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常州市新北區銳意進取、創新實幹,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常州建設的新北篇章,交出一份厚重提氣的“五年成績單”,為全面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致力提質增效、轉型出關,經濟實力顯著增強。該區始終堅持工業立區、智造強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以重大專案主題年活動為主線,持之以恆推動產業做特、結構調優、質效提升、動能轉換。2019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63億元,是2014年的1.74倍;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達48.3%,比2014年提高8.1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26.3億元,是2014年的1.41倍。牢牢抓住重大專案“牛鼻子”,累計引進總投資1億美元或10億元以上大專案78個,實際利用外資34.23億美元。特色產業方向不斷聚焦,“兩特三新”產業以佔規上工業26.4%的企業數量,貢獻了43.1%的規上工業產值和45%的規上工業利潤。骨幹企業隊伍培育壯大,規上工業企業數達1113家,比2014年增加236家。創新驅動能力持續提升,累計認定省級以上研發機構116個,淨增高企195家,引進2名外國院士,自主培育國家級人才工程專家7名、省“雙創團隊”8個、省“雙創人才”65名。在全國國家高新區排名比2014年提升14位,位列全國百強區排名第13位。

致力富民惠民、民生幸福,百姓生活顯著改善。始終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全力以赴迴應百姓關切、做好民生實事。五年累計新增城鎮就業14.91萬人,今年預計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9017元,年均增長8.4%。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至270元/月,被徵地農民養老年齡段人員保養金提高至850元/月,分別是2014年的1.59倍和1.63倍。建檔立卡3155戶5887人全部實現脫貧,提前一年完成精準脫貧攻堅任務。紮實推進為民辦實事專案,累計投入民生領域資金262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2%,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12所、中小學19所,建設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29個,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

致力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環境品質顯著提升。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全力打造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城鄉環境。北部新城加速崛起,城市路網更加暢通,常高新廣場、人才廣場等近百幢高樓拔地而起,新增綠地8170畝,新龍生態林、中央藝術公園、三江口公園等11個公園綠地建成開放,成功建立省級綠色建築示範區。累計關停並轉化工企業100家,關停取締“散亂汙”企業1400餘家,新建汙水管網292公里,整治黑臭水體143條,國、省考斷面五年均100%達到優Ⅲ標準,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複評得分第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累計建立特色小鎮3個,建成美麗宜居鄉村36個,入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和國家農村社群治理實驗區。

致力培根鑄魂、守正創新,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推進文明水平和文化實力同步提升。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中國好人”周紀龍、“大國工匠”宋彪、“科創先鋒”楊永崗等一大批先鋒模範不斷湧現。深入開展文明城市建設,2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所(站)加快推進,22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基地全面投用,建成全域文明城區,勇奪省級雙擁模範區建立“三連冠”。深入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旅遊明星城市的新北文旅名片更加精彩閃亮。

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北區委書記周斌表示,下一步,常州高新區將搶抓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創新發展機遇,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的開放發展機遇,搶抓長江大保護的綠色發展機遇,搶抓推進鄉村振興的協調發展機遇,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共享發展機遇,開啟新徵程,奮力把改革發展的美好願景轉化為“強富美高”的新北實踐。

(常州日報)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相信未來部分炒房資金會不斷流入股市,助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