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先祝大家新年身體健康!

身體是第一位的,發財是次要的!

疫情爆發,為人為己,老老實實呆家裡,少給社會添亂!

閒來無事,分享一下自己對投資的看法。

對於大多數散戶投資者來說,恐高症是常態,貪便宜的心態也是常態,人之常情。貨比三家,就地還錢,攔腰一刀,最好砍在腳脖子上,這是我們無數年來的形成的傳統。這種厭高好低的心態,卻是投資的大忌。發財賺錢往往就是一念之間,理念錯了,再好的機會你也把握不住。

股市有個定律,牛市不言頂,熊市不言底。啥意思呢?就是牛市來臨,永遠不要猜測股價會漲到什麼位置,股價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同理,熊市來臨,你也永遠不要猜測股價跌到什麼位置,沒有最低還有更低,地下室下面還有十八層地獄。

先以房地產為例,很明顯,這幾十年來,房價只有更高,沒有最高,中途只要賣出的,就別想低價買回來。當然途中的小幅波動是存在的,但長期趨勢是一直往上。一旦你恐懼高房價,沒有及時買進,那麼等待你的就是更高的房價。

再說股市,我們看幾個頭牌大廠的股價就很容易理解了,微軟,谷歌,特斯拉,蘋果,阿里,騰訊,A股的茅臺、格力、長春高新、半導體的誠邁科技,聖邦股份等,那個不是十倍以上的牛股。再看看熊股,從幾十塊上百塊跌倒幾塊錢幾毛錢的也比比皆是,任何時候抄底買進都是錯誤的。

恐高症就是認為都漲了一倍兩倍了,股價已經很高了,因此不敢再進場買進,貪低者則恰恰相反,以為股價已經跌一半甚至跌了90%了,跌無可跌了,已經很便宜了,貪便宜的心態使得大膽買進,這種操作方法恰恰是最錯誤的。

股市裡有個很奇怪的演算法,很多人是不知道的。那就是跌了50%,必須漲100%才能回去,漲跌比例不是一致性的。比如從10塊跌到5塊,跌了50%,但要從5塊漲到十塊卻要100%才行,這也能理解為什麼上漲比下跌困難。

股價還有一個特徵,這個沒有專業術語,我把這種現象形容成極致段的放大縮小效應。

比如5塊錢的股,漲到50塊,已經是上漲了十倍,那麼50塊漲10%到55塊就是漲了5塊, 這5塊是不是你初始本金的一倍了?所以越是長線投資,越到股價高位,你的資本是幾何級數的往上漲的,這個特點就是你發財的機遇,千萬不要眼裡只有10%而放棄了後面暴富的機會。

同理熊股的暴跌效應卻相反,他是縮小效應,比如你50塊的股票跌倒5塊,應該是跌了90%,這個已經不一樣了,5到50是漲1000%,50到5是跌90%,那麼5塊跌到5毛,還是跌90%,但相對你的本金50來說,僅僅是跌了9%而已。這樣就解釋了為什麼跌倒最後反而麻木了,因為再跌,相對本金來說,比例很小了。

上面的描述很咬口,但一定要仔細理解。

這是一個數學問題,同時又是一個投資心理問題,不能正確認識這個問題,股市投資很難成功。為什麼散戶套牢了就裝死,放任不管,就是覺得已經跌了90%,再跌也跌不了多少了,在跌停也就是一毛兩毛的,其實這一兩毛已經很厲害了。這種心態直接造成本金的嚴重損失。同樣,不能理解上升階段的放大效應,往往就是賺個皮毛落袋為安,真正發財的機會往往就在後面。

當然上述表達基於一個前提,就是你正確的投資了牛股,才有後面的暴富機會。而對於熊股,有了這個認識,就會立即止損離場,而不會破罐子破摔,且抱有僥倖心理。

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齊漲齊跌已經不可能,就像房子,一線的上十萬一平,鶴崗的幾萬塊一套。股市也是如此,牛的繼續牛,熊的繼續熊。各行各業難道也不是如此嗎?有的行業畢業就拿幾十萬年薪,有的行業畢業僅僅幾千塊。

我們一定要抓住未來經濟的走向,抓住發財的方向,否則方向錯了,再努力成效也是極其有限的。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論股市四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