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權益市場一直在變化中,適應這種變化,才能在變化中實現長期投資。

大多都是說上證50、滬深300之類的主流指數,或者醫藥、白酒等千年不變的投資行業。

推薦的這些基金不值得長期投資嗎?值得,但並不是所有時機都值得。

1、首先需要強調的一點,我推薦買指數基金,不建議主動基金。題主已經說了自己是工薪階層,不涉及太大風險的產品,風險承受能力應該需要考量。

正如其他人所說,指數基金費用低,但並不是所有指數都能做到長生不死和長期上漲的,這裡對普通投資人的誤導性極高。

最近中證公司就一定取消了一些指數。

2、真誠一點,指數基金並不是所有都值得買、都有買的機會。

我個人在指數化投資中研究了很多年,資料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對靠譜的,人性的缺陷就是情緒化,無法真正做到理智、客觀的看待市場漲跌,所以投資指數基金,就需要從資料著手。

市盈率、市淨率和歷史估值資料,可以作為一種量化的評估指數高低投資的手段。

上文說了,沒有長期投資不變的標的,只有在變化中投資收益才豐厚。

比如2020年1月份,滬深300、上證50的指數估值已經不便宜,估值中樞上移,盈利空間就會縮小。

如果從估值角度來看,當下地產、銀行、基建、中證500、紅利策略都處於低估的狀態,可以買。

3、市場漲跌,指數投資的機會會變化,高低估轉換,在指數資料變化中資金從高估流入低估,不斷輪動,最終的收益可能會比較可觀。

【風險提示】

發表的所有資訊(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視訊、音訊、資料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展示,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再次提示,投資有風險,下手需謹慎。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300598)科技第二支10倍股,業績淨增3.81億,仍然還是最強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