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荔枝反應,前不久買的一個銀行理財產品,竟然虧錢了!
該銀行理財的走勢是這樣的:
你可以把這個歷史收益率理解成基金淨值,短短几天時間,該產品虧掉了近20%。
而且該銀行還是一個名氣很大的上市股份制商業銀行,這個產品也不是什麼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它的風險級別為R3。
小錢看了下該產品的投資去向,主要是貨幣市場類、債券類和非標準化債權類。
按理說,這都是一些低風險類產品,不應該出現這麼大的波動才對。
該銀行給客戶的解釋是:
簡單來說就是,市場太差,企業還不上錢了,債券估值下跌,導致該產品淨值短期出現較大波動。
小錢去看了下該銀行同類理財產品的收益,1號近期年化收益6.25%,4號近期年化收益6.16%,都不算低,2號就只有2.6%了。
從客觀上來說,可能確實是市場大環境不好,導致信用債估值大跌。
但這個應該不是普遍現象,不至於對產品收益率造成這麼大的影響,那就只有一個解釋,該產品的持倉非常集中。
有些人覺得只要是在銀行買的理財,就沒啥風險,賺錢妥妥的。
這是一種十分錯誤的認知。
首先,我們要明白,在銀行買的理財不等於銀行理財,可能只是銀行代銷的理財,比如基金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的產品。
對於這些產品,銀行只是代銷平臺,資金還是由基金、信託、保險公司在管理。
要區分銀行自營和代銷的產品也很容易,看看合同就知道了,如果合同裡只有銀行的印章,那就是自營的,如果其他產品發行方的印章,那就是代銷協議。
另外,所有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會在中國理財網上披露,這是一個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資訊披露網站,輸入產品名稱或者程式碼一般就可以查到,如果沒有的話,很可能就是代銷的,或者買到的是假產品。
如果是真的銀行理財,是不是就沒有風險了呢?
非也非也~
理論上來說,任何理財都是有風險的,只是大和小的問題,銀行理財按照風險等級,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風險最低的R1級,基本上是保本保收益的。
不過資管新規出來後,要求銀行理財由預期收益類轉換為淨值型理財,就是像基金那樣,打破剛兌,不得承諾保本保息,所以在合同裡一般看不到保本保息這樣的字眼。
R1級的產品基本都投向貨幣市場工具,跟貨基差不多,風險非常低,預期收益基本都能兌現。
R2級可以類比短債基金,風險和預期收益都比貨基高了一些,本金損失的風險很低。
R3級可以類比債券基金,本金有一定的風險,收益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至於R4和R5,可以類比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風險就比較大了。
我們投資銀行理財,為的就是獲取穩健的收益,只需要考慮低風險的就行,沒必要冒險。
從風險等級上來說,選擇R1、R2級的就行,激進一點的投資者可以考慮R3。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銀行理財,就屬於R3級的,出現這個跌幅雖說有點意外,也還在情理之中。
在決定買銀行理財之前,首先要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風險,然後選擇相應風險等級的產品。
既然銀行理財也可能虧錢,那我們是不是都不能買了呢?
其實大可不必,雖然偶爾會出現銀行理財虧錢的狀況,但總體上來說,這種概率還是非常低的。
這就像我們偶爾會看到飛機失事的新聞,但飛機依然是安全性非常高的交通工具。
你不能因為聽過飛機失事的新聞,以後就再也不坐飛機了。
統計顯示,2017年全年發行了9.35萬隻理財產品,發生本金虧損的只有44只,比例微乎其微。
而且這些本金損失的產品,大多還是些私募產品,動輒幾百萬起售,一般老百姓根本就接觸不到。
文章開頭提到的銀行理財,隨後也將跌幅收回來了,沒啥損失,只是收益少點。
老荔枝應該發現,從去年年初之後,力哥就沒有推過銀行理財了。
原因很簡單,收益太低了。
從去年3月份開始,銀行理財的收益連續跌了20個月,去年還能挑到收益率5%的銀行理財,今年基本已經絕跡了。
目前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在4%,這個收益,完全趕不上我們經常推的另外一個產品——銀行+。
從風險上來說,銀行+產品屬於銀行存款,有國家存款保險直接保障,50萬以內100%賠付,風險比銀行理財要低。
從收益上來看,目前隨存隨取的活期銀行+產品,年化收益也有3.9%,期限稍微長一點的,年化收益輕輕鬆鬆就能到5%,秒殺銀行理財。
不過好日子不多了,現在監管已經開始拿對銀行+產品開刀,要求各金融機構暫停新增階梯利率的定存產品。
可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是銀行+產品最大的一個亮點,接下來全國範圍內會有智慧存款陸續下架。
小錢一週前看支付寶低調地上了營口銀行的銀行+,今天去看已經不見了。以後這類產品怕是要慢慢退出歷史舞臺,銀行+產品也會變成普通銀行定期存款,不能提前支取,或者提前支取只給活期利息。
眼下應該是最後的視窗期了,如果你手裡有這樣的產品,儘量不要取出來,如果還想買的,得抓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