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工業軟體是智慧製造的核心“軟實力”:工業軟體是智慧製造的大腦,資料的價值正是在工業軟體分析處理的過程中得以體現。工業軟體對網路層中彙集的海量資料進 行精準分析和智慧反饋,助力企業在業務層面的科學決策以及產業上下游製造資源的高效配置,最終賦能製造業。
工業軟體細分領域眾多,軟體產品化程度差異較大,導致內部競爭格局差異較大:工業軟體覆蓋了產品的全生命週期,涵蓋了企業從上到下多個層級,應用於所有工業行業,導致行業內細分領域眾多,並造就 了工業軟體細分領域差異化的競爭格局。此外,工業軟體的產品化程度也影響了市場的競爭格局。
“大而全”和“小而精”將成為國產工業軟體廠商崛起的方向:擁有全品類研發能力的企業能滿足客戶在多領域全方位的工業軟體需求,具備成長為像西門子等國外工業軟體巨頭的潛力。對 處於後發劣勢的中國工業軟體企業來說,專注於細分賽道也許是一條更好的出路,以產品鮮明的行業特色換取細分領域中極高 的市場份額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中國的跨領域工業軟體巨頭將出自何方?
研發設計領域的國產廠商面對的是高集中度的成熟市場,要想擴大市場份額就必然要與國外巨頭正面對決,短期內國產替代有 限。資訊管理領域的廠商缺乏相關的工業背景,一般難以實現跨界。而生產控制領域的廠商坐擁相對分散的成長性市場,有望 在自身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實現對其他領域工業軟體廠商的併購整合。
報告摘要一、智慧製造大勢所趨,工業軟體不可或缺
智慧製造賦能中國製造業,市場前景廣闊
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根據中國工程院釋出的 《2020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2019年中 國製造業在規模發展上遙遙領先,但質量效益分項 僅為16.11,遠低於美國的51.96。一方面,中國製 造業增加值早在2010年就已超過美國,成為名副 其實的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另一方面,中國製造 業“大而不強”的問題卻一直存在,具體表現為中 國在研發環節的技術、生產環節的盈利和效率及銷 售環節的品牌三個方面明顯落後於發達國家。 2018年中國製造業勞動生產率28974.93美元/人, 僅為美國的19.3%、日本的30.2%和德國的27.8%, 這意味著我國製造業的效率仍有較大改善空間。
智慧製造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面對中國製造業在研發 環節的技術、生產環節的盈利和效率及銷售環節的品牌相對 落後的局面,智慧製造將在多環節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從 微笑曲線來看,智慧製造能有效拉高微笑曲線,幫助企業在 附加值更高的微笑曲線兩端獲得更多利潤。在研發設計環 節,人工智慧、工業大資料等智慧製造技術的運用,將充分 抬高企業研發創新的天花板,加寬企業的技術護城河;而在 銷售服務環節,高度協同的智慧製造能降低企業的供應鏈成 本,智慧製造下的柔性化生產無縫銜接生產與需求,幫助企 業建立品牌與服務優勢。而曲線中間的生產製造環節同樣受 益於智慧製造。智慧製造將有效提升企業在該環節的質量和 效率,透過資訊流的整合提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管理水平,實現降本增效。
產業政策助推智慧製造行業發展
智慧製造政策有力助推行業發展。十二五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 見》、《中國製造2025》、《智慧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檔案,為智慧製造行業的發展注 入了強勁動力。其中,《中國製造2025》為中國智慧製造行業做出了頂層設計,將智慧製造作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方 向,《智慧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作為十三五時期智慧製造發展的綱領,明確了2025年前智慧製造發展 實施“兩步走”戰略,此後出臺的一系列專門性政策檔案為智慧製造產業重點領域的發展作出了路徑規劃。
二、細分領域眾多,競爭格局差異較大
國外工業軟體廠商透過併購整合形成龐大體量
從企業規模來看,國外工業軟體廠商依靠多次併購形成了龐大體量,而國內廠商普遍規模較小,仍處在內生髮展階段。 ANSYS公司歷經近二十次併購已經擴張成為CAE行業的全球霸主,ANSYS軟體融結構、流體、電場、磁場分析於一 體,應用橫跨石油、能源、軍工、汽車等多個行業;達索系統公司(Dassault System)歷經五十多次併購已經從單 一的3D CAD軟體廠商成為覆蓋從設計到模擬全流程,提供CAD、CAE、CAM和PLM全產品線的工業軟體巨頭。反觀 國內廠商普遍規模較小,難以與國外巨頭抗衡。這一現象的背後是中國工業軟體行業內併購事件寥寥無幾,側面反映出國內工業軟體廠商“小而散”,缺乏併購的基礎,行業尚未進入整合擴張的時代。
