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債務,對於企業的傷害是致命的,不少企業因高額鉅債,而舉步維艱,不得不斷臂求生。前些年,萬達集團因負債千億,王健林瘋狂拋售旗下資產,輕資產轉型,才順利走出負債陰霾,無獨有偶,作為中國第二大民企的海航集團,也正陷入負債困局之中。

海航集團成立於1993年,至今已經走過27個年頭了,從單一的地方航空運輸企業發展成為跨國企業集團,其實力可見一斑。在2019年8月22日,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海航的營收高達6183億,位列第二,總資產逾10000億元人民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萬億巨頭,正在面臨著資金告急、工資遲發等一系列的問題。12月30日海航集團釋出《海航集團董事長2020年新年獻詞丨迎著曙光,開啟海航事業新徵程》一文,也揭開了海航集團的處境。

海航董事長陳峰釋出新年獻詞中,這樣說道:“在資金短缺,工資遲發、緩發的情況下,每一位海航人都激發了自己全部智慧和力量,2020年是海航化解流動性風險的決勝之年。”

從這句話中,能夠說明董事長陳峰證實海航資金短缺、遲發緩發工資的事實。過去一兩年中,“海航系”已出現債券違約情況,同時,“海航系”正在加緊處置資產。而海航之所以會如此,也是因為身負鉅債,而產生負債的原因是擴張。

2016-2017年海航系高槓杆大肆擴張,雖說產業鏈的規模逐漸變大,但是攤子大了,而背後的危機也逐漸顯露。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團虧損35.2億元,2018年上半年為盈利41.7億元。

截至2018年年底,海航集團處置了3000多億元規模的資產,雖然海航集團持續進行資產處置,但2019年上半年的資產負債率不降反升,仍有超過7000億元債務待償。由此可見,“海航系”償債壓力仍不小。

而海航之所以出現負債,是因為從2018年開始,海航就進入了“野蠻生長”的階段,開始瘋狂併購,甚至提出要進入“世界10強,資產30萬億”的小目標。可是目標容易制定,而實施起來,卻非常的困難,在買買買之後,海航出現了併購後遺症,只能通過變賣資產來“解困”。

即便這麼大手筆賣資產,海航還是缺錢。因為缺錢,海航停止了多項收購。不過跟航空、地產等高負債行業相比,海航的負債率並不算高。

在海航陷入危機之時,已退居幕後兩年多的65歲的陳峰,重新出山。陳峰在年初時曾媒體,在2018年處理3000億資產後,海航大的困難已經過去。

從陳峰的新年獻詞中也能看出,近兩年,海航處於十分艱難的條件下,但是保持了生產穩定、安全執行,實屬來之不易,期待化解流動性風險,海航能夠在2020年打一場翻身仗,開啟海航事業新徵程!

中和正道專家評語:

(始終以救活企業為使命)

曾為迅速擴張而借錢買買買的海航,隨著近些年多個債務到期,被迫走上賣賣賣的道路。但變賣資產的速度終究趕不上債務的到期時間,眼下,海航還有幾千億債務要履約。

或許,步子邁得太大太快,未必是件好事,當政策突然收緊,企業就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可以看出海航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戰略上的失誤,首先在市場環境下行的情況,沒有采取收縮戰略,反而大肆擴張,風險急劇上升。其次,負債比率過高置企業於危機中,一旦發生風險便會陷入無錢可借的困境。第三,企業融資的錢並沒有用於發展主營業務上,反而是用於資本市場上的投機,連續踩雷多個專案也許就是這場危機的導火索。

說到底,是企業家的風險管控意識不足所造成的後果,步子跨的太大,涉及的行業過多,資金回籠不及時,投資失利是這次危機出現的主要原因。在政策寬鬆的時候極力擴張,卻沒有做好應有保護措施,到政策一收緊,立馬就擱淺在灘上。因此,每一位企業家都應該要有足夠的風險意識,在中和正道多年債務重組案例中,絕大多數企業都是在盲目擴張,投資失利,大肆舉債中步步失利,最後走向債務的危機,難以翻身。債務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會是致命的打擊,將債務管控在安全範圍內是首要任務,精明的經營者應該懂得如何管理風險,如何使自己的公司免於重大風險的打擊。

中和正道在多年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科學的“中和正道模式”幫助企業重新設計頂層戰略,通過“企業重組”幫助企業,管控經營風險,建立防火牆,保護主營業務,優化資產結構,降低負債規模,甩掉各種包袱。同時通過“投資管理”幫助企業引入資金與科學管理,迅速釋放企業產能,產生規模效應,實現銷售額、利潤同步高速增長,恢復企業造血功能,最終走出困局。

文系本公眾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宣告]本公眾號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公眾號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公眾號擁有對此宣告的最終解釋權 (郵箱:[email protected]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武鋼又一座焦爐停用 每年減少燃煤7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