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經濟發展

2015年—2018年

全省生產總值平均增長8%

2019年前三季度增長5.8%

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創新推動

綜合創新水平指數居全國第9

科技活動產出指數居全國第4位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1.8%

居全國第7位

綠色發展

2015—2018年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超過15%

神木市、西安滻灞生態區獲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對外開放

2018年進出口貿易總額3513.78億

比2014年翻了一番多

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量、過載率、貨運量全國領先

城鄉聯動

2018年城鎮化率達到58.1%

比2014年提高5.6個百分點

成功建立大荔縣、榆陽區2個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生活水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24366元增至2018年33319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7932元增至2018年11213元

1月3日,“五個紮實譜新篇、追趕超越再出發”系列新聞釋出會召開第一場。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曉光,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劉迎軍公佈全省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成績單。

堅持創新發展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五年來,省發改委持續推動供給側改革,加快推進“殭屍企業”及去產能企業債務處置,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健全全省內煤電油氣運等要素定期報告和資訊通報制度,推動減稅降費政策落地,下調一般工商業電價和天然氣銷售價格。

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深入實施“建設10個重點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100個龍頭骨幹企業承載的‘四主體一聯合’新型研發平臺、500個專業化眾創空間孵化器,推動500家省級創新平臺開放共享”的1155工程,落實構建全鏈條產業技術創新體系8條措施。

啟動首批超導磁體等4家產業創新中心組建工作,5G網路建設和規模化商用步伐加快,大型運輸機、快閃記憶體晶片、高階液晶面板等成為陝西製造新名片。

深化軍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推廣“一院一所”模式,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支撐效果初步顯著。

區域城鄉聯動發展

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深入人心

省發改委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著力推進關中協同發展、陝北轉型發展,陝南綠色迴圈發展,推動與中科院簽訂共建榆林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戰略合作協議,推動陝南三市生物醫藥、富硒食品、生態康養等全產業鏈建設,三大區域各有特色、互為支撐的格局逐步形成。

加大跨區域協作力度,蘇陝、津陝合作持續推進,制定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3年行動計劃,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支援20個縣(市)在產業專案、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方面試點示範。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決打好青山、藍天、碧水、淨土四場保衛戰,修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建設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資訊化網格化監管平臺。推進散煤和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河長制湖長全面建立,堅持資源全面節約和迴圈利用。

改進提升軟硬體設施推進對外開放

五年來,省發改委以開放促改革,著眼構建陸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三位一體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2019年底,基本實現“9761目標”,即省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0%,市縣兩級達到70%以上;在實體政務大廳辦事的企業和群眾提供的材料減少60%以上,省市縣各級100個高頻事項實現不見面審批或最多隻跑一次。

充分發揮陝西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作用,制定建設“一帶一路”實施方案、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推動構建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意見等政策檔案,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逐步構建。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第五航權獲批,寶蘭與西成高鐵、西安地鐵3、4號線和1號線二期、機場城際鐵路等路線開通運營,西安地鐵三期規劃、西延和西康高鐵可研獲批,以西安為中心通往國內主要城市的“高鐵一日生活圈”已初步形成。

陝西自貿試驗區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程序加快,國際貿易“單一視窗”主要功能覆蓋率達到100%,西安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被列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23個樞紐名單。絲博會暨西洽會、楊凌農高會、陝粵港澳合作等活動順利舉辦。

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舉措出臺 市民共享發展成果

加快建設公共服務領域五大工程,十四運場館、三大博物館等專案穩步實施,十四運會徽、吉祥物釋出。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紮實開展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和成效考核反饋意見整改,精準施策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貧困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顯著改善。

持續抓好就業增收,出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穩定並擴大就業的實施意見,及時幫扶受衝擊企業,實現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增速。

優先支援教育發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有序推進,3所高校進入國家一流大學建設行列,5所高校入圍國家一流學科建設,107個縣(市、區)順利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

推進健康陝西建設,公立醫院改革走在全國前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面實現。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醫保補助標準持續提高。

省發改委將繼續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緊扣追趕超越目標和“五個紮實”要求。不斷健全符合高品質發展要求的經濟體制、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品質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積極構建綠色發展新體系、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系、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經濟加速發展:

2015年至2018年,全省生產總值平均增長8%。

2018年全省經濟總量達2.4萬億,全國排名14位。2018年第一、二、三產業比重分別為7.5%、49.7%和42.8%。

2019年前三季度生產總值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較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

創新發展持續推動:

航空航天產業聚集全國30%的研製生產能力。

綜合創新水平指數居全國第9、其中科技活動產出指數居全國第4位。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1.8%,居全國第7位。

獲國際科技獎和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穩居全國前列。

區域城鄉聯動發展繼續推進:

2018年城鎮化率達到58.1%,比2014年提高5.6個百分點。

成功建立大荔縣、榆陽區2個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綠色發展初現成效:

2015年至2018年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超過15%。

渭河被評為全國首屆最美家鄉河。

韓城市、銅川董家河工業園等列入國家迴圈經濟試點。

神木市、西安滻灞生態區獲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對外開放新格局初步構建:

2018年我省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3513.78億元,比2014年翻了一番多。

“9761”目標實現,形成278項政策清單和155張政策落地流程圖。

楊凌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加快建設。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年客運吞吐量躋身全國機場第7位、貨郵吞吐量增速持續位列全國十大機場第1位。

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量、過載率、貨運量全國領先。

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

2016-2018年,蘇陝扶貧協作專案惠及約60萬貧困人口。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面實現。

陝西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24366元、增速7.3%到2018年的33319元、增速8.1%,2019年前三季度已達到27360元、增速8.4%。

陝西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7932元、增速9.9%到2018年的11213元、增速9.2%,2019年前三季度已達9286元、增速9.9%。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週末硬菜:下週主線及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