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拜登政府準備推出1.9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國內網路上充斥著一些諸如刺激計劃將導致全球大通脹,將使我國形成輸入性通脹,“萬物暴漲時代”來臨之類的說法。

為應對疫情的影響,美國經濟救助的總規模,包括這1.9萬億,已高達約5.5萬億美元。然而,當前美國核心物價PCE基本上還保持在零值的水平,美國的CPI也只有1%多一點。也就是說,目前美國依然處於通縮狀態。

這1.9萬億將是否能提振美國通脹還比較難說,更別說會引發世界性大通脹了。美國的經濟刺激計劃更多影響的是資產價格。疫情發生以來,在經濟刺激計劃的影響下,美國股市出現暴漲,一些全球性資產價格也出現暴漲。

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日本化”的風險化將會加劇。恐怕即將來臨的不是大通脹而是大通縮!

當前,全球經濟正處在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大環境中。在疫情以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都長期面臨著“日本化”的風險。經濟“日本化”的基本特徵為,“三低、三高”,即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和高債務、高收入差距、高資產價格。受疫情的影響,形勢無疑將會變得更加嚴峻。

疫情發生以前,西方國家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於提振通脹的努力基本上無效。

從9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利率長期處於低位,1999年日本開始推行零利率,並於2001成為全球首個實踐量化寬鬆的國家。日本公共債務規模已經達到了其GDP的239%。但直到現在,日本仍未能達到通脹目標。

2014年“歐債危機”以後,歐洲經濟增長趨於停滯。2016年,歐元區率先進入負利率時代。2008年至2019年底,歐元區通脹率平均只有1.26%,平均經濟增長率自2009年至今只有0.85%。

美國的通脹也長期低迷,增長率逐年下降,美聯儲在2020年3月宣佈將利率降為零利率。

導致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面臨“日本化”危險的罪魁禍首是日益擴大的社會貧富差距

過去二十多年來,日本的實際工資水平是在不斷下降之中。過去四十年來,扣除物價因素影響,美國90%民眾的平均收入幾乎沒有增長。

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長期沒有提升消費的能力,而每個人所能消費工業品和農產品的數量又很有限,“有效需求”因此就始終會存在不足。消費需求增長十分困難,受小政府的影響公共需求的規模又很有限,西方國家經濟就長期存在巨大的“有效需求”缺口。通脹因此長期低迷,貨幣政策作用路徑也因此受阻,大量貨幣放水除了提升資產價格外,對於提振通脹幾乎無能為力。

大通脹不會有,大通縮的危險卻在不斷加大!

此次拜登政府即將推出的1.9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雖然規模相對十分龐大,但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會很有限,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就更有限了。

這1.9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雖然可以彌補美國家庭和企業因疫情所遭受的部分損失,暫時性地提振一下美國因疫情而陷入低迷的消費和經濟,但是不能長期性地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在“有效需求”缺口不能被彌補以前,通脹就始終難以提振。大通脹不會有,大通縮的風險卻在不斷加大。

疫情導致全球債務負擔大幅加重,加上各國為應對疫情衝擊下實行貨幣大放水,導致資產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如果最終資產價格出現大量泡沫,泡沫發生破滅後,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那麼大通縮的時代就即將來臨了。

14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連小米和位元組跳動都忍不住的肥肉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