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這個春節,非同一般。估計大部分都坐在家裡,重複著吃飯、睡覺、玩手機的操作,當然有些有情趣的也會忙點別的。

怎樣看待新型冠狀病毒事件?輿論方面,其實有很多觀點。其中有一個頗有新意。

有人從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結構對比中發現,前者相比後者換掉了四個關鍵蛋白,而兩者在RBD結構域的3D結構幾乎相同,其目的是為了誤導人認為這是SARS病毒而走人誤區。

說白了,就是某星條旗國家的陰謀,因為面臨著內部的大選和外部伊朗事件,所以針對性的“投毒”。

當然這個,我認為最多是一種閒的蛋疼的談資,如果從更加長遠的歷史去看待這件事,我認為這是一種大自然平衡機制在起作用。

傳染病在世界歷史程序中也同樣有過很多驚世駭俗的表現,公元165到265年,羅馬發生過五次大規模鼠疫,損失了近30%人口。

而在十四世紀的歐洲,黑死病則肆掠整個歐洲,並且每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次。

最嚴重的一次是1347年發起,三年時間內歐洲死了2500萬到5000萬人之間,大約佔到當時歐洲人口的30%到60%。

明朝末年,也發生過鼠疫,甚至成為了大明滅亡的關鍵因素。

而1665年倫敦爆發的大規模鼠疫更有意思,原因竟然是因為倫敦人那幾年大規模捕殺貓咪。

人類雖然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但是當某些物種過於強大,從而對其他物種形成過度排擠時,大自然會有內在的調整機制。

如果不是人類獵奇心理過重,原本出現在其他物種身上但是對那些物種並不致命的病毒或者細菌怎麼會進入到人類身體,成為對人類致命的病毒或者細菌呢?

當然隨著人類技術的不斷進步,會允許人們去更多的擠佔資源而不受到傷害,但是病毒的進化也同樣在進行,而且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病毒潛伏在某些我們還未觸及的地方。

不斷的伐戮,終究引起自然的反抗,從而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新型的病毒和疾病出現,似乎這是偶然,實則是必然。

而回到陰謀論那個觀點去看,很容易被駁倒。

很可能新冠病毒就是SARS的變異,而變異可能是改變這兩個蛋白質或者那三個核氨酸,變化的可能成千上萬種,只是選擇了這種,從事後看似乎是巧合,其實從因果論去看很正常。

這就像朋友們打麻將,一手牌成牌後,你從事後去看,好像處處都是巧合,比如剛好從某個位置摸牌,又剛好上家給了吃或者對家給了碰等等,其實沒那麼玄妙,只是隨機的過程。

----------------

回到市場,節後怎麼走?首先明確一點,相比節前,新冠病毒的發展是大幅超出預期的。這就如同節前誰也沒想到春節會是這樣一種各自在家呆著的狀況一樣。

當事情發展大幅超出預期時,市場就會產生大幅波動。且不論實體經濟會在哪種程度上受到損害,光是情緒面的波動就足夠大了。這屬於系統性風險,除個別板塊外全線下跌是無法避免的。

同時,相對來說,A股市場因為開市比較晚,所以短期並不是完全兩眼一抹黑,外圍很多指數還是可以參考。這些指數,其實會給投資者提供一個心理的錨。

對標最顯著的,就是富時中國A50指數,截止當前,走勢如下:

箭頭所指為新年開年第一個交易日,A股要下週一開市,而A50指數的執行將為短期的走勢錨定一個心理價位。所以,情緒上的恐慌程度會相對得到遏制。

而精明的投資者,也會根據這些外圍指數的變動,去制定投資策略。

我認為,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可能會迎來一次難得的換股機會。在全線下跌情況下,將手中的劣質股換成後期彈性更足的優質股這是一次契機。

相比2003年的SARS,至少就單季度來說,這次的新冠對實體經濟衝擊是更大的,一方面是資訊傳播速度增快,全面防範意識增強。另一方面,是經濟結構的改善,使得經濟越來越靠第三產業拉動。

分析到這裡,其實手裡屬於第三產業的個股就相對來說值得重點考慮是否要換掉了。比如電影傳媒,最直接的衝擊,春節檔就全軍覆沒了。

但是傳媒同樣有所區分,新傳媒發展更加迅速了,大家看看自己這些天大部分時間手機在玩什麼就知道了。所以新傳媒的個股可能後期彈性就較大。

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不是節後會跌多少的問題,下跌幾乎是板上釘釘的,問題是跌了以後怎麼做?哪些板塊和個股是相對在中後期修復能力更強的。這點,相當重要。

中長期怎麼看?我們不妨回顧下2003年SARS爆發時,股市的表現。

我將SARS的疫情傳染簡單的劃分了幾個時間段。

2002年年底到2003年2月,屬於前期,有個別染病案例出現,資訊慢慢擴散開;

2003年2月到3月中旬,屬於發酵階段,白醋等商品價格快速上升,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命名該病毒為SARS。

2003年3月中旬到5月10日左右,屬於爆發階段,各地出現疫情,迎來SARS病毒傳染高峰期。

2003年5月中旬到7月13日,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直至宣佈非典結束。

根據這些時段劃分,我們回顧下滬指的當時的走勢:

實際上,從SARS發起到高潮期中期。大部分時間指數是呈現上漲趨勢的,隨後當疫情確實嚴重到一定程度,人們有了足夠認識後,市場出現下跌,而市場下跌最多的時間段出現在疫情結束後。

總體來說,即使指數從第三階段的最高位置到2003年年底最低的1307,下跌幅度也只是20%,而從疫情開始到結束,指數是上漲,而到年底的最低點跌幅不到8%。

歷史總是相似,但是不會一致。認為歷史行情有一定參考性,但是同樣要注意新的變量出現。

如經濟結構的不同、股市大環境大背景的差異、疫情爆發的時間段不一樣等等。

這次可能直接從第三階段開始,也就是先跌一段時間,等企穩了再反彈,而不會經歷前期預演和發酵的上漲。

朋友們,對於節後市場,大家不必過於悲觀,同樣也對這次疫情的防治抱有信心,同時注意相關感染和死亡資料的變化以判斷疫情進展。

有時候,投資的勝敗,就在於你處理特殊行情所體現出來的眼界和思維。加個班,寫下這篇文章!祝大家安好!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判斷倍量底部,尋找回踩機會——倍量黑馬指標(原始碼檔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