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5、不同盈利模式,不同應對方式

投資中有一個經典的問題,手中持有低估品種連續上漲幾天後,已經有了10個點的利潤了,不再低估,但也談不上高估,此時是拋還是留?

這種情況下呢,我的處理有三種:1、賣出,2、持股不動,3、繼續買進——哈哈,好像是一句廢話,但下面的話就不是廢話了——

如果在此股上的盈利模式是“成長加倉”,就要判斷基本面是否發生了質變,如果是,加碼買進。這種思路,我在《如何把握公司業績與股價雙爆發的時間點?》一篇中已經說過了。

如果在此股上的盈利模式是“困境反轉”,就要看目前的股價對應前一個盈利週期的哪一個上升點,當時對應的盈利水平如何,當時的估值包括哪些跟現在差不多的預期?

如果你判斷基本面還需要半年以上才可以達到這個水平,說明確定性一般,就應該繼續當成“困境反轉”持股;如果判斷本季就已經達到,即已完成“困境反轉”,那就應該進入其他盈利模式,或者結束投資。

如果在此股上的盈利模式是“價值中樞”,那就是本文的內容了。

“價值中樞”是最經典也是最基本的價值投資方法,也是價值投資者首先應該掌握的模式,故將分為兩篇,上篇講基本原理及操作,下篇是操作失敗後的應對。

盈利模式系列前三篇

2/5、“價值中樞”的核心邏輯

價值投資的核心很簡單,就是賺企業業績增長的錢,比如說,假定一隻股票市盈率年初和年尾保持不變,它的eps增加了20%,那麼它的股價也會上漲20%。股票的“實際價值”如下圖,是一根向上傾斜20%的線,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如果你的投資預期收益是20%,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到一支業績增長20%估值合理的公司,不管股價如何波動,佛系持股,任由市場的力量最終把股價推升20%,坐收20%的利潤,這是巴菲特的核心方法,也是最經典的價值投資方法。

但問題在於,市盈率不變這個前提太理想了,實際上,就算是盈利最穩定的白馬股,PE也是不停變化的,變化的動力來源於市場風格波動的影響,比如去年的白馬股行情,業績增長率沒有變化,估值卻漲了一大波。

一般而言,在成熟市場,價值投資者應該無視這些市盈率的短期波動,去追求長期的業績增長帶來的回報,但A股卻不應該這樣,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A股的短期波動太過劇烈,市場先生會用極低的價格賣給你股票,又要用極高的價格買你手上的股票,就像有人要給你送錢一樣,你到底要不要呢?

事實上,巴菲特不但不會拒絕,反而在不斷尋找這種低價和高價交易的機會。

第二個原因,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研究結論是準確的,大部分市場公認的高成長公司,都是階段性的成長,我們的操作必須要增加“容錯率”,就一定要在估值偏高的區間,兌現一部分利潤。

第三個原因:市場的機會是一步步走出來的,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去擁抱“新機會”,所以必須要在舊有持股中兌現一部分合理的利潤,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我在《為什麼買到大牛股的人多,真正賺到錢的人少?》一文中講過這個理由,賺錢不能賭一兩隻股票是牛股,而必須讓自己整體持倉的“賠率與確定性”處於最佳狀態,要敢於放棄一部分持股利潤,哪怕以後再追高也是值得的。

所以,答案就是:

1、如果波動在一定幅度範圍內,我們就置之不理,安安穩穩地賺個業績增長的錢;

2、跑到範圍外,向上我們就先兌現一筆,以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向下就加倉,用高倉位提高收益,後兩個都是賺估值的錢;

退可守,賺業績的錢,進可攻,賺估值的錢,這就是“價值中樞”策略的核心邏輯。

具體的操作分三步。

3/5、“價值中樞”三個步驟

第一步,在季報或預告發布後,確定一家公司目前合理價值區間,中間值為價值中樞,以光環新網為例

(定股價合理區間即為估值方法,我在估值系列的幾篇有詳細介紹)

第二步,根據業績預測增長率,劃一個向上的斜線

第三步,在這個斜線向上向下一定的空間,股價在此範圍內波動,就佛系持股,超過上限或低於下限,就分批賣出和買入。

說到這兒,大家一定有很多問題,別急,我們一個一個來。

第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機構的預測是準確的呢?

沒錯,機構的預測通常跟實際業績還是有差距的,所以特別提醒,“價值中樞”的方法僅僅適合於增長率比較穩定,而且穩定在25%以內的常態增長範圍內的白馬股。

比如上圖選擇了光環新網示意,因為光環新網核心的一線城市及周邊的IDC業務是需要行政審批的限制性資源,類似商業地產,可獲得穩定增長“地租”;而且機構很容易要跟據上架率測算業績增長。業績穩定後,一是容易有長線資金,減少波動性,另外估值變化空間也不大,所以被我拿來做示意 。

那種業績暴增50%以上的階段性成長股、行業趨勢股或困境反轉公司,不能用這個方法,切記切記!

