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所謂大宗商品定價權,就是由誰來確定大宗商品進出口貿易的交易價格。
目前全球大宗商品的定價權,主要掌握嘉能可等五巨頭及四大糧商的手中。
那麼,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淬鍊,中國大宗商品交易商戰力究竟如何?概而言之如下:
在能源產品領域,中國除了煤炭儲量豐富,石油和天然氣並不佔優勢,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中化集團等“國家隊” 積極在海外獲取油氣資源產區開採權,堪堪與西方巨頭一戰。
在農牧產品領域,中國為保障糧食安全,高度強調自給自足,除了大豆需要大規模的進口之外,其他都能做到自產化。
這次中美貿易戰,農產品中雙方攻防的核心就是大豆。中國作為全球大豆超級買家,儘管有中糧集團這樣的“國家隊”,卻受制於人。
2001年至2004年,中國兩次遭遇“大豆風波”。第一次是在2001年下半年至2002年初。由於之前利潤可觀,中國企業大批進入大豆市場。同時,美國、南美大豆豐收。美國基金以瘟疫為由頭大肆炒作,外盤大豆期貨價格順勢下滑。很多中國企業因無法避險而破產。
第二次是2004年。美國農業部發布了該年度美國大豆減產的報告,助推大豆價格猛漲,中國企業不得不在高價位簽訂大量進口合同。可一個月後,美國農業部“糾正”了原先觀點,國際金融炒家旋即狂拋大豆,大豆價格暴跌。此次風波導致中國70%壓榨企業停產,保守估計損失40億元。
此後,中國再也沒奪回大豆的定價權。
而在金屬礦產等基礎原料領域,中國不像其他領域那樣存在絕對控制力,簡直是重災區,尤以鐵礦石為甚。
中國鐵礦石定價權之戰的對手世界“三大礦山”,分別為淡水河谷(巴西)、力拓(澳洲)和必和比拓(澳洲)。其中,力拓和必和必拓的前身就是著名的“東印度公司”。
自從1981年形成鐵礦石談判機制以來,每年價格基本沒有大波動。200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三大礦山”開始盤算如何讓中國接受更高的價格。
其中有一個人不能不提,他就是胡士泰,北大研究生畢業後,赴澳留學,加入力拓,擔任駐上海首席代表。
胡士泰的能力非常強,跟幾大鋼廠的人非常熟悉,還常常帶銷售團隊深入到三四線城市的小鋼廠,去挖掘原料庫存的週轉天數、進口礦的平均成本、噸鋼單位毛利、生鐵的單位消耗等各種“機密資訊”。
他還腐化與誘惑中國主要鋼鐵廠的中高層管理者,首鋼高管譚以新就是其“金元戰略”的獵物。而從協會、政府挖來的人打聽這些訊息就更容易。
2004年至2007年,鐵礦石長協價分別上漲了18.6%、71.5%、19%和9.5%。同期中國鋼鐵產量也連續增長24.51%、30.94%、23.84%和15.17%。2008年之後,原談判規則被兩拓破壞,兩拓經常能“要挾”獲得比淡水河谷更高的漲幅。
2009年7月,上海市國安局對外證實:澳洲力拓集團上海辦事處的4名員工因涉嫌竊取中國國家機密被拘捕。其中,胡士泰為澳洲籍中國裔男子,另外3人均持中國護照。
另外,負責組織鐵礦石談判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也有多人接受了有關部門的“審查”。
後來網上盛傳,胡士泰讓中國損失了7000億人民幣。不過,這個值得商榷。
大宗商品貿易談判波譎雲詭,胡士泰這類“內鬼”不是個案,但中國沒有大宗商品定價權,歸根結底還是缺乏對供應鏈的控制權。
9
在可見的將來,中國有沒有出現類似於嘉能可的公司,除了在上游能夠控制大宗金屬礦產,還能在下游為國內的貿易商和製造業企業提供專業的供應鏈管理服務?
