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文 | 張超

TCL要改名了。

TCL集團今日釋出公告稱,該公司擬將名稱變更為“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也變更為“TCL科技”。

早在2018年底,TCL集團就丟擲過一份重磅重組方案:包括手機業務在內的消費電子、家電等智慧終端業務以及相關配套業務將從TCL集團剝離,TCL集團今後將只專注華星光電的顯示面板業務。

在A股市場,通過冠名加註“科技”二字,將自己包裝成科技公司的企業數不勝數,但TCL這次改名卻意義重大,這意味著他們已從一家傳統家電企業,徹底轉型為聚焦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的科技公司。而如此成功的轉型,在中國企業中其實並不多見,因此值得來次仔細的覆盤。

TCL創始人的“寢食難安”

TCL踏上轉型之路,是被當年電視機業務的危機逼出來的。

2007年前後,中國電視機市場正在大步邁入液晶時代。當時,TCL的電視機銷量佔據國內市場份額的約19%,但其中液晶平板電視的份額僅為8%。

其他中國產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一方面,國內電視機市場的價格戰,從20世紀90年代延續到了液晶時代,中國產品牌之間拼到頭破血流,絕大部分利潤,卻讓面板企業給賺走了。

有資料顯示,作為平板電視的核心部件,液晶面板(含背光模組)成本佔整機成本的70%-80%。而在當時,針對大螢幕平板電視的高世代面板生產領域,超過90%的市場份額被5家面板企業瓜分,他們分別是夏普、三星、LG、友達和奇美。

另一方面,夏普、三星和LG自家也生產平板電視,他們利用核心部件牢牢卡著中國產品牌的脖子,憑藉產業技術優勢,大幅提高著在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的份額。

回顧這段艱難歲月,TCL創始人李東生曾直言那時真叫“寢食難安”,“那幾年,國內彩電廠家都有相同的感受,在關鍵的時候,這些面板廠商,特別是南韓和日本的,會考慮到終端市場與你競爭,關鍵時候供貨掉鏈子的情況常有發生,國內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液晶面板,才不至於受制於人。”

TCL創始人 李東生

2006年-2007年,TCL牽頭建立了首個液晶彩電模組專案:“聚龍計劃”,該計劃整合了TCL、創維、康佳、長虹4家電視企業和麵板廠商京東方,希望以大量液晶面板採購合約,來換取夏普、三星等面板企業的技術支援,但這些面板企業擔心“聚龍”會提高國內電視企業的議價能力,都不願意支援“聚龍”,再加上參股企業眾多,各自想法迥異,最終“聚龍計劃”宣佈破產。

乘行業調整期搶得入場券

經此挫折,李東生愈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家企業的強大,不能僅體現在產業下游,在產業的上游,核心技術能力和基礎部件的能力更是中國企業的軟肋,亟須轉型升級。

此後,TCL千方百計進入面板行業,包括跟南韓三星達成協議,建立液晶模組廠;和日本夏普談判,籌建液晶面板專案等,最終,在面板行業的一輪整合調整中,李東生和TCL抓住了上車的機會。

2009年,郭臺銘創辦的群創光電兼併奇美電子,也是同一年,金融危機波及到液晶面板行業,於是,一大批管理人才和業務骨幹被裁,出現在自由市場上。

奇美LCD顯示器

TCL抓住這次良機,一舉從臺灣引進了近百人的技術團隊。同時,TCL還接到了前LG顯示業務副社長金旴植的加盟電話,隨金旴植同來的,還有十幾位南韓專業技術人員。

2010年1月,深圳市與TCL聯合成立的8.5代線液晶面板專案公司華星光電開始動工,這是中國大陸繼京東方之後第二條自主建設的8.5代線。

在華星光電最初的200人主要員工梯隊中,85%以上的員工,都是有奇美、友達、LG、夏普等大廠經驗的資深面板行業人員。

比如,在華星光電領導層中,高階副Quattroporte是金旴植,曾經負責LG的3.5代-7.5代線建設;副Quattroporte王國和,曾任奇美電子廠長以及龍騰光電副總經理,副Quattroporte王興隆曾任友達資深協理……

2011年8月,深圳華星光電8.5代線建成投產,被當時的媒體稱讚為“深圳速度”……

面板業務成為TCL“利潤奶牛”

引進人才和高額投資,讓華星光電夯實了地基,而萬丈高樓平地起,很大程度要歸功於旺盛的需求。

早在2011年,TCL已是全球第7大電視機廠商,液晶電視的全球份額也排在第7名,年銷售平板電視近千萬臺,這樣的市場規模,足以消化華星光電的產能。

為了應對面板行業的週期性波動,TCL還和三星合作,在高世代液晶面板領域交叉持股,三星持有華星光電15%的股權,而華星光電則持有三星蘇州液晶面板專案10%的股權。

目前,華星光電也已經成為了TCL集團的“利潤奶牛”。

宣佈改名後,TCL透露,以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為代表的科技業務,在最近一期經審計的營業收入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57.4%,經審計的營業利潤佔公司總營業利潤的80.6%。

據IHS Markit預計,到2020年,華星光電的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市佔率將僅次於京東方的21%,排名第二,為16%。

師法南韓的逆週期投資

覆盤TCL的轉型之路,2009年的那波逆週期投資堪稱神來之筆,而這種做法其實也是師法自南韓。

眾所周知,南韓既沒有美國的技術積澱,也沒有日本的工業體系,卻在短短几十年內成為了半導體強國。一大原因,就是南韓在每一次行業低谷期精準地實施了逆向投資,從而在液晶面板和儲存裝置兩大關鍵領域,成就了三星電子、SK海力士、LG顯示等世界級巨頭。

以DRAM(記憶體)晶片為例,NEC、東芝、日立等日本企業一度擁有DRAM行業90%的市場份額。

20世紀80年代,DRAM市場陷入不景氣,到1985年,價格已迅速下降到30美分/片,而三星當時才剛剛推出64K DRAM,生產成本高達1.3美元/片。在做一片虧一片的情況下,三星繼續擴大產能,並開發更大容量的DRAM——到1986年底,三星半導體累積虧損高達3億美元,換回了在市場上的立足之地。

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低迷,三星不顧DRAM市場行情慘淡,高薪聘請日本的失業工程師,又投巨資興建8英寸矽片產線來生產DRAM,迫使日本政府整合日立、NEC、三菱的DRAM業務,組建了“國家隊”爾必達。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DRAM價格雪崩,三星電子又一口氣將總利潤的118%投入DRAM擴張業務,故意加劇行業虧損,排名第三的奇夢達宣佈破產,歐洲廠商正式退出DRAM市場,到了2012年初,爾必達再也撐不下去,同樣宣佈破產。

同樣的手段,還被南韓再一次完美演繹在了液晶面板行業,最終南韓稱霸了LCD行業,領跑了OLED市場,三星也從一家做蔬菜水果貿易的小商會,變成了今天的全球科技巨頭。

當然,南韓每一次逆向投資都會造成鉅額虧損,靠的是政府和財團源源不斷的資金輸血,只有認識到這點,我們或許才能明白,為什麼京東方要在面板價格持續下滑時大幅擴產,為什麼長江儲存要在DRAM價格下跌時持續推進產線?為什麼中芯國際要在晶圓代工行業不景氣時持續加碼先進製程。

今天的虧損,是為了明天的替代。未來,或許會有更多中國企業,像TCL一樣通過逆週期投資殺入產業鏈上游,完成真正意義上的轉型升級。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儘量在新面孔上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