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經濟在觸底的過程中,加速“出清”。不少昔日的“獨角獸”網際網路企業倒下,知名創業者淪為“老賴”,甚至被列為失信人員,攤上官司,結局甚是難堪。
藉著辭舊迎新之際,藉機盤點一下過去的2019年,那些倒下的網際網路巨頭和知名創業者們,從他們的故事裡,希望我們都能有所感悟和收穫。
共享單車ofo和摩拜的樓,塌了2019年,曾經被資本瘋狂追捧的“獨角獸”,似乎正在變成燙手的“毒角獸”,高估值的同時,並沒有帶來高業績,與之伴隨的確實一些列經營問題和資源浪費,最終不得不走上清算的結局。
這其中,紅極一時的共享單車就是其中的典型。
成立之初,共享單車打著新經濟的旗號,在資本的助推下,快速擴張。其中的獨角獸摩拜和ofo更是打破了新設立公司融資速度的記錄,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估值就突破百億元;2年內是完成了7輪融資,身後的投資人更是多達20多家,包括經緯創投、淡馬錫等這種國際知名VC。
但表面上的風光,無法改變共享單車在經營模式上的困境。無法找到穩定的盈利模式、無限度增加新車的投放造成資源浪費、高昂的運維成本、推廣費和紅包支出等,讓一味的燒錢模式難以為繼。
最終,兩大巨頭紛紛倒下。
摩拜被收購,ofo的退押金風波愈演愈烈。風光過後,只留下一地的廢銅爛鐵。
據報道,目前已有超過1600萬使用者在等待退押金,而ofo每日的退款人數僅為3000人左右,這樣算下去,要全部退完押金,至少需要12年。
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樓塌了。
—— 圖片來網路
樂視網退市,賈躍亭破產2019年4月,樂視網披露2018年年報,淨資產指標為負。按照創業板相關規定,2019年5月份,樂視網被深交所作出暫停上市的決定。
而就在1月20日,樂視網釋出了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虧損112.8億元左右。上年同期虧損41億元,虧損擴大175%。
按照深交所規則,樂視網或將在年報正式公告後被強制退市。
樂視網從2004年成立,到2020年被暫停退市,走了近16年的路,如日中天的時候,市值高達1700多億,至今,跌落神壇。
樂視網以視訊起家,但之後業務範圍涉及體育、影視劇、手機、電視、OTT盒子、汽車等眾多領域。從誕生到上市,整個過程都充滿了欺騙的手段,包括IPO財務造假、上市之後的財務造假、牛市套現等。
去年10月11日,賈躍亭擬申請個人破產重組,將全部資產以信託方式轉給債權人;併成立了由債券人委員會和信託受託人控制和管理的債權人信託,希望把確定的個人債務,轉移為不確定的風險投資。當然,債權人不傻,只有23%的債權人同意賈躍亭的破產重組方案。
至此,賈躍亭撤回了自己的的破產方案,投票期也延後。
盛極一時的樂視帝國,終以公司退市,創始人破產收場。
—— 圖片來網路
王思聰和他的熊貓視訊在2019年倒下的企業中,有一個國民網紅,那就是王思聰和他的熊貓視訊。
2019年11月6日,王思聰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
11月9日,王思聰被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釋出限制消費令,短短几天的時間,昔日的“國民老公”,轉眼變成了“國民老賴”;
12月26日,普思資本釋出宣告,熊貓互娛近20億元鉅額投資損失,全部由普思資本和王思聰自己承擔。”
熊貓直播始於2015年,上線公測時,王思聰通過個人的影響力,請來了各路明星幫其宣傳助陣。一時間,熊貓迅速被業內業外知曉。
在聲勢浩大的宣傳鋪墊之後,熊貓開始了挖高流量主播的道路,以高價挖來知名大主播、並簽約南韓高人氣明星。
高流量的核心主播,加上“國民老公”王思聰的個人IP,構成了熊貓最大的流量優勢。使其成立不足一年,在2016年的“千播大戰”中脫穎而出,成為直播行業老三,僅次於鬥魚和虎牙。
2016年下半年,熊貓開始轉型,從電子遊戲競技平臺轉到泛娛樂化平臺。尤其熊貓在2017年5月獲得B輪融資後,更是加大了娛樂、綜藝、戶外、體育等泛娛樂直播內容的播放力度。
但業務的擴張並沒有帶來穩定的營收,熊貓2016年虧了5億,2017年虧了8億。截至目前,熊貓已經虧損近20億元,並最終宣佈破產。
回頭看,熊貓的最終失敗,在於終究沒有找到穩定的盈利模式,畢竟直播行業是個燒錢的行業,前期能靠不斷的外部融資,但一旦投資者不看好,融資切斷的情況下,熊貓就陷入了長期的資金困難。
最終,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熊貓直播,倒在了2019年的寒冬。
—— 圖片來網路
當然,除了以上的公司,2019年,羅永浩和他的錘子手機的夢想也已破滅;還有暴風集團、樂蜂網、尚品網、麥子金服等,曾經風光無限,走在風口上的公司,紛紛倒下。
創業,不僅僅是在已有賽道上的創新,更主要的是要通過業務沉澱,找到穩定盈利模式,而不是一味的通過製造賣點、噱頭,通過補貼來獲取使用者,擁有自己的業務護城河才是關鍵。
這些昔日網際網路獨角獸的倒下,對於風險投資者和投資理財的我們,其實也有一定的啟示。
對於風險投資者來說,看一個企業是否值得投資,不僅僅是企業所在的行業和賽道,也不僅僅看企業的發展速度,更主要的是該企業是否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和穩定的現金流,而不要一味的追求所謂的“風口”:
首先,要看企業產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的核心價值;其次,對於網際網路企業,還要看企業產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的流量價值;第三,關注企業產品或者提供的服務所能帶動的輻射價值;最後,也是最終的一點,要關注企業的商業模式。投資一個企業,在期待獲得相應收益的同時,也承擔了這個企業發展的風險,尤其對於初創公司,雖然這些企業的創始人都是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士,但是可能在公司管理上缺乏經驗,或者不諳商業之道;另外一種新技術、新產品能否在短期內落地併為市場所接受,這也是不確定的。
所以,風險投資者在投資企業的同時,是承擔著巨大風險的。前面這3家網際網路獨角獸的投資者,就面臨著投資的失敗和資金的損失。
這個投資邏輯,同樣適用於在二級市場投資理財的我們:
我們在投資某企業股票的時候,可以參考一級市場的風險投資經理選擇投資標的的方法論,以風險投資的視角和眼光看待企業,一方面,在充分盡調的基礎上,找到適合的投資標的;但同時也要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正確看待投資的成功與失敗;充分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型別,找到與自己匹配的風險等級產品。
最後,創業不易,且行且珍惜;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