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節目當中我們講到,隨著網際網路、5G技術、人工智慧的發展,未來越來越多的行業將會被機器人替代。
有很多網友就表示擔心自己在未來會不會失業?當然我們也不要過於擔心,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有行業會消失,就一定會有新的行業誕生。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在未來3-5年以下這七個行業將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我們可以提前佈局,一起來看看。
第一、智慧型產業我國的經濟發展大方向是傳統經濟向數字化經濟轉型。未來隨著網際網路、5G技術、人工智慧的發展,智慧型產業將會迎來一片大好的發展空間。
基礎智慧產業與家居產品、穿戴產品、製造裝備等傳統產品融合,使傳統產品實現網路化、資訊化和智慧化,形成智慧產品製造業;基礎智慧產業提升教育、醫療、交通等服務產業的智慧化程度,催生智慧型服務業;基礎智慧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跨界融合,推動了傳統產業的智慧化發展,形成了提升型智慧產業。
相關的產業像智慧型機器人、智慧家居、智慧汽車、智慧安防等等。
未來萬物一切都可智慧化。
第二、養老行業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未來老有所養真的是一個大問題。前不久我岳母生病住院,讓我真正明白了久病床無孝子這句話的真諦。
在醫院裡面再難伺候的病人都有,我岳母家還好兄妹五個,大家可以輪流去看護,而那些子女不多的家庭,他們要麼是請護工打理,要麼就是自己打理到發脾氣。
現在像我們這一代人也會活得更加有智慧,並不會太指望養兒來防老。因為現在孩子的生活壓力都山大,養活自己都難,如果我們再指望他們來養我們的話,無非就是道德綁架。
那怎麼辦呢?
提前規劃好自己的晚年生活,晚年最好不要去打擾孩子們的生活,把養老問題推給社會。
這樣養老行業在未來幾十年一定會得到很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大健康產業生老病死每個人都要經歷過,只是早晚的問題。隨著這波疫情的到來,讓人們更加重視身體的健康。因為明天和意外我們真的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
大健康產業包括醫療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保健器具、休閒健身、健康管理、健康諮詢等多個與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像馬雲、王健林、馬化騰這些大佬們也都在早早佈局大健康產業。
在未來凡是能和健康產業掛鉤的行業都能得到不錯的發展空間。
第四、營養師行業每一次重大事情過後都會改變人們對於事物的一種看法。經歷過這次疫情過後,相信人們會更加重視身體的健康。重視身體健康一是醫治,二是預防。病從口入,能做到提前預防就能杜絕掉大部分的疾病。
所以在未來人們不但要吃,還要學會怎麼吃?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更營養?人們會更加追求科學合理搭配飲食。但這並非人人都能做到,這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
所以營養師在未來就會得到不錯的發展空間,像臨床營養師、公眾營養師、食品營養師、運動營養師、餐飲營養師等這些都屬於營養師的範疇。
第五、心理諮詢師這個社會永遠都在上演狼吃羊的遊戲。真正衣食無憂的只是那一小部分人,而大部分人的心理所承受的壓力都很大,在被這個社會拖著前行。
而且經濟發展得越快,人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就越大。因為人們更加會有緊迫感和不安全感,擔心哪一天自己會不會失業被社會所淘汰?
所以我們會發現現在的人們都過得很抑鬱、壓抑、不開心、不快樂。以後這一現象會更加嚴重,人們心理的不健康將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身體生病需要看,心理生病更需要看,因為這比身體上的疾病更加痛苦。
所以在未來能夠幫助病人疏導心理問題,帶他們走入正常生活軌跡的這種心理諮詢師是非常吃香的。
第六、教育行業教育永遠都是不衰的一個行業。因為經濟上行, 人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成長來跟上這個社會的發展需求;經濟下行,人們更需要透過不斷地學習來擺脫目前的困境。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大家生意都難做的情況下,而教育行業卻做得風生水起。
在那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成功學大師,那個勵志學大師一個比一個厲害。
第七、宅經濟行業網際網路經濟、5G技術、人工智慧等這些數字經濟越發達,人們就會變得越懶,這是社會發展必然的結果。以後人們會更加的身懶腦勤,一些簡單的體力活都會被機器人所替代。
從這點來講,人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宅。什麼意思?就是坐在家裡就可以處理掉一切的事情。
圍繞著宅經濟所滋生的行業有移動辦公、外賣、電商、社群配送、代購、網紅帶貨等等。我們不難看出現在一個大網紅一年帶貨的銷售額就可以達到幾十億元。這是什麼概念?就是一個人可以幹掉了一家大型公司的業績。這是什麼所導致的?當然是宅經濟所導致的。現在人們都不願意出門逛街和購物,一切都願意在網上搞定。
危機危機,有危就有機。有行業消失,就會有行業會興起,這是肯定的,因為人們的需求總量是不變的。
2021年從大方向來看,經濟復甦還是沒有這麼快,生意依然會很難做。但是以上這7個行業在未來則會迎來商機,很有發展前景。我們可以提前佈局,也可以知識平移,隨時做好切換職業的準備。
好文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