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與發展,快遞行業也實現了快速的發展與壯大,還湧現出了不少龍頭企業,例如大家熟知的“三通一達”、順豐等等,而在最近2年,順豐表現的有些著急,不僅股價出現了下滑,相比股價最高的時候,順豐的市值“蒸發”了百億元,而快遞行業的格局也發生了變化,那麼,順豐目前發展如何呢?

根據相關報道,2019年12月9日,順豐控股發行了58億元的可轉債正式上市交易了,但第二天,順豐就將持有的可轉債悉數賣出了。有業內人士表示,順豐此舉是在急著“套現”,同時,順豐還在積極的擴張,不惜負債百億元,甚至不惜降價接單,與電商接軌。昔日“快遞一哥”順豐到底怎麼了?

據悉,從2017年中旬開始,快遞行業的競爭越來越白熱化。先是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快遞企業的陸續上市,之前一直豪言不上市的順豐,也被迫向資本市場妥協了,並以最快的速度“借殼”實現了上市。

到了2019年5月份,順豐突然進入電商快遞市場,並推出了一系列產品,據知情人士透露,滿足條件的電商客戶可以獲得較低的價格,但前提是每天要有500件以上的快遞量。從這裡能夠看出,順豐在向電商件妥協並降價。

但其實,電商件一直都是“三通一達”的主場,這幾家快遞企業在電商件領域佔據了比較高的市場份額,而順豐之所以妥協進入這個市場,主要是由於順豐業績出現了下滑,且市場佔有率、業務量增速也均出現了下滑,這才是順豐進入電商件市場的主要原因。資料顯示,2018年全年,順豐的淨利潤僅為45.56億元,差一點被中通追上。

此外,順豐的業務量增速也出現了下滑,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18年,全國的快遞業務量大約在507億件,而順豐僅達到了38.69億件,雖然實現了一定的增長,但相比“三通一達”,增速明顯低於“三通一達”。而到了2019年,順豐的業務量增速下滑了16%。這也是順豐積極擴張的原因之一。

但在2019年5月,順豐切入電商件市場之後,順豐的業務量出現了增長,營收也實現了增長,也就是說,主攻高階市場的順豐也選擇了“薄利多銷”的方式,在實現了業務量增長後,順豐也將繼續發力電商件市場。

根據郵政局的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國內的快遞業務預計收入在7000億元,不難發現,快遞整體的市場並不是很大,而高階市場也相對較小,再加上不少快遞企業也在發力高階市場,所以順豐的壓力越來越大。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決定了!明天重倉幹一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