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標中國南方的東南亞和印度市場在近幾年可以說是相當熱鬧。不論是幾家獨角獸的崛起,或是快速更迭的商業模式,東南亞和印度市場的玩家都充滿活力。
在2019年的秋天,我們第一次聯合VC合作伙伴- 戈壁創投、復星銳正、順為資本、真格基金、GGV一起釋出了中國最關注的東南亞/印度網際網路企業評選。梳理了一下兩大市場的重點特色與趨勢,並與廣大的36氪出海讀者共同選出各10家最受關注的網際網路企業。
這篇文章重點地點出東南亞與印度市場和中國市場的比較,也整理了不可錯過的網際網路企業介紹。用輕鬆的方式來認識這些拔得頭籌的企業都在創造怎麼樣的故事!
春節嗑瓜子、吃橘子的時候,適合拿此文章來佐茶,有科普掃盲的效果。祝大家新年快樂,鼠年出海順利!
寫在最前面:基於東南亞和印度市場,36氪出海聯合KrASIA, 36Kr INDIA 在2019年8月時釋出了“中國最關注的東南亞/印度網際網路企業” 評選專案,在一個月如火如荼的收集反饋後順利的落幕。通過整理問卷反饋以及綜合融資能力、企業估值等客觀維度的評分,我們共同選出了東南亞以及印度各前10家最受關注的網際網路企業。
東南亞以及印度市場在很多維度上,比如人口、網際網路滲透率的成長情況和過去的中國市場有幾分相似,然而,卻又在文化、語言、社會因素上和中國市場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也因而帶來了不一樣的挑戰。
對於許多人來說,或許東南亞和印度市場是帶著點神祕色彩的國度,對當地的創業氛圍、消費者的偏好習慣、產業的分佈都是比較模糊的印象。
究竟挑戰在哪?機會又在哪?我們邀請了5家持續關注東南亞以及印度市場的頂尖的投資機構-戈壁創投、復星銳正、順為資本、真格基金、GGV,一起完整的梳理和剖析東南亞市場的興起背景,重點發展領域,以及未來的趨勢。希望可以讓讀者更進一步地了解東南亞以及印度市場。Enjoy!
東南亞市場上榜企業
都說東南亞像5-7年前的中國
東南亞整體發展的情況和進展很像5-7年前的中國。首先,東南亞市場由多個國家組成,依據市場成熟度已經可以觀察到不同梯隊的產生。第一梯隊的新加坡、印尼、泰國、越南等相對來說是屬於重點發展的國家。這些國家的消費購買力已經開始被釋放。且人口數、智慧手機、網際網路滲透率的表現都非常驚豔。
在整體基礎建設上,AWS、Google 、阿里巴巴和騰訊等提供雲服務和底層技術的國際大企業也都在東南亞佈局,整體市場是充分競爭的。基於網路基礎設施的搭建,電商、線上教育、O2O等服務也大力的在東南亞展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Grab、Gojek、Lazada、Shopee在東南亞的快速成功,並且持續延伸其他落地服務,甚至這些服務的發展速度相對於當時的中國會更加快速。
然而,東南亞是由多個市場組成,加上島嶼的特性使得市場十分分散,也造成了一些發展的挑戰與機遇,比如一些落地的服務,物流、供應鏈、金融體系,需要配套措施以及裝置的升級,可能還是會需要一些時間來發展。
首批創業-中國的草根型v.s 東南亞的菁英型
2011年前後可以說是中國的創業潮。那個年代的中國,成功似乎屬於所有有能力有夢想的青年。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故事有多少是在宿舍裡、狹小的公寓裡、南北來回奔波的火車上,一點一點的開始萌芽。草根創業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奇蹟的代名詞。
而東南亞的發展更像是精英創業。在整體市場的資源集中在少數群體是普遍的現象,在本地教育的普及上也相對來說不均衡。
細數目前在東南亞創業成功起步的創業家,大部分是受過高等教育,也不乏看到許多留學回國的創業家。當然,這裡所討論的“精英,除了教育程度之外,更多地指著創業家在相關領域有著一定資源累計和優勢(可能來自於家族事業、在大企業打滾的經驗和人脈等。
