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的上升,而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也都認為人們的支出也在不斷的上漲,但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從90年代開始,國內就保持著年均9.9%的GDP增長率了,但中國居民消費率卻呈現了長期下降趨勢,並與國內的高速增長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尤其是在2000年之後,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在加速下降,年均降幅超過了2.5%,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同時,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家庭的儲蓄在全部儲蓄中佔據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經濟發展為什麼沒有拉動居民的消費,居民反而是緊捂著自己的“錢袋子”呢?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很多人會將這個問題歸結為人口老齡化問題,但其實國內還沒有完全進入老齡化社會。
因為隨著老齡化的深入發展,國內的整體消費水平也會也會上升,而儲蓄水平可能會下降,西方發達國家的老齡化就是這樣。也就是說,中國的老齡化社會還處於初級階段,老年人口整體的消費水平還比較低。而中國未來的消費也將由老年人數量和年齡結構決定,而社會也會非常關注養老等方面的問題。
但對於當今的老年人而言,主要都是憑藉家庭和子女養老,但老年消費的高點還沒有到來,而老年人的消費潛力一旦釋放的話,則意味著國內已經進入了重度老齡化階段。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中國老年人口整體消費比例比較低,這一點與西方發達國家是不一樣的,而根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國內人口消費高峰在15歲至40歲,而到了50歲之後,就出現了一路下降的趨勢,直至非常低的水平,也就是說,即使國內進入老齡化社會了,未來也不一定會出現居民消費上升的情況。那麼,中國未來的消費將由誰來買單呢?
根據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在2015年,中國城鄉老年人人均消費支出為14764元,其中,日常生活支出佔比比較高,達到了56%,而在醫療支出方面,僅佔了12%,其它支出包括文化活動、非經常性支出等等。不難發現,除了日常生活必需品支出,中國老人的其它消費均比較低,即使是醫療費用支出,佔比也是比較低的,所以老年人的總體消費意願並不是很強。
如此一來,未來國內的居民消費水平可能還會出現降低。還有業內人士表示,預計到2030年以後,中國將進入深度老齡社會,高齡老人的數量會不斷增加,但對於這些高齡老人而言,子女卻越來越少,所以將會從現在的基本生活休閒娛樂,轉為生活協助、臨終關懷、完全護理等剛需支出,服務的水平也會隨之提高,還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整體的消費水平也將會顯著上升。那麼, 大家認為未來中國的消費,將由誰來買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