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對於2012年興起的生鮮電商來說,2019年真是一個瑟瑟發抖的寒冬。前有呆蘿蔔、妙生活、吉及鮮先後陷入裁員關店風波,後有 “我廚”與“安鮮達”面臨困境、易果生鮮運營主體被法院執行罰單。

這讓無數生鮮電商玩家越加恐慌,這條賽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寒冬暖陽?十薈團融資8830萬美元

就在這兩個月的人心惶惶之下,

今日,卻有了一條最新訊息。社群零售平臺十薈團完成新一輪883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愉悅資本、渶策資本、啟明創投、阿里巴巴、真格基金及華創資本。

其實,在這之前還有社群生鮮“錢大媽”完成D倫融資估值百億、社群團購平臺食享會完成B+輪融資,騰訊雙百及老股東投資.....仍然在這寒冬裡讓人感受到一絲暖陽。

針對此次融資,十薈團聯合創始人陳郢向全體員工發出內部信。他在信中表示,社群團購目前仍然是生鮮電商唯一能產生利潤的模式,同時社群團購是傳統電商的“模式補完計劃”。他表示,社群團購主要在四個領域有較大發展潛力,分別是生鮮、社交、下沉、線下。

從內部信中,我們不難發現,社群團購、下沉線下是當下生鮮電商需要牢牢抓住的盈利點。

今年,連環雪崩案的凶手是誰?

生鮮電商連環雪崩到底是誰的責任?找來找去,發現真凶竟然是電商自己。這是一個神奇的行業,它從誕生開始就要顛覆菜市場、顛覆我們的消費習慣。

生鮮電商,除了在名字上和網上買菜一刀兩斷,事實上它還是一個極其善於把顛覆掛嘴邊的神奇行業。

為什麼這麼說?看看這個行業裡的玩家就知道了:

呆蘿蔔說要顛覆夫妻店;

妙生活說要幹掉你們家冰箱;

叮咚買菜說要顛覆你樓下菜市場;

……

這些老闆們天天談顛覆,甚至造一些新詞。

於是,他們這幾年搞出了無數新詞,各種新概念像不要錢一樣層出不窮,隨便看幾個,都能把你整得一頭霧水:

前置倉、O2O社群眾包、SKU、店倉一體化、履約能力、大資料演算法、到店自提、高頻需求、滲透率……

看起來都厲害得不行,實際上大部分都是故弄玄虛。

比如“前置倉”,看起來很高大上對吧?其實意思就是在你家附近租個門店當倉庫。

造新詞只是表面功夫,生鮮電商還在模式上苦下功夫,他們打著顛覆的名義,為了顛覆而顛覆,操勞一場,實際上跟沒幹一樣。

比如他們最引以為豪的供應鏈顛覆是這樣的:

原來農產品到我們手裡是這樣一條路線——菜農到一級批發市場,再到二級批發市場,也就是我們家附近的菜市場,基本上再往下就到消費者手裡了。

經過兩道中間商,農產品最終到我們手裡時大概加價50%-70%。也就是說,10塊錢的東西,最後到我們手裡時變成了16塊上下,其中包括運輸、損耗、人力、攤位費等等成本。

這個加價合理嗎?只要不是惡意炒作,這個價格非常合理啊,朋友們,這條鏈路上每個人賺的都是辛苦錢。

記得20年前,連鎖超市氣勢洶洶地殺入中國市場,也說要顛覆菜市場,結果呢,現在菜市場依舊是每個城市不可或缺的地方。

生鮮電商低價進社群是大勢所趨?

箇中緣由,正是在於生鮮市場的投入產出難成正比:即便如盒馬在倉儲物流上已經具備成熟經驗,也會在投入鉅額資金後發現,部分地區人口品質過低導致的低坪效會使其難以回本。

除了基礎建設投入大、容錯率低之外,神仙打架”已經成為常態,創業公司難以出頭,實屬情理之中。

對於生鮮電商一個如此龐大的市場,居然沒有任何一家公司獨大,誘惑著眾多公司躍躍欲試。但生鮮市場的複雜性,直至現在,並沒有一家公司能拿出一個通吃方案。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前置倉模式和店倉一體模式,是該賽道目前多輪試錯後一二線城市最為通用的路徑;社群拼團雖然各種問題難解,但仍然是三四線城市最為有效的手段。

然而,即便是模式能大體跑通,但在擴張上,生鮮賽道的玩家仍然不敢貿然複製。

而業界多位嘗試過生鮮電商及新零售門店的普通使用者反映,盒馬阻礙其持續使用的最大理由:主要是貴。使用者真正的買菜需求被忽視,這使得以盒馬為代表的賽道玩家無法在更大群體中獲得擁躉。

總之,無論是盒馬還是其他生鮮電商玩家如果再想進一步擴張,從核心商圈下沉到社群,賣便宜菜,或許是必經之路。尤其在一二線城市,傳統菜場消費的地位並沒有三四線城市穩固,大量的社群人口,仍然值得挖掘。

在利潤水平上,果蔬能創造的利潤並不比高大上的水產品少。但是由於生鮮市場下沉後節點變多,無論是前置倉、還是建設門店的成本壓力,或者是倉庫到各個配送點之間的配送網路建設難度,都進一步加大了賽道玩家的負擔,想要完全跑通,仍然不易。

即便到2020年,生鮮賽道依然充滿太多不確定性因素,降本增效依然是行業主旋律。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鮮生活冷鏈與全日(武漢)達成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