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大家好,我又來蹭鄭澄然的熱度了。

自從我的好友站長跟鄭澄然深度交流一次後,就變成了全網第一鄭吹,這讓本民工感到十分驚訝,站長畢竟是採訪過大幾百個基金經理的資深媒體人,怎麼就被一個當基金經理還不到一年的年輕人圈粉了?

先說下,我是如何透過公開資訊發現鄭澄然是廣發高階製造的核心執掌者的。

還提到,去年的冠軍劉格菘管理的廣發鑫享也取得了不錯的收益。

好傢伙,你看看廣發高階製造和廣發鑫享,這兩隻產品都是雙基金經理,而共同的基金經理,居然是……

於是我馬上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條:

券商中國這篇稿子寫得很好。魔鬼往往隱藏在細節中。孫迪管理的三隻產品業績都很好,但是其他兩隻重倉白酒和資源股的基金跟重倉新能源光伏的廣發高階製造顯然還有一點差距,不過不知道是孫迪的眼光毒辣還是運氣好,新能源、白酒、資源這三個賽道都是今年的頂級賽道;劉格菘管理的廣發鑫享收益率吊打其他產品,而這個產品重倉的也是新能源光伏。而廣發高階製造和廣發鑫享的第二基金經理都指向了一個新人——鄭澄然。答案不言自明。能同時成為成長投資部總經理劉格菘和研究部總經理孫迪的第二基金經理,並且一入行就取得這麼耀眼的成績,這個年輕人簡直是夢幻開局。不過按照傳統,他沒有管理一個完整年度的基金,所以無法和孫迪分享冠軍這一稱號了。18年的時候杜振業似乎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管理的長安鑫益拿了年度冠軍,但他沒有拿到冠軍基金經理稱號,不過人已經載入史冊了,不用在意這些了。

同時大家為第二三四名的趙詣感到可惜,畢竟沒有鄭澄然,趙就能複製前一年劉格菘的壯舉了——包攬年度冠亞季軍!當時廣發高階製造已經跟趙詣拉開了十幾個點的差距,最後半個月的衝刺,只要不出問題,這個冠軍基本上被釘死在廣發高階製造手上了。

歷史發展的魔幻之處就在於這裡,就當大家都以為廣發高階製造穩了,要把孫迪和鄭澄然送上神壇的時候,這產品調倉了。

12月下旬,新能源車板塊繼續大漲,廣發高階製造的淨值巋然不動。

只有我們知道,鄭澄然,應該是調倉了。去年最後十個交易日,幾乎沒有懸念,趙詣拿下冠亞季軍,重演了前幾年劉大將軍的傳奇,來自上海的農銀匯理迎來了高光時刻。

隨即粉絲來問,看直播,鄭澄然被官方打上了廣發基金高階製造執掌人的title,怎麼回事?

啥意思呢,就是官方認證了,鄭澄然就是廣發高階製造的實際操盤人。我之前的猜想算是證實了。看看廣發高階製造和廣發鑫享的重倉股重合度,對比這倆基金的第一基金經理孫迪和劉格菘的其他在管基金,答案很明確了。

站長對鄭澄然讚不絕口:鄭澄然是我見過最聰明的基金經理

我說你也是採訪過幾百個基金經理的人,居然給予鄭澄然這麼高的評價?

江湖第一鄭吹誕生。

新能源最後的行情沒吃上,但網上並非一片罵聲。我在鄭的身上看到了劉大將軍的氣魄。

1、張坤管理規模破千億了嗎?有沒有賣出美年健康?

2、鄭澄然砍倉新能源之後佈局了什麼?

3、楊銳文四季報還能不能寫4000字?

答案已經揭曉,廣發高階製造果然膨脹成百億的胖子了,如期砍倉新能源,持倉主要集中在石化、建材、家居、金融,而廣發鑫享規模增長比較小,持倉更有劉格菘的味道,沒有配金融。

站長很欣慰:居然把隆基股份、陽光電源都賣了。加倉了順週期化工股,還有平安銀行、中國平安這些偏配置型的股票。怪不得四季度會跑輸趙詣啊,陽光電源四季度漲了170%!不過最近又跑贏了,今年13%(截至1月22日),還是不錯的。投資真的是特別反應性格的事情,優點弱點全在裡面了。鄭澄然的優點就是看得準,能抓住主要矛盾。缺點就是偏悲觀,跑得比較早,有時候吃不到泡沫的大肉。

新能源的故事並未就此結束,前興證全球基金總經理、被稱為基金行業良心的楊東的一封公開信幹爆了市場,他指出:

“大多數被爆炒的新能源股票恐怕未來只能以股價的大幅下跌來消化估值了。”

這個資訊之所以這麼爆炸,原因是老興全的粉絲都知道楊東之前幹過的事情。

2007年,在A股站上6000點之際,興全基金以公開信的方式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並建議贖回,開創了業界先例。

當2015年滬指站上4414點以後,楊東又一次站出來,旗幟鮮明地表示:“目前市場在輕鬆越過4000點後,越發大步狂奔,泡沫按照這樣的速度不斷膨脹,讓我們不得不開始考慮可能很快會來臨的再一次泡沫的破滅,由於鉅額槓桿資金的進入,這一次的股價崩潰對投資者的傷害甚至可能超越2008年。”

再後面的事情是:2016年上證綜指、滬深300、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12.31%,11.28%,22.89%,27.71%。

現在你知道興全系在行業是個什麼形象了吧。

A股牛市已經結構性持續兩年,楊東在這個時候唱空前幾年最炙手可熱的板塊,不得不說,那就是蝦仁豬心。

也有不服的,神農投資創始人陳宇發檄文怒懟楊東:大戰方啟,豈能退兵!

大概意思是,看好這個賽道,才剛起步,為什麼就要退縮?

我認識的投機總奸王總說,新能源板塊已經進入了“終局之戰”。

我問:什麼是終局之戰?這種幾個月就變動一次的行業,怎麼就終局之戰了?

王總:現在的研究員給我推票已經不看三五年的PE,直接看到2030PE。以前大家推票,都擔心能不能消化三年的PE,現在已經把估值幹到十年後了。電動車的終局是什麼?是全世界跑的都是電動車,火星上都是馬斯克的特斯拉——當前的價格,已經透支了太多的估值。

我想起了吳悅風老師的段子:投機總奸在晨會上大罵行業研究員,居然敢給我推薦100倍PE以下的票子,你是不是要害我?

而我的另一個資深研究猿朋友提醒我關注曹名長的持倉,越看越覺得可怕:

曹名長這持倉是準備要打股災啊。

如果抱團股崩盤,可能真的只有曹名長能活下來。

再看一下在網上被噴成狗的工銀戰略轉型:

誰能想到,去年翻倍基的執掌人,與工銀兩位女將袁芳、趙蓓齊名的杜洋,被網友大罵“腦袋裡裝屎”,一如當初給鄭澄然指點迷津的網友。

網友的智慧是無窮的,沒有人比網友更懂新能源。

陸彬是看新能源行業的,去年旗下三個基金有兩個收益率超120%。當然, 我不是說誰短期業績好就吹誰,我的意思是,全市場,這幾個在新能源板塊收穫最大的基金經理的觀點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如果連深耕新能源行業的基金經理都看空新能源了,你們覺得這板塊離泥沙俱下還遠嗎?

如果你沒get到,我再重複一遍陸彬的觀點:

持續兩年市場表現突出,當前市場各指數風險溢價水平處於歷史低位,風險補償不足,尤其是處於“好賽道”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估值處於歷史高位。同時,當前市場分化明顯,好賽道或者高景氣行業持續享受了高估值和高市場流動性。一般賽道或者低景氣行業估值持續走低或者鮮有關注。我們認為2021年的投資機會或許在“低估值的順週期”行業。

價值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大家一定要認真體會。

我覺得是陸彬在給前輩打氣:價值風格馬上就要來了,老曹你挺住啊!

往前翻一條陸彬的發言:

2021年一定要把風險放在首位。

2021年不像前兩年,選對賽道就有可能“躺贏”。

2021年賺的是辛苦錢。

臥了個大槽。你這個不是投資人寄語,你這是投資人提示風險。

當然,我沒有看空整個股市的意思,只是感覺,新能源確實短期到頭了,現在已經變成一個勝率低賠率低的板塊。

我自己是知行合一的。組合“刺基小鋼炮”在12月29日賣出了嘉實新能源新材料、中歐先進製造、信達澳銀新能源,1月14日賣出了匯豐晉信智造先鋒。

我請教王總,新能源不行了,那我該怎麼辦?

王總語重心長對我說:你也看到了,新能源的格局,一個月一個樣,完全不像白酒賽道,醬香型科技和濃香型科技的競爭格局非常明確,目之所及的未來都看不到什麼變化。

我說:王總,你的意思是?

王總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沒錯,不如定投招商中證白酒。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作為任何投資依據。王總的話也不作為投資依據。

11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聯想領跑全球PC市場,頂級平板電腦廠商蘋果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