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隨著仿製藥品質與療效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醫保談判等多項鼓勵創新的醫藥行業政策的推進,國內藥企也開始根據自身發展需求,通過剝離不適合企業長期戰略、沒有成長潛力或影響企業整體發展的業務,以便更好的聚焦主業,控制經營風險。

又一家上市公司在年關將近時選擇出售資產!

2020年1月6日,科創板上市公司海爾生物釋出公告稱,將以2700萬元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的海美康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5%的股權,交易完成之後,海爾生物不再擁有從事分子診斷 POCT 相關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的實體。有評論戲稱其為科創板“首賣”,原因在於這一事項系科創板開市以來的第一筆上市公司資產轉讓。

至於出售原因,海爾生物在公告中表示,因分子診斷POCT具有技術難度高、開發及審批週期長的特點,在形成穩定收入和盈利前,仍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人員和管理成本,且發展前景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而此舉正是為了降低公司經營風險,更好地促進主業發展、優化產業佈局。

從公開公佈的原因來看,大部分企業將出售資產的原因歸結為優化資產配置、改善公司財務狀況,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隨著仿製藥品質與療效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醫保談判等多項鼓勵創新的醫藥行業政策的推進,國內藥企也開始根據自身發展需求,通過剝離不適合企業長期戰略、沒有成長潛力或影響企業整體發展的業務,以便更好的聚焦主業,控制經營風險。

01.減少負債、補充現金流成為關鍵主因

事實上,類似的交易在近一段時間層出不窮。

2020年1月2日,譽衡藥業釋出公告稱,公司已同意將持有的澳諾(中國)製藥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給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且當前澳諾製藥已辦理完成股權轉讓後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此前,經交易雙方協商確定,標的股權的轉讓價款為人民幣 14.2 億元。

對於譽衡藥業來說,其出售的澳諾製藥製藥顯然不是一塊可有可無的業務。2013年,譽衡藥業以4.2億元收購澳諾製藥100%股權,後者一直穩定為公司貢獻利潤,其主要產品是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譽衡藥業2019年中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譽衡藥業的營業收入為27.3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2.08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7.77%、0.18%。澳諾製藥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68億元,淨利潤為0.72億元,澳諾製藥的利潤對譽衡藥業淨利潤影響達35%,僅次於普德藥業。普德藥業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1.6億元,淨利潤為0.75億元,對譽衡藥業淨利潤影響為36%。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出售,很大程度上或許是基於目前已處於較高水平的資產負債率。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譽衡藥業資產負債率為已達51.23%,處於行業偏高水平。譽衡藥業也在公告中提及,出售澳諾製藥所獲資金可優先償還公司債務,降低資產負債率及財務費用,改善債務結構,確保公司現金流充裕,應對經營業績壓力。由此不難猜測,在內外部的衝擊下,為推動公司持續穩定的發展,譽衡藥業此舉也可謂是“斷臂求生”。

無獨有偶,近期恆康醫療也宣佈為改善公司現金流狀況,減少負債,聚焦主業,擬將公司持有的四川恆康源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以人民幣8340 萬元交易價格轉讓給成都雅禮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除此以外,還有四環生物、康芝藥業等上市公司宣佈出售資產。

其中四環生物2019年12月13日公告顯示,其全資子公司廣西洲際林業投資有限公司宣佈出售林木資產給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六萬林場。而此次出售的目的是為了盤活存量資產,提升資產運營效率,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本次交易完成後,將產生大約4000萬收益。

2019年12月31日,人福醫藥釋出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人福鍾祥醫療管理有限公司,擬將其所持有的鐘祥市人民醫院新院區不動產出售給鍾祥市興瑞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興瑞資產先行支付部分出售價款人民幣6.7億元,最終結算金額將以工程決算審計結果為準。

人福醫藥在公告中表示,2018 年以來,為提升資產運營效率和抗風險能力,公司堅定實施“歸核化”戰略,積極推進業務聚焦與資產優化,決定逐步退出醫療服務等競爭優勢不明顯或協同效應較弱的細分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鍾祥市人民醫院始建於1908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康復、保健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醫院。而吸引人福醫藥在醫療機構領域佈局的,正是“十二五”期間,《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等國家政策的釋出。

國家鼓勵社會辦醫,資本聞風而動,便掀起了一股收購醫院的熱潮。不過,也有業內人表示,雖然國內很多企業都在收購醫院,但收購後的醫院品牌建設、醫院內部經營管理以及醫院醫生資源配置等都成為擺在收購企業面前的難題。

這造成的結果就是,醫藥企業運營醫院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例如,財報資料顯示,馬應龍2018年上半年實現淨利1.03億元,同比下降41.13%,旗下馬應龍藥業集團連鎖醫院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虧損558.76萬元。2018年以來,一批醫藥企業開始剝離醫院業務,剝離原因也多為與公司長期發展戰略不符。

從海爾生物退出分子診斷POCT、人福醫藥出售醫院資產來看,早幾年前本土藥企通過收購資產、積極進行多元化佈局調整產業結構的方式,在當下這個醫藥產業變革與整合的時期已經遭受到了“挑戰”。在2019年第十一屆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上,復星聯席Quattroporte、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也曾表示,“大家看到比較多的是復星在併購道路上的發展,但是近兩年企業發展的驅動力在不斷變化,從併購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中國醫藥產業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對企業來說,梳理其核心能力並持續投資,同時剝離或者削減非核心業務將成為主流。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業績不達標?庫克去年年薪大跌:整個蘋果高管薪酬都在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