當然有的。
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五礦”)即是其中佼佼者。以“冶金建設國家隊”為己任,曾長期發揮著中國金屬礦產品進出口主渠道的作用。
中國五礦歷經兩年運作,發起收購澳洲OZ礦業——澳洲大型礦業集團之一,由Oxiana公司(主要資產為銅、鉛、鋅和黃金)和Zinifex公司合併組建而成曾是澳洲第三大礦業公司、全球第二大鋅生產商。
中國政府在2009年6月通過了該專案的審批,創下了中國海外併購審批史上耗時最短的紀錄。這一併購,因此被《亞洲金融》雜誌讚譽為全球最佳併購。
中國“國家隊”還敢於向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頭“亮劍”。
2015年12月,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國際有限公司(下稱“中糧國際”)以7.5億美元收購來寶集團所持有的中糧來寶農業49%的股權。此項交易完成後,中糧國際持有中糧來寶農業100%的股權,中糧來寶農業更名為中糧農業。
儘管全球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處於低迷期,中糧來寶農業作為中糧集團的海外平臺,會將其上游糧源掌控和交易資產直接對接中糧旗下企業的下游加工及分銷網路,形成上下游一體化格局,有利於中糧集團全球產業鏈佈局的進一步優化。
進入2018年,“國家隊”更是氣勢如虹。以紫金礦業為代表的國內礦企不斷加快海外擴張步伐,甚至是半個月內進行兩起鉅額併購。
2018年9月6日,紫金礦業公告稱,擬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收購加拿大Nevsun全部股份,交易金額約合95.30億元人民幣(13.9億美元)。
Nevsun成立於1965年,旗下擁有非洲厄利垂亞在產礦山Bisha銅鋅礦專案60%權益,以及塞爾維亞Timok銅金礦專案,合計在塞爾維亞、厄利垂亞、馬其頓擁有27個探礦權。其中Timok銅金礦尚未開發,Bisha銅鋅礦為在產礦山。
2018年9月21日,中國黃金與印度Sunny公司簽署購買俄羅斯克魯奇公司70%股權的相關協議,首次實現了中國國有企業對俄羅斯戰略級資源的控股。
未來,海外金礦將成中國黃金產業重要組成部分。
除去“國家隊”以外,一些民營大宗商品企業開始走上前臺,代表中國迎戰。
2019年《財富》世界五百強榜單公佈,中國總共有129家公司入選,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家)。22家民營企業貢獻多多,分別涉及房地產、保險,ICT、家電、石化,汽車和大宗商品交易等10個行業。
其中,雪松控股勢頭非常迅猛。2018年第一次上榜,排名到第361位,到2019年排名上升到第301位。
雪松控股被稱為“中國嘉能可”,目標是打造全球領先的大宗商品產業集團,已實現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化工、能源等大宗商品品種的全覆蓋,為全球近萬家企業提供供應鏈綜合服務,業務節點已經遍佈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等地。
2019年在梵蒂岡舉行的第三屆世界礦業領袖對話會,雪松控股作為首家中國企業受邀參會。
“國家隊”加民營方陣,彼此配合,補足短板,才有可能在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與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巨頭扳手腕。
一般來說,新興國家爭取定價權要經過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爭取對稱定價,如同中國稀土保衛戰和鐵礦石爭奪戰,透過限制無序競爭,規範市場,提高賣方的競爭力。第二階段才是爭奪定價權的階段。關鍵在於建立起足夠大的市場,同時減少政府的行政干預。
這個階段已然到來。
10
2020年剛開端,伊朗與美國就劍拔弩張。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講話時說,美國已達到了能源自給自足,不再需要中東的石油。但事實上,美國的煉油廠仍然使用該地區生產的石油。
得益於頁岩油產量的激增,美國2019年將波斯灣的石油出口量降至30年來的最低水平。不過,中東原油仍佔美國進口10%以上。
與波斯灣供應的石油相比,頁岩油更輕,含硫量更低,對大多數美國煉油廠來說,並不是理想的選擇。
由於已經對伊朗實施制裁,因此美國的重油買家仍然依賴中東——尤其是沙特。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大宗商品策略全球主管赫麗瑪·克羅夫特表示:“美中國產品改變了遊戲規則。我們不應該忽視這一點。但是,如果我們在中東地區遭遇大規模、長時間的斷供,卻不會遭遇重大經濟影響的想法,是不準確的。”
全球新保守主義勢力抬頭,但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改。
全球化宛如一張網,把個人、企業和國家都羅織其中,強如美國總統,都難以掙脫。
馬克裡奇逃離美國後,與合夥人格林繼續操縱著世界最大的金屬貿易,包括中國的鎢,大部分交易通過喬治·布什的弟弟普雷斯科特執行。為了鎢貿易,裡奇在支付“佣金”或賄賂給克林頓競選總統的同時,也大手筆地捐款給希拉里競選紐約參議員。
2001年1月20日,克林頓在其任內的最後一天宣佈赦免裡奇。3年後,裡奇去世,終年78歲。
他的官方傳記的結尾非常簡單:“馬克·裡奇是一位出色的滑雪者以及藝術贊助人。”
但現實的複雜程度卻遠甚於此。
當2006年托馬斯·弗裡德曼出版《世界是平的》後,公眾把目光重新聚集在2000年到2004年這段時間:中國和許多發展中國家成為世界商品和服務產品供給鏈上的一員……世界變得如此之小、如此之快,人類的政治與經濟體系要想法調整到與之相適應的穩定結構。
2007年,第一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這是達沃斯論壇第一次在瑞士以外的國家舉辦。
一年後,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對大宗商品行業造成重創,雪松控股逆勢入場,伺機填補大批企業倒閉後的市場空白。
這才有了後續故事。
時光荏苒,達沃斯論壇已走過半世紀了。
為了表彰施瓦布對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幫助和支援,2018年他和另外9個國際友人獲頒”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2020年1月21~24日,第50屆達沃斯論壇年會在瑞士舉行,超百位中國代表赴會。
由廣州市政府指導、雪松控股主辦的“廣州之夜”在首日上演,雪松控股正式簽約收購斯坦科全球控股有限公司(Stemcor)100%股權。
“廣州之夜”美輪美奐
創立於1951年的斯坦科總部位於英國,曾是全球前三的鋼鐵和原料貿易公司。在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增多,全球“斷鏈”風險明顯上升的當下,雪松控股此次併購,也是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去”,在大宗商品領域爭取更多話語權的一個縮影。
百年之後,迴歸國運沉浮和大宗商品之爭,不得不感嘆丘吉爾回憶作出石油全面替代燃煤的決斷時說的話:“冒險的獎賞就是優勢本身,領先對手一年就可能使局勢改觀,那麼前進吧!”
全文完
-
1 #
-
2 #
稀土的定價權應該是中國吧。
-
3 #
吃人飯不幹人事的人太多,再美好的事也只有想想而己。
中國要人口負增長,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