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特約作者 資深投資人

隨著投資者的成熟,大量的普通投資人自己不再親自下場炒股了,開始買入基金,間接的參與資本市場,這無疑是個巨大的進步!這也是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的標誌。

但是投資者在買基金方面,暴露出與炒股票同樣的行為特徵,追熱門基金,追明星基金經理。

1月17日,2019年勇奪頭名的廣發基金基金經理劉格崧發行廣發科技先鋒混合基金,限額80個億,當天認購的資金就超過800億,又是一隻“日光基”。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整個基金市場是比較火爆的,尤其是去年表現優異的基金迎來大量的申購資金,規模迅速擴大,去年表現優異的基金經理也順應市場的需求,發行了一些新的產品,無一不遭到瘋搶。

年年如此,大家基本上都是追捧去年的優秀基金經理,只是今年由於市場比較熱,這種情況更加突出。

那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這種投資方法的問題之處!

拿劉格崧的三隻基金來舉例,去年表現優異的基金有三隻,廣發雙擘升級,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廣發創新升級由於成立時間太短,只有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沒有代表性。

我們來看成立時間最早的廣發創新升級混合,根據其2018年年報,份額是14.9億,2018年的虧損幅度是31.25%,最後一張圖是它跟業績基準對比的柱狀圖,可以說是嚴重跑輸了當年的業績基準。

再來看另一隻廣發多元新興,成立於2017年4月,2018年報顯示年底規模是1.38億,當年虧損幅度是30.61%,和前面的廣發創新差不多,基金成立以來到2018年年底,基金的業績是一直跑輸業績基準的。

2018年,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是-14.76%,從這個指標來看,劉格崧管理的基金2018年的表現是比較差的,這個時候如果他發行新基金,估計是無人問津的,但是事後來看,這個時候不正是配置他的基金的絕佳時間點嗎?如果在2018年配置他的基金,2019年輕鬆翻倍,豈不爽哉。

那那些表現好的基金,第二年表現如何呢,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2017年的冠軍基金,易方達消費行業上漲64.97%,2018年下跌了23.47%,2017年的表現優異的國泰金鑫上漲47.09%,到了2018年,獲得了倒數第一的業績,虧損47.95%。

公募還好,基本沒有爆倉清盤的風險,那些冠軍的私募就慘多了,第一年是冠軍,第二年被清盤已經不是個案了。

綜合上述,我才出來大聲地疾呼:賣出優秀的,買入落後的!而不是像現在市場上廣大基民的選擇那樣,誰火追誰,這樣的結果往往是不好的,“吃肉的時候你不在,被打的時候你去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其實原因並不複雜。

首先,這些短期冒頭的基金,往往風格是很突出的,倉位和股票的選擇不會是中規中矩的,他們有種劍走偏鋒的感覺,因此這種基金長期如果風格不變的話,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是跑不過大盤和業績基準的,但是一旦某段時間市場的風格和他的持倉比較吻合,就會大賺一筆,它是屬於那種“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品種。

但是這個市場風格不會持續非常長的時間,一旦風頭過了,就要等待漫長的回撥整理。我們從劉格崧的持倉就能看出來,他的風格還是很明顯的,同時,風格也比較穩定,因此在19年的科技成長行情裡,吃到了一塊大肉。

第二,這些風格的基金,爆發業績的時候,規模不能太大,那個時候,他可以靈活配置,可配置的標的也較多,進出也自如,但是一旦規模上來,可以選擇配置的範圍就沒有那麼多了。規模是收益率的敵人,因此它的收益率一定會下來。

劉格崧2018年的兩隻基金一隻14個億,一隻才1.38個億,到了2019年年底他管理的基金規模已將達到200個億,隨著申購和認購的持續火爆,他的管理規模還會再創新高,這麼大非寬基指數基金的規模,管理的難度可想而知,會不會再一次落入基金“冠軍魔咒”,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第三,從大的方面來講,基金經理的長期業績會有個均值迴歸的過程,大家各領風騷一兩年,長期大家還是差別不大的,如果某段時間,基金的業績表現特別優異,從大的概率上來講,未來他的收益一定會有個下降的過程,最後總體停留在均值附近。

通過這些論述,我給普通基金投資者的建議是:多關注風格比較穩定,但是前兩年表現比較靠後的基金。實在不行,那就建一個組合,這個組合一定會跑贏,過去一兩年大幅跑贏市場基金產品的組合。

再懶一點,那就定投寬基的指數型基金,獲得市場的平均收益也不錯。

切記切記的是,對熱門的基金產品和基金管理人,務必保持理性和剋制。

記住“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早時不計算,過後一場空。”

本文僅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的投資建議!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真正的大行情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