比如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的Grab(創始人出身於東南亞汽車世家),Gojek,Traveloka,Funding Society創始人,待過知名VC的Carro的創始人等。
重點領域
從榜上企業的行業分佈,綜合整體市場情況,我們和投資人們一起探討了在東南亞市場不可忽視的重點領域。
出行在東南亞-超級App 成為東南亞代表詞
2018年的東南亞出行產業在Grab收購Uber東南亞地區業務後,從原本的三國鼎立(Grab、Gojek、Uber),正式成為了Grab 和Gojek兩大獨角獸的戰場,覆蓋業務也從單純網約車成為O2O平臺的超級App。
有別於中國市場,在東南亞市場並沒有像阿里巴巴或是騰訊這般的網際網路巨頭,用各種消費場景擴充套件移動支付的服務, 加上東南亞國家的金融體系並不成熟,持有銀行卡、信用卡的比例不高。加上東南亞市場的使用者大多跳過所謂的PC時代,直接進入了移動端時代,使用者對於便利的支付需求也就隨之產生。
這樣的市場區別和市場空白也讓Grab和Gojek在東南亞市場有機會結合支付功能切入更多高頻消費的場景(O2O- 外賣、上門生活服務、繳費),成為超級App。可以說是出行行業帶起了東南亞的O2O產業,並且連著帶動了金融支付以及配送等行業。
既然是通過出行切入市場,考慮到不同國家的交通情況,本土化的能力則成為成功的關鍵,例如從印尼可能是由摩托、越南由單車或是新加坡由汽車市場入局。除此之外服務的品質和種類也決定了使用者的體驗,我們可以觀察到Grab和Gojek都通過合作、投資、甚至是設立加速器的方式來豐富自己的平臺,走向生態化經營。
電商、物流、供應鏈在東南亞
東南亞的電商增量市場十分可觀,從人均GDP的表現來看,除了新加坡屬於較為成熟的市場以外,其他東南亞市場中產階級的人口數,在未來即將迎來迸發期,這也意味著人口紅利帶來的電商紅利以及較低的獲客成本都將成為東南亞電商市場的極大助力。
目前東南亞的電商市場已經出現了體量較為龐大的玩家,比如Lazada、Shopee、Tokopedia等。在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動下,我們也可以在東南亞的電商市場上看到中國企業的足跡,包含在商業模式、選品、供應鏈的鋪設的經驗、或是來自中國巨頭的投資和資源等。
伴隨著電商產業的興盛,也將帶起物流倉儲、供應鏈等行業。 首先,東南亞市場在物流的GDP佔比大約在25-28%左右;中國大約在15%左右;日本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佔比大概落在8%左右。很明顯的看到市場有巨大的潛力以及成本下探空間。
從發展成熟度來看發達國家,比如美國、日本等更講究的是細化分工,做到效率最大化,因此企業更多選擇外包物流服務的方式。隨著市場的發展,已經有了非常多代表性的巨頭,留給初創專案的機會也就比較小。
而中國則屬於中間階段,因此傳統物流以及新創物流則各佔一半;東南亞由於興起的時間已經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就好像當初移動支付的興起一般,跳過了中間的發展環節,直接延伸出了基於網際網路服務的物流公司,留給初創專案的發展空間極大。
由於地理條件的不同,東南亞也衍生出了許多特色的物流、配送方式。例如東南亞在冷鏈的技術還沒有成熟,面對多島嶼的環境,便要通過設立地方站點或是和一些店鋪合作來縮短週轉時間。
金融在東南亞
由多個國家所組成的東南亞市場,每個國家所使用的貨幣、匯率以及相關政策都不同,更不用提電子錢包的種類有多少種了。
在東南亞,除了新加坡較為成熟之外,其他國家的金融體系都不是很成熟,加上經濟發展的步調,人們其實沒有太多的資產拿來進行貸款或是一些金融產品的購買,信用卡的滲透率也偏低。
然而,隨著經濟起步,相關的需求開始產生。有別於傳統的銀行操作,東南亞更需要的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下所衍生的金融科技、保險科技產品,比如榜上的Akulaku便是一個基於消費升級而誕生的金融型平臺。
