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利好不斷來襲,新能源汽車板塊一直無法降溫,但這個板塊估值不低了,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現在一提到新能源汽車大家都會想到電動車,但實際上,電動車只是新能源汽車的過渡產品,也許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被氫能源汽車取代,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先看看鋰電池車存在的問題吧?一是容易自燃,上週上海又有一輛特斯拉自燃了!二是寒冷的冬季電池效能大幅降低。三是續航還不夠。其實以上三點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充電問題,因為超級快充只是夢想。電動車續航里程長就需要增加充電時間,人們都想像汽油車那樣快充,上週廣汽號稱8分鐘充滿80%1000公里續航的電池,很快就被證偽。以前特斯拉的充電樁叫做超級充電樁,我現在才理解什麼叫做超級充電樁。你們知道嗎,要是想在十分鐘內快充滿一個能續航1000公里的電池,需要多大功率的充電樁?
假如這輛純電動汽車每百公里耗電17度(特斯拉大概就是這個能耗),續航1000公里的電池充滿需要170度電,800KW功率的充電樁大概需要15分鐘能夠才把這個電池充滿。一個充電樁功率要800kw,什麼概念?一般普通住戶家裡所有電器負荷也不過5kw,一個充電樁就等於一座樓的電量,建上10個充電樁就相當於重建一個小區的電力增容,電力部門有能力解決嗎?整個電網負荷能承受嗎?
當然你可以慢充,如果速度放慢10倍,也就是150分鐘,充電樁就是80kw,這個功率依然偏大。如果充電樁功率10KW,充一夜12小時,才能充滿70%的電。所以充電確實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如果所有的傳統汽油車都改成電動車,整個城市和電網需要全部改造,因為這個用電量是天文數字!另外,廢舊電池汙染也無法解決。更重要的是,電動車用的電大部分都是火力發電廠發出來的,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環保汽車!
真正的環保的新能源汽車到底有沒有?有的,就是氫能源汽車!目前氫能源發動機已經比較成熟,據資料可查我國 2020年底約萬輛左右規模,2019年銷量資料是2737量,現在無法大量推廣的原因就是氫燃料成本太高,無法大面積推廣。目前的氫氣來源主要是化工副產品,成本高,數量也不足。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將會有解決路徑了!最近兩年光伏發電極大發展了,光伏發電的成本降到很低程度了,據說目前最低的光伏發電成本已經在每度1毛錢左右,遠低於水電和煤電。現在新能源大力發展帶來了上網問題,因為光伏發電白天有晚上沒有,對電網的穩定性衝擊很大,因此儲能不斷被提上議事議程,目前的主流解決方法還是鋰電池儲能。
我們換一個思路,如果用電解水儲能是不是很實用方便?大家在初中化學課上就做過水的電解實驗,水通電後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這兩個其他都有巨大的用處。這隻電解的氧氣可以作為幫助病人呼吸的醫用氧。一頓(1000公斤)水能電解產生 111公斤氫氣, 一公斤氫氣約能跑 100公里以上,則111公斤氫氣能跑 11000公里,那麼電解一噸水可以供一個小汽車跑11000公里。現在的轎車=每次加油大概50升,大概是35KG。一輛氫能源轎車如果裝35公斤液態氫氣就可以跑3500公里,是普通汽車續航的5倍以上。氫氣液化後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燃料,燃燒後生成水,沒有任何汙染。而地球上的水到處都有,幾乎沒有什麼成本,這個產業鏈真的是最經濟環保的最佳路徑。
當然,我對電解過程中的耗電情況沒有測算。據百度電解一公斤水需要耗電5度,電解出一公斤氫氣大約需要耗電46度,按照0.15元每度電,就是7元。這個成本還是可以接受的。當然,氫氣壓縮也需要能耗 ,但是在光伏發電成本逐步降低的情況下,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目前的氫能源加氣站一般小汽車五分鐘就可以加滿,和汽油車一模一樣,速度肯定比充電快。因此氫能源汽車具有零碳排放、高反應效率、加註時間短、續 航里程高的特點,能同時解決燃油機碳排放及汙染高、純電動車續航短及充電時間長的痛點。
如果不出意外,未來氫能源汽車取代電動汽車肯定是大勢所趨!我們現在如何理解這個問題?鋰電池汽車目前正在大力發展階段,不可能說停就停下來,因此今年這個概念還將繼續炒。不過大家也看到了,電動車概念的相關龍頭估值都不低了,也要謹慎一些。大家看看寧德時代和比亞迪2年前多少錢,現在漲5倍了吧。其實我想說的是,目前氫能源概念龍頭其實就是2年前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就看你有沒有眼光!當然,目前他們還在概念初期,不一定是最佳介入時機,但我們需要不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