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5年股災“捉妖記”終於大結局?

入市較早的老股民,一定對2015年股市的大起大落記憶猶新。

當年5月22日,兩市成交額逼近兩萬億,重新整理全球股市單日成交記錄;6月,上證指數曾達到5178.19點……就在眾人沉浸在“每日天上撒錢,人人都是股神”的美妙時光中時,股指突然直線下降,8月26日,股指跌到2850.71點;到年底A股市值蒸發25萬億。

一時之間輿論四起,捉拿罪魁禍首進行中。經調查,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司度公司”)走入人們視線。時隔5年左右,司度公司終於等來最終結果,併為此付出近7億元。不過那些年因此而被改寫的命運、造成的損失卻難挽回。

1

6.85億和解金來襲

近日,中國證監會公告稱,司度公司、富安達基金、中信期貨、千石資本、國信期貨及其相關工作人員,就其涉嫌的違法行為向證監會申請行政和解。2019年12月31日,證監會與其達成行政和解,司度公司、富安達基金、中信期貨、千石資本、國信期貨及其關工作人員交納的和解金分別為6.7億元、180萬元、1000萬元、235萬元、100萬元,五家合計交納6.85億元。

和解金額如此之大,涉嫌什麼違法行為?

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司度公司委託資產管理機構設立多個資產管理計劃,並控制、使用資產管理計劃開立的賬戶進行交易,這些行為涉嫌違反賬戶管理使用的相關規定。

富安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富安達基金”)、中信期貨有限公司(簡稱“中信期貨”)、北京千石創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千石資本”)、國信期貨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信期貨”)便是司度公司委託的資管機構。這四家機構為司度公司設立資管賬戶,供其控制使用的行為涉嫌違反資產管理業務有關規定。

“行政和解”這個詞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點陌生,此次的司度案是第二例與證監會達成行政和解的案例。

證監會於2015年釋出並施行了行政和解制度,是為了適應資本市場快速發展需要,切實化解有限行政資源與行政效率之間矛盾,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制度安排。需滿足以下條件才適用該制度:

一是已經立案並經過調查程式,但案件事實或法律關係不明確的;

二是有利於減少爭議,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和秩序;三是行政和解人願意主動進行補償;四是不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不損害其他主體權益。

此外,相關檔案對行政和解金的管理和使用也做了規定。

行政和解制度施行以來效果顯著,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仍有可改進空間。

2

驚心2015

此次與證監會達成行政和解的司度案,還要從2015年讓人記憶猶新的股市波動說起。

2015年5月22日,兩市成交額逼近兩萬億,重新整理全球股市單日成交記錄;6月,上證指數曾達到5178.19點……那段時間,人人都覺得自己是股神,然而就在眾人沉浸在“每日天上撒錢,人人都是股神”的美妙時光中時,股指突然直線下降,8月26日,股指跌到2850.71點;到年底A股市值蒸發25萬億。

據《每日商報》報道,自2015年滬指創下最高點之後的一年裡,僅4%的股民實現了盈利,超過95%的虧損,人均虧損13.69萬元,人均收益率-42.9%。

2015年6月,成了國內股市由牛轉熊的轉折點。如此走勢的原因是什麼,在無數人心裡畫了個問號。

在隨後的調查中,監管層對存在重大異常交易行為的證券賬戶採取限制交易措施,司度公司赫然在列。

還有媒體發現,司度公司為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的Citadel在中國成立的貿易子公司,通過國內券商開通了融資融券業務。據新華網報道,2015年1月~7月,司度公司通過相關賬戶累計成交額超1600億元,涉嫌惡意做空股票和債券市場。

而與司度公司有著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同樣成了調查物件。

3

幾大券商被捲入,案情幾番反轉

事實上,當年捲入此案的金融機構不僅是上述四家,還有中信證券(600030.SH)、海通證券(600837.SH)、國信證券(002736.SZ)等券商,不少人的命運也因此被改寫。而在幾家券商中,受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龍頭中信證券,從“救市排頭兵”到被質疑是司度案“從犯”,讓中信證券遭遇了成立以來的最大危機。好在幾經波折後,中信證券得以洗清。

2015年11月,為司度公司提供融資融券服務的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其中,中信證券還被爆出旗下關聯企業曾出資百萬美元入股司度,而更具爭議的是,中信證券是當時的“救市先鋒”,身兼兩個身份一把將中信證券推向風口浪尖。

2017年5月,歷時超兩年的調查,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三家均被沒一罰五,分別被罰沒3.7億、1.25億、0.03億元。如此重的處罰,業內罕見。

據當時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顯示,中信證券因違規向司度公司提供融資融券服務,證監會擬決定沒收其違法所得人民幣0.62億元,並處人民幣3.08億元罰款。

與中信證券相似,國信證券同樣因為違規為司度公司提供融資融券服務,被證監會擬決定沒收違法所得0.21億元,並處1.04億元罰款。

海通證券的罰款金額雖較低但被認定違規的過程則相對複雜。

2015年,司度公司作為委託人、海通證券作為託管人、富安達基金作為管理人成立了“富安達——信拓城一號資管計劃”,而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富安達基金卻成了名義上的管理人,司度公司越過富安達基金直接接入海通證券的裝置;此外,海通證券、富安達基金為“富安達——信拓城一號”開立信用賬戶出具了不實說明。證監會擬決定,沒收海通證券違法所得50.97萬元,並處罰款254.83萬元。

不過,三家隨即提起申訴,認為自己上述違規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期間適用的相關管理辦法規定,證監會可採取責令改正、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監管措施,但不應該上升到行政處罰。

2018年3月,三家齊發公告稱,收到結案通知書,證監會認為公司的涉案違法事實不成立,決定該案結案。

4

影響重大,久難消散

雖然洗去了“司度幫凶”標籤,但對三家券商的影響卻難以徹底消除。

在2016年的券商分類評級中,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的評級均由AA級被下調至BBB。除此之外,還有多家券商(尤其是大券商)因融資融券業務吃罰單。這也直接導致2016年的券商分類評級出現了多家龍頭券商低評級或評級被下調的現象。

此外,在2015年那場案子中,還有多人被帶走協助調查。

2015年,無論於股民或是於金融從業人員而言,註定要被寫入史冊。當年還發生了不少讓人記憶猶新的事,股市牛熊交替、網際網路金融崛起、暴風創業板神話、“私募一哥”徐翔被捕……看似無關,卻又千絲萬縷。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技術調整後迎來低吸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