國外廠商整體領先,國內廠商略有突破
從競爭格局看,國外軟體廠商面上整體領先,國內廠商在細分領域有所突破。根據e-works統計的資料,整體上國際 廠商在中國工業軟體市場的佔有率約70%,特別是在研發設計類軟體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在生產控制類軟體市場也佔 據領先地位。國內廠商在部分工業軟體細分賽道有所突破,中望軟體和浩辰軟體研發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2D CAD,產品遠銷海外市場;和利時和中控技術在DCS領域擁有很強實力,產品在核電、軌道交通和流程行業得到廣泛 應用,成為中國DCS市場中兩股領軍力量;寶信軟體、盤古資訊、賽意資訊等眾多本土廠商雲集MES行業,國內MES 行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國電南瑞、國電南自、北京四方、許繼電氣等四家電網下屬企業吸收引進了國外的技 術,自研了電力SCADA系統,幾乎佔據了電力SCADA系統全部的市場份額。
工業軟體行業細分領域競爭格局差異較大。生產控制類軟體在能源、冶金、石化等流程性行業應用廣泛,離散型行業 應用正逐步普及,電力行業主要玩家包括西門子、國電南瑞和ABB,而寶信軟體、石化盈科和中控技術等本土企業引 領鋼鐵石化行業,和利時側重軌道交通行業。在研發設計領域,西門子、達索系統、Autodesk等海外巨頭在技術和 市場上領先,神州軟體在軍工航天市場佔據優勢。在資訊管理領域,用友營收位居行業首位,反超老牌管理軟體巨頭 SAP,而東軟、金蝶等一批本土廠商崛起,但SAP等國際管理軟體巨頭在高階領域仍具優勢。
工業軟體細分領域眾多,軟體產品化程度差異較大,導致細分領域競爭格局差異較大。工業軟體覆蓋了產品的全生命 週期,涵蓋了企業從上到下多個層級,應用於所有工業行業,導致行業內細分領域眾多。從研發環節的CAD、生產環 節的MES,到銷售環節的CRM都屬於工業軟體範疇。其中嵌入式類工業軟體市場規模佔比57.4%,資訊管理類、生產 控制類和研發設計類分別佔比17.1%、17.0%和8.5%。正是由於工業軟體細分領域眾多,才造就了工業軟體細分領域 差異化的競爭格局。此外,工業軟體的產品化程度,即客戶是在收到軟體後就可直接使用還是需要根據客戶實際情況 進行定製開發及實施交付,也影響了市場的競爭格局。一般來說,工業軟體細分領域集中度與其產品化程度成正比, 軟體的產品化程度越高,市場就越集中,反之則市場較為分散。
CAX:成熟市場行業巨頭寡佔。
MES:高速成長,群雄並起。
DCS:在增長中走向集中。
SCADA:高度競爭,集中與分散並存。
三、行業展望:誰能問鼎中原
中國工業軟體市場規模夠大,細分賽道夠多,小賽道也可能走出優秀的工業軟體企業。一方面,中國的製造業規模位列全球第一,國內數量眾多的製造業企業衍生出對工業軟體的龐大需求,形成了千億級別的中國工業軟體市場,所以 只要產品夠好,一定是不愁市場空間的。另一方面,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基於不同行業對工業軟體的不同需求,又形成了多樣化的工業軟體細分賽道,這些都為中國工業軟體廠商的發展壯大 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即使是一條小賽道,在中國工業龐大基數的疊加之下,也有可能走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質工 業軟體企業。
擁有全品類研發能力或者專注細分賽道的企業終將勝出,“大而全”和“小而精”將成為國產工業軟體廠商崛起的方向。一方面,擁有全品類研發能力的企業擁有多條產品線,其不同產品之間具備上下游協作能力,能滿足客戶在多領 域全方位的工業軟體需求,具備成長為像西門子等國外工業軟體巨頭的潛力。另一方面,工業軟體最需要的是時間與 專注,廠商需要投入時間拿使用者體驗反向打磨產品,把產品功能從“能做”到“做好”。對處於後發劣勢的中國工業 軟體企業來說,通用型工業軟體的大路已經太過擁擠,專注於細分賽道也許是一條更好的出路,以產品鮮明的行業特 色換取細分領域中極高的市場份額。
內生髮展與外沿併購並重將成為中國工業軟體廠商未來的發展方向。內生髮展是工業軟體廠商發展的根本,需要企業 專注提升自身的產品品質與研發實力。回顧海外工業軟體巨頭的發展史,無一不是依靠多次併購整合才達到了今天的 龐大體量,對於中國廠商而言,併購整合亦是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
報告節選(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資訊,請參閱報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