除此之外,以移動裝置為主的東南亞市場,在高頻消費場景下,對於便利、可靠的支付方式的需求也就興起。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前述的超級App玩家們幾乎也都在支付這環節發力。
然而,從長期角度看來,打通跨境支付場景以及渠道是一個難題卻也是機會,不只是需要企業的佈局,還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援,以及配套設施的建立。
社交、文娛產業在東南亞-網紅、直播經濟
東南亞龐大的網際網路人口(3.5億)使得文娛內容行業成為競爭激烈的領域,有網際網路人口就有流量。除此之外,東南亞市場的網際網路消費者跳過了PC普及的時代,直接進入了移動時代,移動端的文娛內容成為重點方向。在這樣背景的促使下,社交、文娛內容在東南亞也成為非常熱門的領域。
首先東南亞是全球社交平臺滲透率最高的地區,比如Facebook、Line、Instagram、WhatsApp、Twitter。然而,由於東南亞市場是有許多不同國家所組成,具體社交平臺在不同國家則有不同的市佔率。而基於社交平臺的活躍也帶起了社交電商和所謂的網紅經濟。
在東南亞,人們對於娛樂互動的選擇除了社交平臺之外,短視訊、直播、流媒體、遊戲也是熱門領域。這個領域如同社交平臺一般主要由中國以及國外企業的產品為主導,比如Bigo Live、Netflix、Youtube、Viu 等。中國和海外成熟市場在流量運營上擁有比較大的優勢,在自己原生的市場已經有了成功的商業模式驗證,因此在東南亞市場便可以快速的基於成功的商業模式進行本土化部署。
社交娛樂等以流量為核心指標的行業,有別於仰賴本土化以及強調落地能力的出行生活服務等行業,我們則可以明顯看到中國出海的企業有一定的優勢,通過在中國市場獲得驗證的模式以及經驗,快速的在東南亞市場佈局。
印度市場上榜企業
都說印度市場像10-15年前的中國
印度市場的發展程度和10-15年前的中國比較像。首先,印度市場的人口基數也十分龐大,手機和網際網路的滲透率也在不停的上升。
不過,中國市場在2005-2019年的成長是極為快速的,中國是以製造業起家且在全球市場中是佔有絕對優勢的地位,因此在很多基礎建設上的搭建都相對完善成熟,也進而讓整體的收入從巨集觀角度上是比較平衡的。
而印度市場,因為文化的差異,特別是女性就業的比例和男性相比有落差,則隨之影響了整體國家的生產力和發展速度。
許多人會直觀上的認為印度是一個國家一個市場,事實上印度的市場是極為分散的,從語言的種類就可以發現到,光在印度內就有20多種方言,使用英文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三個城市-孟買、班加羅爾、德里等一線城市地區。且從市場大小上看來,英語系市場較小,也已經比較飽和。
反觀方言系市場,主要是發展比較慢的二、三線城市。不同的方言成為語言溝通上的難題,而在二、三線市場的消費者尚停留在內容、娛樂等服務,還未轉化為實際的購買行為,基礎設施發展和一線城市也有差距,在商業化上是受到挑戰的。
然而也正因為二、三線市場的體量龐大,也將成為未來主要的競爭戰場。許多企業正在嘗試將在一線市場受過認證的商業模式進化為2.0、3.0版本,更好地做到本土化而打入二、三線市場。
首批創業-中國和印度有幾分類似
印度市場的情況和中國倒是有幾分類似,在科技研發人才上的培育都非常重視,同屬草根創業的性質。如同前述所提,印度市場的分級明顯,同樣地,印度的教育市場也存在分級。
印度市場的文盲率偏高,然而,有教育資源的印度家庭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卻也非常高。和中國教育觀念相仿,認為教育是可以讓人生翻轉,飛黃騰達的路徑。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培育了非常多優秀的人才(特別是在數理、工程這個方向),成績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甚至可以說是印度很重要的競爭優勢,每年有超過200萬的科研人才,甚至現在許多跨國企業、銀行的高層也都有印度人才出任,比如谷歌、微軟的CEO,再比如哈佛現任的校長。
