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十年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但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現在,這種增長模式遇到瓶頸,急需向以科技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轉型。中美貿易戰的爆發,使得這種轉型更為迫切。在貿易戰之中,美國多次指責中國在智慧財產權方面保護不力,以及強迫外國公司進行技術轉移等。此外,美國還通過限制高科技產品(例如晶片)出口,對中國的科技企業進行遏制,例如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這些做法給中國經濟造成了一定衝擊。這一方面說明中國仍未實現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真正通過科技創新來建立競爭力的企業還是太少。要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以色列為中國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榜樣。
以色列的國土面積大概2.5萬平方公里,幾乎只有中國的1/400。周邊處在戰爭和沙漠環境之中,但它憑藉科技同樣躋身發達國家行列。近日有業內人士在參觀了以色列理工學院之後,深感中以差距之大。成立於1912年的以色列理工學院,目前學生1.3萬人,教授近600人,有3位諾獎獲得者,在電子、醫療、生物等多個領域的技術全球領先。一項脊柱手術機器人技術轉讓費16億美元,一項人體膠囊相機技術使微創手術成為現實,一項肢體智慧輔助技術為千萬殘疾人帶來福音,一項“鐵穹”導彈防禦技術為以色列造就安全屏障……以色列70%的工程師出自該校,以色列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創始人和一把手中,有68%畢業於以色列理工學院;以色列電子行業的經理人中,74%持有以色列理工學院學位。以色列只有800萬人口,且自然資源嚴重匱乏,生存條件惡劣,但在科技和教育方面卻做得如此出類拔萃。一個國家究竟靠什麼走向未來?值得中國深思。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政府在科研立國層面做出了突出貢獻。1984年,以色列國會通過了“鼓勵開展工業性研究與開發法”,該法被稱為以色列的“創新大法”。以此為基礎,以色列政府部門的機構設定也實施了一系列創新,形成了國家科學基金、首席科學家辦公室、以色列出口協會三足鼎立的政府支援結構。以色列科研能力的強大首先體現在對基礎科研工作的重視和資金的直接投入,這項工作主要通過以色列國家科學基金展開。科學基金規模維持在每年6000萬美元左右,基金每年從幾千個專案篩選1300個專案進行十萬美元以下的資金支援。支援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精密科學、生命科學和製藥、人文和社會科學。這些研究成果一般無法直接商業化,需要對接創業團隊。
如果說科學基金是純科研投入的話,隸屬於以色列貿易、工業、勞工部的首席科學家辦公室就是連線科研和市場的最重要機構。首席科學家辦公室每年獲得數千萬美元的經費支援,對通用技術和企業高科技含量產品的研究開發提供資助;並實施高科技孵化器專案,為科技人員實現技術成果到產品產業化提供風險資助。除資金支援外,首席科學家辦公室還幫助受扶持企業開發市場,以及進一步吸引純市場化運作的風險資金,同時與其他國家設立國際合作投資基金,為企業提供國際研發合作,確保發展方向不脫離國際需求。
以此為基礎,同樣隸屬於以色列貿工部的出口協會更是名副其實的服務機構,該協會蒐集所有具有出口能力的以色列企業,通過以色列在各國的駐外使領館獲得相關商業資訊,從而對接生產企業和外部市場,並協調出口企業防止同行業競爭。以色列歷來不能為高科技企業提供足夠的國內市場,只有廣闊的國際市場才能走出規模化企業,這正是出口協會的定位所在。基礎科研、商業化運作扶植培育、國際市場開拓支援,三點一面,三位一體,形成了以色列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大格局。讓以色列超越了地緣政治、自然資源、要素稟賦等因素,創造了以色列經濟發展的奇蹟。
以色列的特殊歷史和地理位置決定了其長期成為地緣政治風險中心,以色列無法與鄰國做交易;再加上其國內市場很小,較難吸引資金投資。以色列面臨的獨特環境,要求以色列商人需要更努力及更開放,才能找到合作伙伴。以色列被稱為“初創之國”,其發展高度依賴創新,平均每1400人就有一家初創公司,數字比不少歐洲國家更高。由於國內市場小,以色列的初創公司常常被大公司收購。2013年,以色列的GPS導航軟體WAZE獲GOOGLE以13億美元收購,無人車技術領導廠商MOBILEYE也被英特爾收購。雖然好東西似乎都不能留在國內,但初創公司在被收購後套取現金,再創立其他新的公司,資金仍留在以色列。
以色列依靠創新來立國安邦,但創新的背後又是什麼呢?在我們看來,這源於以色列長期以來重視知識、重視教育,並建立起了鼓勵創新的體制和機制。中國在25年前就確立了“科教興國”的國家戰略,但這一戰略真正執行的並不是特別有效。在快速城市化、搞“土地經濟”幾十年之後,直到經濟遇阻、貿易遇阻、對外借鑑與模仿技術遇阻,我們才又回到了要搞創新、搞科技、搞高階製造這條路上來。方向雖然找到了,但發展的時間則有些耽擱了。當全球化受到重大阻礙時,中國要解決發展模式和增長動力方面的老大難問題,必須真正地圍繞創新進行改革,建立起有利於創新的市場化機制。
中國未來發展要依靠科技和創新,不轉向這條道路,中國經濟很難取得突破。但要想實現真正的創新,關鍵在於其背後的知識、教育,以及鼓勵創新的體制和機制。在這方面,中國需要向以色列學習和借鑑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