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Fin在前還是Tech在前?這是一個曾經在Fintech(由“Finance”與“Technology”合成而來)圈眾多大會小會上被一本正經地討論、爭執過的問題。當時,網際網路大佬們反覆唸叨著“顛覆金融”的豪言壯語,也一度推波助瀾撩拔著爭論的熱度。

現在,豪言不再,大佬們正在用一言一行誠懇地強化著Tech屬性,壓低了Fin的腔調。

1

更名“小米數科”

京東金融、螞蟻金服等都是曾想“用科技顛覆金融”的網際網路公司,眼下都慢慢開啟了“去金融”、“重科技”的發展之路。

公開資料顯示,小米數科成立於2013年12月,註冊資本約23億人民幣,小米創始人雷軍擔任董事長,小米聯合創始人洪鋒擔任經理。雷軍曾為小米數科法人,後於2018年3月22日退出,由洪鋒擔任小米數科法人。

資訊顯示,小米數科是小米商業保理(天津)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而上海小米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成都倍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小米數科旗下2家全資子公司。

其中,小米金融是上海小米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旗下金融服務平臺。2018年6月11日披露的小米集團招股檔案顯示,小米的金融相關業務均已重組至小米金融,小米金融為小米集團的全資控股子公司,集團擬將小米金融作為獨立運營主體逐步剝離。

目前,小米系在金融領域已擁有銀行、保險經紀、網路小貸、商業保理等多塊牌照,在全面拿下支付牌照後,基本實現全牌照佈局。

2

不愛“金融”愛“數科”?

近來,網際網路巨頭在金融科技業務方面,弱化金融、強化技術屬性的趨勢愈加明顯。在小米支付更名之前,京東金融就已更名為京東數科,而螞蟻金服和騰訊在強化科技屬性方面,同樣動作頻繁。

天眼查顯示,2018年12月,北京京東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企業名稱變更為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而在此之前,京東金融CEO陳強生曾表示,“未來京東金融將繼續堅守數字科技戰略,在資料和技術上增加投入,和資料與技術無關的業務都不會做”。

螞蟻金服也被曝,要將金融業務拆分,讓技術的歸技術,金融的歸金融。據彭博社7月30日報道,螞蟻金服計劃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以此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螞蟻金服將由此被一分為二,分別設定在兩個公司之下。持有小貸、銀行、保險等金融牌照的相關業務,劃入新成立的“金融控股”旗下。金融雲、風險管理等科技業務將保留在螞蟻金服體內。

值得一提的是,7月28日,《中國企業家》發出封面萬字長文《螞蟻不想成為大象》。如同螞蟻金服近期一貫的表態,其向外透露,“從來就是家技術公司,不是金融公司”。

此外,9月24日晚間,中金公司釋出公告稱,擬與騰訊成立合資技術公司,註冊資本5億元,其中中金公司持股51%,騰訊數碼持股49%。合資技術公司將助力公司財富管理和零售經濟等業務的發展。騰訊控股Quattroporte劉熾平表示,金融服務數字化將為行業帶來龐大的增量機遇,期待結合中金及騰訊的優勢,為使用者帶來更具個性化及差異化的金融科技服務。

陳文認為,各家機構紛紛強化技術屬性,跟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高度相關。現在來看,持牌型別的金融公司,還是會納入銀、證、保、基、信等傳統金融行業的框架來監管。在金融嚴監管的當下,這些機構的轉變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另一方面,往純粹技術方面的轉變,其估值水平也可能會更好一些,受到監管的衝擊也會相對較小。

3

金融科技巨頭營收猛增

業內人士認為,正是因為早早釐清了自身定位,意識到科技屬性和科技能力之於未來競爭力的重要性並大力佈局,在巨頭公司營業收入中,金融科技業務成績也越發突出。

據京東8月13日公佈的2019年二季報顯示,標誌著企業技術成熟程度和對行業賦能水平的淨服務收入,達到了168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了42%。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數科1月份在京召開的內部表彰會上,其CEO陳生強首次透露,京東數字科技2018年實現全年盈利,科技收入佔比翻3倍。

2019年二季度,騰訊的金融科技收入同比也有較大提升。據騰訊8月14日釋出的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達到228.88億元,同比增長37%。

騰訊在財報中表示,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主要由商業支付及雲服務收入增長貢獻而增加,部分增長因將備付金餘額轉至中國人民銀行後不再產生利息收入而有所抵銷,剔除備付金餘額利息收入後,“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板塊收入同比增長57%。

而小米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收入與京東、騰訊相比要遜色許多。8月20日,小米集團釋出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本季度小米收入達到520億元,而金融科技板塊收入為7.9億元。不過,小米金融科技收入同比增長62.7%,高於京東和騰訊的增幅。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中國雲製造指數首度釋出 安徽省位居中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