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致力於金融國際化的官方權威機構“香港金融發展局”,釋出了《央行數字貨幣發展近況》報告,其中指出:
——全球已經有80%的央行,對央行數字化貨幣的應用開始了探討和研究;
——中國內地央行數字化貨幣開始研究的時間較早,目前已經進入了試點階段,應用水平位於世界前列;
——世界各國央行對於數字化貨幣技術路線的選擇均取決於數字化貨幣的定位,以跨境支付為主要應用場景的數字化貨幣傾向於使用批發型路線,選擇這種技術型別的國家較多,如新加坡、加拿大等;以零售支付為應用場景的數字化貨幣則傾向於使用零售型路線,這種方案以中國內地為代表。
這份報告,不僅梳理了內地的央行數字化貨幣和香港央行數字化貨幣的發展情況,還對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央行數字化貨幣的發展階段做出了分析。
香港地區:與泰國共建Inthanon-LionRock專案,在研究方面成果顯著2017年,香港正式投入了央行數字化貨幣的研發工作,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牽頭,聯合3家港幣發鈔銀行、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和企業區塊鏈技術公司,共同啟動了LionRock專案的概念驗證研究工作。
在專案程序中,香港金融管理局評估了央行數字化貨幣和債券的發行在技術實施層面上的可行性,並分析了其在潛在應用上的優勢和挑戰。
LionRock專案主要運用了分散式分類賬技術,即在大型的網路結構中,記錄資料不是由中心化的節點向其他的節點傳遞,而是每一個節點都單獨的進行資料的儲存和更新,並在節點之間進行資料交流。
透過分散式分類賬技術,香港金融發展局充分驗證了央行數字化貨幣和使用者間點對點交易的可能性。
研究發現,由於香港地區已經有高效率和可靠的零售及批發支付系統,若香港金管局憑藉自身能力開發央行數字化貨幣,則央行數字化貨幣在本地零售支付上可應用的價值仍比較有限。
而和其他國家共同研發央行數字化貨幣,並主要在批發支付層面建立跨境支付的應用不僅符合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定位,同時可以促進香港的金融創新。
基於上述研究結果,香港央行數字化貨幣的研發開始在跨境支付合作方向落地,其中最為典型的是香港和泰國共建的Inthanon-LionRock數字化貨幣專案。
泰國作為香港最重要的10個貿易伙伴之一,香港金融發展局與泰國中央銀行首先在2019年5月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主要明確了雙方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戰略合作。
在2019年9月雙方共同啟動了Inthanon-LionRock專案,專案的第一階段已經在2019年12月完成。
在此專案中,雙方共同創造了數字化貨幣的試驗驗證模型,並重點建設了“泰銖-港幣區域走廊網路”,即香港和泰國使用者可以點對點的在銀行直接運用數字化貨幣進行外匯交易和資金轉劃,在大大提高資金流轉效率的同時,能夠協助銀行在外匯流動資金方面的管控能力。
目前,Inthanon-LionRock專案已經進入第二階段,香港金融管理局和泰國中央銀行正在不斷完善“泰銖-港幣區域走廊網路”的原型,並更多的探討和研究分散式分賬技術在資本交易和跨境支付方面的商業應用案例。
以香港泰國雙倍貿易結算場景為例,傳統需要透過國際SWIFT系統進行結算,但是SWIFT系統由美國主導,且速度慢,成本高。
香港和泰國在2019年12月簽署了聯合協議,開始講數字化貨幣應用於跨境貿易結算,實現了提效率、降成本。
中國內地:零售型技術路線領導者中國內地早在2014年就已經開始了央行數字化貨幣的研究,經過近5年的技術驗證和探討,在2019年,央行明確了數字化貨幣DC/EP專案的研發實踐,並在2020年開始了多地的試點工作。
12月5號,蘇州市政府聯手央行開展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京東的各個商業場景都開放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購物,數字人民幣開啟大規模落地和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從技術路線上講,央行數字化貨幣的研發主要分為兩種路徑:批發型和零售型。
批發型主要是面向大型金融機構,用於大額的交易結算;而零售型則是面向所有的個體和公司發行,可以廣泛應用於小額零售交易。
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不同國家和地區央行的選擇有所區別,這和他們對於數字化貨幣的定位不同有關。
當將央行數字化貨幣定位於服務大眾,以零售支付為主要應用場景時,國家一般選擇零售型路線,如中國。
當將央行數字化貨幣定位於改善支付系統效率,服務於銀行間轉賬,以跨境支付為主要應用場景時,一般選擇批發型路線,這類路線的應用較廣,加拿大、新加坡等積極推動央行數字化貨幣發展的國家均選擇了這種路線。