機構預測的準確度與業務的複雜性有關,所以還可以翻看一家公司往年機構的預測值與實際業績的偏離度。

此外,我們只能在區間做分批兌現或買入的操作,也是應對預測的模糊性。

區間以下買,區間以上賣,區間內持有,但買多少,賣多少,節奏如何,取決於你的投資風格、持股分散度、倉位要求,等等。我一般會在接近上限附近先減一部分倉位,突破了上限後,繼續再減(任何買賣之前都要確定基本面的變化,這個下篇再說)。

這個方法看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可以戰勝90%的散戶投資者,因為A股波動大的根源是散戶的追漲殺跌,而“價值中樞”就是專門收割這些韭菜的剪刀手。

道理說清楚,第二個問題就來了,到底這個區間定多少呢?這才是“價值中樞”方法的核心。

4/5、價值區間的幅度

價值區間的幅度取決於兩點,第一是預期業績增長率。

這一點最好理解了,假定PE不變,你目標是持有一年賺業績增長的錢,可運氣好,一個星期就實現了,至少你可以先賣掉一點吧?

有人可能說了,萬一賣掉之後,一直漲再也回不來呢?這是個好問題,我們留到下篇再解決。

第二點,價值區間的幅度和方向還取決於該股增長的確定性。

預期增長率都是研究機構根據業務邏輯和過去業績推算出來的,取決於很多假設條件的實現(見《新手的致命虧損,總是在“不確定”的機會上盲目重倉》),尤其是那些高增長預期的,往往確定性不高,就要給預期增長率打個折扣。

根據確定性調整區間的具體方法是,高確定性品種的持有區間上限上移,即上漲時儘量持有;低確定性品種的持有區間下限下移,即儘量下跌到有較高安全邊際的位置再增持。

​任何投資體系,其基本理念之間應該能自洽,價值區間的確定方法跟價值投資的很多理念是不謀而合的:

第一、大白馬宜持股不動,彈性標的要及時兌現利潤。

高增長、高確定性的品種向上區間範圍大,在實際操作中,只有市場極端上漲情況下才會兌現,最終的實際效果就是一些大白馬不管漲跌持股不動,並不是我們不能賣,而是持股中樞向上區間非常之寬。

比如我在持有的立訊精密,在2019年下半年雖然漲得猛,卻幾乎沒有賣,正是確定性和增長雙高,導致我設立的區間中樞向上高達50%。

相反,那些增長幅度一般,或者確定性不高的品種,向上區間可能就是20%,很容易出現買賣機會,這也正是低確定性品種漲到一定位置,很容易遇到像我這種操作手法的拋壓,從而漲勢沒有持續性的原因。

第二、確定性決定倉位上限

高確定性的白馬股,持股中樞的向下區間較窄,容易出現下跌增倉的機會,向上區間較寬,不容易出現兌現利潤的機會,所以執行時間越長,倉位越高,直到達到我的操作體系規定的單個持股最高上限。

低確定性的彈性標的,持股中樞的向下區間較寬,不容易出現下跌增倉的機會,向上區間較窄,容易出現兌現利潤的機會,所以執行時間越長,倉位越輕。

所以,“價值中樞”的盈利模式,本質上跟“確定性決定倉位上限”的理念是一致的。

第三、買入要看安全邊際,持股要看確定性

因為價值區間是不斷上移的,高確定性的白馬股超過價值區間就算沒賣,過一段時間,又會落入價值區間內,所以賣出的風險比持有大;

低確定性的彈性品種,價值區間不一定能持續上行,所以,有時表面看跌破持有區間,過一段時間看,反而是高估的,所以買入一定要非常有安全邊際​。

5/5、為什麼長期持股的風險巨大?

我知道,在很多“正統”的價值投資者眼裡,老巴那種深度研究並耐心持股才是價值投資,像“價值中樞”這種高拋低吸的方法就是邪路。

實際上,長期持股不動的風險在A股非常之大。

柯林斯在《基業常青》中分析了18家優秀企業是如何走向成功的,但十幾年後,他著手寫《再造卓越》時,發現《基業常青》中那18家公司有11家已經黯然失色了。

從本質上講,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一個黑匣子,因為你既不是公司的管理層,也不是公司的員工,根本無從得知公司到底發生了什麼,你只是憑著對行業趨勢的判斷,對企業家基本道德觀和管理能力的信心,對基本商業邏輯的判斷,去支援你的投資。

但天下沒有什麼理所當然會讓你賺錢的事情,公司的經營都是有周期的,人性也是複雜的,從盛到衰的邏輯,代理人的道德風險,誰也無法避免。

洪洞縣裡無好人,壞制度可以把人變成鬼,A股當然有可以長期持有的公司,但再深度的研究也不能保證你手裡的那一個就是。

從人性的角度思考,如果我們長期持有一家公司的數量沒有任何變化,那我們從內心深處很可能會接受自己是一個股東,從而出現屁股指揮腦袋的情況,失去了洞察事情發生變化的敏銳性。

而從以往的操作實踐看,我發現在加倉和減倉的那一段時間,投資者會自然加強對這家公司的研究,特別是當你的倉位開始減少的時候,你會用更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公司。

當然,在使用“價值中樞”模式時,還是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

第一、突破價值區間,你一路賣,股價一路向上不回頭,怎麼辦?

如果上面的問題,你只是損失了機會成本,並沒有實際損失,那麼下面的問題就要命了——

第二、如果向下突破價值區間後,你一路買,股價一路跌,怎麼辦?

這個問題幾乎是所有價值投資者都有可能遇上的“夢魘”。

這兩個關鍵問題,我將在“價值中樞”模式的下篇為大家解答。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科大智慧把劉強東坑了:投資6.18億,一年半縮水2.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