級承銷商來負責微軟的上市,這樣才配得上微軟的成就。同時,高德特建議還應找一家專門負責技術類公司上市的承銷商一起運作,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技術股投資者。當時只有4家公司被公認為是技術公司上市專家,在他們中間選一個相對容易,最後微軟選定Alex. Brown作為輔助承銷商。而在眾多華爾街大投行中選擇主承銷商則頗費周折。微軟的管理者們認為美林和雷曼對高科技公司上市並沒有太多的經驗。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史坦利(, Morgan Stanley)和所羅門美邦(Solomon Smith Barney)則是實力較強的競爭者。經過一番周折之後,微軟最後選定高盛為主承銷商。

12月17日,上市籌備工作正式啟動。微軟召開了一次“全體大會”,主要參與者齊聚一堂,包括微軟公司的代表、審計員和律師,承銷商公司代表及其律師。包括27項內容的議事日程囊括了公司上市的每一個階段。蓋茨說微軟正在做一筆價值4000萬美元的生意。如果公司以15美元的價格發行200萬份股票的話,共計可融資3000萬美元。蓋茨與現有的股東達成了一項非正式協議,即上市後他們出售的股票不得超過持有量的10%,這些股份大約有60萬份,可融資1000萬美元。依照IPO慣例,承銷商可以銷售更多的股票。如果承銷商再額外銷售30萬份,則12%的微軟股票會流入公眾手中,微軟可獲得足夠多的流動資金。

關於股票定價,蓋茨思考了很長時間。受高盛影響,蓋茨認為市場會接受微軟的股票比其它個人計算機軟體公司的股票有更高的市盈率。但另一方面,蓋茨又擔心市場認為微軟股票的市盈率應低於那些大型主機軟體公司,因為那些公司有更長的歷史和更多的可預見收入。如果將發行價定在15美元,按照1986財年的盈利額計算,市盈率為10倍左右,恰好介於個人計算機軟體公司和大型主機軟體公司之間。(待續)

21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01/22 新能源板塊保持強勢 贛鋒鋰業3月3倍的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