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就在中國降準的同時,全球主要央行則持續陷於低利率、乃至負利率時代不能自拔,據統計,2019年各國央行已有上百次的降息行為。全球經濟並沒有“真正走出危機”。

金融危機十年後,全球經濟並沒有完全恢復,利息水平整體仍然處於低位,但目前又一次進入到全球性的降息通道和低利率階段,這是一個重要的後危機時代特徵。

近年來,“寬鬆”已成為全球主要國家貨幣政策主旋律。G7國家政策利率普遍低於2%,央行資產負債表仍過於膨脹,面對全球經濟放緩再度來襲,各國央行“彈藥庫”裡可用的工具卻不多了。

據摩根士丹利的《2020年全球巨集觀展望》報告,過去12個月,在其追蹤的32家全球主要央行中,已有20家央行推出貨幣寬鬆舉措。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寬鬆舉措,到2020年3月份,全球加權平均政策利率將觸及7年來的最低點。

美聯儲沒有足夠彈藥應對未來的經濟衰退,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的情況更甚。

央行們不得不在零利率政策更為普遍的環境下運作。

新興市場國家同樣處於降息軌跡上,也得在美聯儲搖擺不定的貨幣政策取向與促進自身經濟持續增長之間,維持艱難的平衡。

我們正經歷第四次全球債務浪潮。主要發達經濟體,包括美國、歐洲、日本等,面對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和經濟持續下行趨勢,都充分利用他們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特權,施行貨幣“放水”戰略。我們看到,十餘年來,所有儲備貨幣發行國無例外都採行了貨幣寬鬆戰略。

美聯儲於2008年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零水平並保持4年,2016年日本和歐洲先後採行負利率,全球金融市場被它們拖入了前所未有的負利率陷阱。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不斷釋放流動性,經由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渠道,源源不斷地流入非儲備貨幣國家,進而將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帶入流動性過剩的境地。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表示,從全球看,當增長放慢,通貨膨脹處於低位,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難以實現的時候,全球都將進入降息通道。據統計,2019年以來,各國央行已有上百次的降息行為。

朱民說,近年來,全球通脹水平一直保持在較低位置。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原先通貨膨脹率通常都在6%-12%之間,現在都降至3%-4%,發達經濟體的通貨膨脹都降至2%以下,歐洲、日本都在1%左右,達不到央行2%的標準。通貨膨脹低、增長放慢,這就給了各國央行降息的理由和空間。

展望2020年,美聯儲貨幣政策將進入“觀察期”,除非出現影響經濟前景的重大負面因素,否則將維持利率不變,

自2019年9月中旬美國隔夜回購利率出現飆升後,美聯儲開始通過回購操作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雖然美聯儲多次強調,這與以往的QE操作性質不同,但其也承諾,回購計劃至少延長至2020年1月。高盛則預期,美聯儲的回購計劃至少將持續到明年第二季度。

相比美聯儲仍在“觀望”是否繼續放寬貨幣政策,歐洲央行在制定明年貨幣政策之前,首先得解決“內部團結”問題。

近期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紀要顯示,歐洲央行內部圍繞是否進一步推進負利率與QE政策存在明顯分歧。包括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央行明確反對歐洲央行進一步加碼QE政策,究其原因,他們認為歐洲央行繼續擴大QE購債規模,將挑戰購債限制的合法性,因為此前歐洲央行QE政策已導致可購買的債券迅速減少,若再進一步推進QE,將導致歐洲央行“無債可買”。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今年首次!釋放8000億資金!如何影響樓市?專家解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