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國股市似乎過於活躍,此前很多不著急上市的企業都扎堆開啟IPO程序,畢竟大家都清楚現在全球經濟發展非常不樂觀,很多投資人都變得謹慎起來,如果此時再不進行IPO,那麼未來再想IPO就會變得十分艱難。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而且最近這段時間美國股市不太安穩,很多美股企業股價都跌宕起伏,就跟坐過山車似的,所以很多想要進行IPO的後起之秀也都在艱難度日。
此前,Uber登陸納斯達克就被認為是在“流血上市”,因為其IPO估值並未達到預期。近日有訊息稱,“共享辦公”鼻祖WeWork的IPO預期是自殘式IPO。美國時間週一,WeWork正式撤回上市申請,IPO之路中止。
今年8月14日,WeWork對外宣佈將進行IPO,然而現在還不到兩個月,IPO的夢想就已經夭折,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其實,中止WeWork的IPO程序是以軟銀為代表的投資方的決定。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WeWork自從開啟IPO征程後,估值就一路下跌,從最高的470億美元跌到了100億至150億美元之間,估值減少近三分之二,大多數投資方認為如果WeWork以這樣的估值上市那麼投資方們將虧得血本無歸。
此前WeWork聯合創始人Adam Neumann無奈下臺,就是因為他堅持進行IPO,而IPO的做法遭到軟銀CEO孫正義的反對,所以Adam Neumann才在一週之前宣佈辭職,說是辭職,但是聰明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只能說是看破不說破。
有分析是稱,軟銀持有WeWork股票的成本高達240億美元,如果WeWork以100億美元市值上市,那麼軟銀將會承擔60%的賬面損失,無論是誰都不願意從自己的腰包掏錢為別人買單,軟銀也是如此,大多數投資方也是如此,所以以軟銀為代表的投資方才會阻止這場IPO。
WeWork的上市路程也給全球創投行業的發展敲響了警鐘。當然,也有人認為WeWork之所以估值會下跌,軟銀有很大的責任。WeWork成立之初,在軟銀的幫助下其進行大肆擴張,9年時間其就足跡就已經覆蓋了全球29哥國家,111個城市,WeWork大樓有528個。而瘋狂擴張是軟銀投資的企業一貫的作風,正式因為在沒有盈利的情況下,軟銀投資的這些企業不斷燒錢,打價格戰來搶佔市場,從而導致估值上漲。但事實上這些搞估值都是泡沫,很容易露出馬腳,現在WeWork就是最好的證明。
WeWork曾經被外界視為是美國估值第二大的獨角獸公司,但現在估值下跌,IPO程序中止,這尷尬的處境也讓人唏噓不已,不知道多久之後WeWork才能恢復IPO?
財經界動態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