重點領域
從榜上企業的行業分佈,綜合整體市場情況,我們和投資人們一起探討了在印度市場不可忽視的重點領域。
Hyperlocal 在印度
隨著網際網路以及智慧手機的市場滲透率持續的成長,印度市場的消費者對於便利的服務需求也產生了。“Hyperlocal”是印度近期非常興盛的市場 ,指的是一些本地化服務的模式,例如外賣配送、電商配送等,例如Swiggy、 Zomato、Grofers、Milkbasket、Dailyninja 。
其中,細看電商市場,印度的人口結構十分年輕,且消費力較高的18-35歲人數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市場龐大。隨著越來越高的網際網路以及智慧手機滲透率,以及人均GDP的穩定上升。電商市場是潛力非常大的。
目前在印度,傳統的電商由兩大巨頭佔領-Amazon和Flipcart。這兩大電商主要都以大型商戶入駐為主,並沒有很好的覆蓋到體量小但數量多的中小企業商戶。然而,二、三線城市的下沉市場體量十分龐大,消費者更在意價格和折扣,如何滿足這些下沉市場的消費者才被視為是電商市場的未來競爭之地。
在二、三線城市中,使用者對於網際網路服務的需求尚且集中在內容、社交(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娛樂方向上,還未完全轉化成實際的購買力。然而正因為高社交滲透率,和缺乏中小商戶的發展平臺所產生的市場空白,社交電商成為了印度下沉市場十分活躍的領域。
事實上,印度的電商市場很大程度上是借鑑了中國早期成功的商業模式。前面提及的社交電商,對應到中國便是基於微信生態的微商或是基於微博的代購。根據中國和印度市場的區別,印度企業將其本地化調整後,推出更適合印度市場的服務。
比如,在中國,物流和供應鏈已經發展的非常完善了,對於商家來說,調貨是十分快速且方便的事情。反觀印度的物流和供應鏈,造成了配送運輸上很大的挑戰。既存的挑戰,同時也是機會,未來會隨著電商規模化的步調延伸出B2B的企業。其中,社交電商的主要玩家-Meesho便是從模仿微商模式,基於印度不成熟的供應鏈痛點,經過2-3年的演變,成為給微商供貨的B2B平臺。
Fintech在印度
隨著人均GDP的逐年成長將會釋放更多的購買力,同時也會增加借貸的需求。然而,在印度,傳統銀行的覆蓋率不到一半,加上印度本身在借貸的利率偏高,因此金融服務並沒有被普及化和被滿足。在網際網路時代下,金融科技企業和政府的相關出臺政策則進一步的推動金融服務。
2018年,印度市場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融資表現已經超過電商,成為融資額最高的領域。目前,服務集中在基礎的開戶、借貸、保險產品購買。如同其他市場,開啟市場後的下一步便是通過技術來做精細化的運營,例如人工智慧的分銷、風險評估等,甚至是通過語音互動來解決印度多語種的市場挑戰。
教育在印度
印度的教育體制使得學生的應試需求高,加上收入不均以及學校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讓印度的教育市場出現了大量的補習需求。加上印度家庭對教育十分重視,教育在印度屬於剛需產業。
目前,網際網路教育已經出現了代表性的巨頭,比如專注K12教育的Byju’s。而在未來,考慮到大體量的客群集中在方言系的二、三線城市,新增的翻譯功能和準確性將是重要的擴張條件。
這次,我們和頂級投資機構基於榜單聊了聊市場的特色和發展,緊接著,我們則將通過36氪在海外的資源,和當地的企業聊聊他們成功的祕訣。Stay tu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