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財富的積累效應也愈加明顯。“理財”這個概念和話題,少說也有十多年的歷史了。

隨著人們對“財富”與“財富管理”等相關概念的認知深化,個人或家庭是否具備理財意識的評判標準也在不斷變化著。

在“儲蓄最光榮”的年代,有存款就是有理財能力和意識的標誌;銀行理財誕生以後和利率市場化之前,買理財(產品)逐漸成為財富管理的“新時尚” ......

當下,從資產配置“新視角”來看,缺乏“理財意識”的表現又是什麼呢?

01、表現一:閒置的活期資金過多

財富盈餘讓所有人都有“現金管理”的需求。0.3%的活期利率(有些銀行是0.35%)意味著10萬塊錢存一年,收益也只有300元,每天的利息是8毛2。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和產品創新深化的當下,這就是資金的“浪費”。

從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的結構上看,活期餘額不僅接近半數,其中還有大量長期閒置的部分。豐富的創新產品使家庭“備用金”的存在形式不再是傳統的“活期”,在不影響隨時支取(T+0存取)的條件下有很多理財方式可供選擇,完全不必忍受接近於零的收益安排。

“人累錢閒”是財富管理的最常見誤區。

02、表現二:只會比較產品的收益

常識告我們,買東西的時候不能只看價格。選擇金融產品也同樣需要全面評估和慎重選擇,只是對專業知識和能力的要求高一些罷了。可以肯定地說:只是通過比較收益率數字來評判產品的優劣,是不成熟的“一元思維”。

應該從三方面去觀察一個金融產品:

第一是“安全性”。金融投資是一種信用交易,機構的品牌和實力是第一要考慮的因素。近年來雜牌理財公司的頻繁“暴雷”,從投資者角度看,就是隻選收益不選品牌的悲慘後果。

第二是“流動性”。它包含兩個層次:一是資金存期與支用需求的匹配,因為資金的使用不是突發性的,而是要分短、中、長期漸次完成,所以存期也要有相應的搭配;二是提前支取的條件以及由其導致的損失,也就是要關注產品是否支援提前支取或部分提前支取(應對突發的計劃外需求),以及因為提前支取(相當於違約)所付出的機會成本。例如,在考慮“存定期”的時候不僅要設定好存期,還要看提前支取的條件和計息規則。這方面,在不同產品之間的差異性非常大。

最後才是“收益性”。“看收益”也不是比較數字那麼簡單,還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首先要清楚你看到的數字是“確定收益”還是“預期收益”,也就是產品列示的收益數字是確定能給付的,還是假設的,或者僅僅是收益的上限。其次,還要關注資金的起息日和到賬日,如果資金實際存入的時間與起息日還有差距,或者產品到期日與實際收到本息的時間有間隔,都會產生無形的資金“閒置”和機會損失(因為同期錯過更高收益而蒙受的損失)。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期限極短的理財產品恰恰就是通過這些小小的“時間差”給投資者造成“名義利率高”而“實際收益低”的理財錯覺。

03、表現三:極端地看待風險產品

基金或股票投資是風險的:偶有紙上富貴,但也難免損失。投資者不當的投資理念和策略導致“七賠兩平一賺”的現狀,但是問題並不在於產品本身。

一番愛恨情仇過後,投資者的對風險產品的投資態度往往會出現兩種“極端化傾向”:要麼就是因為怕虧錢而一點都不碰(特別是在市場低迷,甚至令人絕望但建倉成本很低的時候),要麼就是投的太多(特別是在風險極大的上漲行情的中後期)。人性的弱點和簡單化思令大多數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缺乏恰如其分的認識而走入極端。

打個簡單的比方,權益類投資“不能太多,但也不能沒有”,它就像資產配置中的“鹽”一樣——放太多會鹹到沒法吃(佔比過高而超過風險承受限度),完全不放又會沒有味道(獲得超額收益的機會)。這個“分寸”,如果沒有專業人士的引導,確實很難把握。

控制投資上限就是控制風險,此後再選擇投資時機和品種,才有意義。這就是“配置”的核心價值。

04、表現四:對長線資金沒有安排

所謂“長線資金”,指的是10年甚至20年以後才會被用到的錢,比如養老錢和用於補貼家庭後代的錢。

在利率下行的背景和趨勢下,對未來缺乏遠見,對長線資金沒有預先規劃,可能導致家庭財富的極大損失。

作為新興國家,我們還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的市場化經濟週期,所以缺乏“完整經驗”。

接“表現三”續言,其實目前家庭投資中風險最大的資產並不是基金股票,而是正在高位執行的房產(用於投資)。可見,大多數人對未來的判斷不是基於理性分析,而是源於“經驗”,這就是所謂的經驗主義錯誤吧!貧窮的結果是“沒票子”,而原因卻是“沒腦子”。

就像沒有見過房價下跌的人就會認為房價永遠漲一樣,也常聽人說“未來的錢貶值很快”。其實,後一個判斷仍然來源於中國“前20年的經驗”,並未對將來有過認真的思考。

缺乏長線資金規劃可能當下對的影響不明顯,但對未來而言卻是長遠而深刻的。正確的財富規劃順序可能並不是“短→中→長”,而是“短→長→中”。

05、不願意面對潛在風險

有句俗語叫“不撞南牆不回頭”:面對“眼前確定的小損失”和“未來不確定的大損失”的時候,大多數人更傾向於關注前者而漠視後者——在後者發生之前不僅沒有防控預案,甚至拒絕思考、面對。

在理財規劃中,這種心理傾向主要體現在沒有健康險和意外險的配置上——不願意暫時放棄眼前確定的小利益(保費)而換取未來不確定的大利益(在突發大額資金需求的時候獲得“外財”的補償)。千萬不要把一件看似“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在僥倖心理的作用下拖延到悲劇降臨。

作為專業的理財人士,比了解產品更重要的,是了解投資者上述這一系列“心理”。

用理性的力量克服人性的弱點,走出財富管理的諸多誤區,從“人為錢驅使”的被動狀態,走向“錢為人造福”的美好境界!

缺乏理財觀念的表現和建議措施

表現一:閒置的活期資金過多

—— 積極進行現金管理

表現二:只會比較產品的收益

—— 全面評估產品特性

表現三:極端地看待風險資產

—— 適度配置科學投資

表現四:對長線資金沒有安排

—— 儘早鎖定長期收益

表現五:不願意面對潛在風險

—— 主動配置保障產品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尾盤狂砸,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