以中國內地央行數字化貨幣DC/EP專案為代表,踐行的是零售型的技術路線,這種技術路線在各國央行選擇數字化貨幣的實踐方向時並不常見。
中國內地將央行數字化貨幣的應用範圍定位於零售支付,立足於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支付便利性,並按照雙層模式運營。
第一層,由人民銀行向商業銀行、部分非銀金融機構等發行央行數字化貨幣;第二層,由商業銀行和部分非銀金融機構面向個體分發,這樣使用者就可以透過銀行APP中的數字錢包等方式直接取用數字化貨幣。
包括新加坡央行的Ubin專案、加拿大央行的Jasper專案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LionRock專案等。
這些數字化貨幣專案均已經經過了多輪的試驗和研究,目前已經能夠支撐實時的全額結算,並將批發型的央行數字化貨幣主要應用於跨境轉賬場景中。
同時,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在積極探索與中國央行數字化貨幣在跨境支付轉賬方面的合作。
2020年,中銀香港在央行的批准下,成為了香港銀行代表參與了DC/EP專案的技術測試工作,參與測試的包括200為個人使用者和部分商家。
目前,中國銀行透過測試,已經正式上線了針對香港地區的跨境支付應用,在中國銀行開通的央行數字化貨幣錢包中,已經可以看到香港地區的選項。
全球:80%央行在行動,展開“差異化”競爭目前,以國家央行為主導建設數字化貨幣專案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國際結算銀行的一項研究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66家央行中,有80%都正在參與和數字化貨幣相關的研發工作;40%的央行已經完成了概念研究,開始進行測試或概念驗證;10%的央行,以我國央行為代表,已經開始了定向的試點規劃。
我們從不同國家和地區數字化貨幣的研究開展來看,各國對數字化貨幣的定位明顯不同。
以委內瑞拉為代表的Petro央行數字化貨幣研發,主要定位於普惠金融場景,因此會選擇零售型的技術路線,目前Petro專案數字化貨幣已經進入實際流通階段。
而柬埔寨在2020年推出的Bakong平臺,則旨在支援美元和柬埔寨瑞爾間的交流與互通。
與大多數其他國家央行數字化貨幣不同,使用者不僅可以直接使用本國貨幣瑞爾,還可以用美元儲備作為後盾。
在所有開展央行數字化貨幣研究的國家中,除中國已經進入試點階段外,加拿大和新加坡央行進展速度最快,應用探索最多:
加拿大央行的Jasper專案:從銀行間支付到證券結算
2016年,加拿大央行計劃更新支付系統,而作為技術選項之一,Jasper專案正式立項,由此可見,加拿大央行的Jasper專案定位於大額支付,採用的技術路線則為批發型。
目前Jasper專案已經進入了研發的第三階段,在以以太坊為基礎平臺的第一期專案表現不佳後,第二期專案重新選擇了Corda作為基礎開發平臺,但實際的執行效率仍存在問題,對應的系統週轉效率仍較低。在第三期的專案中,加拿大央行開始涉足證券結算清算市場,負責債券到期的清算和結算。
新加坡央行的Ubin專案:聚焦於跨境業務
2016年11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開始了Ubin專案的研發,試圖探索區塊鏈技術在銀行間系統支付中的應用。由於主要涉及銀行間支付,新加坡的數字化貨幣採用了批發型的技術路線,並選擇了Quorum平臺進行基礎研發。
2020年,Ubin專案的第5階段進入尾聲,並準備進入第6階段。在前4個階段,Ubi專案主要針對現有的金融支付系統的替代性方案進行了研究,透過比較不同原型間的效率、安全性等因素,選擇最佳的實踐路徑。
在第5階段,Ubin專案則開始聚焦於跨境支付與外匯兌換業務,這是其央行數字化貨幣首個切實可行的應用場景。在第6階段,Ubin專案計劃以交易和結算為中心,探索更多的創新應用。
在惠及自身金融支付系統的同時,各國央行也開始透過合作,探索央行數字化貨幣在跨境支付方面的應用。
以Ubin專案在第4階段與加拿大Jasper專案開展的同步跨境轉賬應用為例,雙方重點測試了以商業銀行為中間人,同時參與Quorum和Corda平臺的方案,並在2020年5月首次試驗成功,完成了基於分散式分類賬技術,使用央行數字化貨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應用實踐。
總體而言,央行數字化貨幣研發是大勢所趨,中國內地作為最早開始央行數字化貨幣研究的國家,在具體實踐上已經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就。
在應用場景方面,國際上主要關注跨境支付的應用場景,採用批發式的技術路線,而中國的央行數字化貨幣已經在零售型技術路線上走出了獨特的道路,研究和實踐水平均處於世界前列。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內地將引領全球數字化貨幣的發展,為世界樹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