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核心觀點:
現在不少的實體生意,招人難,留人難,為了讓大家少走彎路,我今天就來分享分享如何對於員工進行股權激勵,釋放員工的生產力。
我發現一個問題,從小學到大學,讀書那麼多年,就從來沒有哪門課、哪位老師具體講過做生意如何“分錢”這個話題。
現在不少的創業者並不是商二代出身,並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而懂股權的人,往往都是走了好幾次創業彎路的人,才多少有一些自己的見解,為了讓大家少走彎路,我今天就來分享分享如何對於員工進行股權激勵,釋放員工的生產力。
01
這個案例是腦細胞社群裡一位叫譚師傅的同學的親身經歷,他目前做得還不錯,在小城市裡做蛋糕烘焙,已經有好多店了,年產值達好幾千萬,非常的不錯。但是他剛開始的時候也經歷了不少的坑。
在2015年的時候,譚師傅只是一家賣蛋糕的夫妻店,那個時候生意很好做,每年幾百萬的流水,但是為了發展,就必須開第二家店,要開第二家店就必須要找團隊,這下可好,人多是多,但各種坑都來了。
他們找來的人拿著高薪,跟店裡的老店員一個都不和,整個團隊的氛圍被搞得雞飛狗跳,其實這也是很正常,很多時候外面的空降的高管都會和打天下的老人氣場不和,會有各種利益上的、文化上、做事風格上的各種不和。
譚師傅最後沒有辦法,只有把這位空降的高管給開除了,又重新組建班子,自己也擠時間給自己充電,學習各種管理知識,自己帶團隊,終於把兩家店帶上了正軌。
兩家店譚師傅還可以自己管,忙得過來,但是要開第三家店就不行了,而且第三家店還不在同一個城市,譚師傅只有僱人管第三家店了,所以譚師傅就想到了讓員工入股的方式。
有個管理老師說過:“千萬不要給員工乾股,一定要讓他們掏錢,給了錢和沒給錢的,責任心是完全不一樣的。”結果譚師傅把訊息放出去以後,一批看起來衷心耿耿的老員工都開始往後退縮,誰都不願意承擔風險,最後好說歹說,終於拉了兩個人掏錢入股了分店,但是其中一個人剛入股不久,就退了,所以有魄力,有能力,能創業的人是少數。
隨著第三家店的生意慢慢變好,譚師傅又開了第四家、第五家店,到第五家店的時候,願意掏錢入股的老員工就越來越多了,所以,生意好,有榜樣的力量以後,什麼事情都好辦了。
02
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因為只有入股機制,沒有退出機制,比如有持股老員工要離職,不可能讓他當一輩子的翹腳老闆,光分紅,不幹事呀,對團隊、對專案都不好,所以,這一次,譚師傅下定決心,做了一套完整的、系統的股權激勵方案出來,經過了幾年的執行、驗證,效果還不錯的,我在這裡具體分享給大家。
首先,分店的店長必須持有該店的10%的股份,沒有股份就不要當店長,而且必須花錢買,但是估值並不誇張,沒有算品牌價值等溢價,就只是轉讓費、房租、裝置、裝修等的硬投入支出金額的10%。
然後,店裡的骨幹員工,加起來持股要達到15%,不過這個可以暫時放在那裡,等發現了靠譜的好員工以後再把這個政策釋放給他們。
最後,公司總部的成員,比如運營經理、人力經理等等加起來一共要持有該店20%的股份,這樣對他們也有正向的激勵。而公司總部自己持有該分店的55%的股份。
退出機制也很重要,必須要有一定的退出機制,不然持股員工想走就走,會對公司造成很大的麻煩,所以譚師傅還有自己的退出機制的辦法: 未滿一年的,想要退出,只能退他投資的60%的股本金; 未滿兩年的,想要退出,只能退70%的股本金; 未滿三年的,想要退出,只能退80%的股金; 未滿4年的只能退90%的股金, 滿了4年,如果要退出,就可以拿回100%的股本金。
就這樣,大家都有了一個約束,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在獲得了權力的同時也得履行義務。
另外店鋪經營不善倒閉了,也是按照上面的規則去退款,比如未滿1年就倒閉的,那公司會退還他60%的投資額,其實譚師傅心還是挺好的,相當於公司幫員工股東部分兜底,相當於總公司多承擔一些資金上的風險,而他們承擔了時間上的風險。
譚師傅這個股改以後,經過了一兩年的執行,情況很不錯,每個店長都非常的積極,總部的管理層也很同心,勁往一處使,企業進入了一個良性的迴圈。
03
譚師傅的這個真實案例,對不少的創業者都是有借鑑意義的,有規矩才有方圓,才有未來,一家公司能否成功,頂層架構設計特別重要。另外我再來分享一個理髮店的案例。
這家理髮店是我很喜歡的一家理髮店,我常年都在那裡理髮,老闆對員工特別的嚴格,而且胸有成竹的不怕員工們走,每一位新的理髮師來,先交1萬元的類似“誠意金”這樣的錢,當然也可以不交,但是不交的話,如果理髮店開新店的時候,就沒有資格補齊剩下的錢,購買新店的分紅權。
注意,他說的是分紅權,並不是股權,他說股權他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為他參加過太多全國理髮行業的股東會了,大家都是股東,最後一些人說要往東走,一些人說要往西走,根本沒有辦法去執行總公司的戰略計劃,執行力嚴重打折。
所以他說,分紅大家可以多拿,但是股份絕對不給,錢可以大夥來分,但是“話”要聽總公司的安排,不能諸侯割據,各自為政,他也確實給了足夠多的錢出來,相當於是對之前先交的1萬元誠意金的補償,只需要總共花10%股份的投資,就可以拿到分店30%的分紅。另外,他也和譚師傅設定了類似的退出機制,如果第一年都沒滿就要退出,那隻能退一部分。
現在不少的實體生意,招人難,留人難,而且不少的低層次員工只關心今天,不在乎明天,你和他談夢想,他和你談工資,通過科學的股權繫結、激勵,對他們的生產力釋放、主觀能動性加強是有成功經驗可以學習的,有這方面困擾的創業者可以多看幾次本文,多多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