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關於減半,最近研究得比較多,花了很多心思寫的兩篇文章在多個平臺上了熱門。

在寫的過程中,對整個幣市的走勢也有了自己更加清晰的思路。一個最大的感受是上漲的情緒已經穩固了,這個時候擇低入場,唯一擔心的只有政策或其他的黑天鵝,成功的概率很大。

關於價格預測或者說行情把握這件事,有一個很普遍的錯誤認識:“行情根本無法預測”。

今天我談談這方面的思考。

每個人在買入一個幣的同時,其實都是在預測。

只是每個人的預測依據不同、準確程度不一、自信程度不等:

有的人預測依據是大V說,有的人的預測依據是群裡截圖,有的人預測依據是某條新聞……

預測片面,自己也沒有研究,於是自然準確程度基本是“隨緣了”。也進而導致自信度很差,只要幣價略有波動,馬上就小心肝撲通撲通地跳跳。

這就導致一個表象,各種預測基本上五五開,甚至有人覺得自己是“反向行情預報機”。

表面上看,行情確實根本無法預測。

甚至會有人找到江卓爾的各種預測,然後用後續走勢來證明江卓爾被打臉。但這裡面有兩個點值得特別注意:

第一個點是江在微博上作預測的時候,他說過兩句話,一句是短線價格問上帝,一句是說補充在他某個被打臉的預測上的,他正確率只有60%。

也就說是他認為短期行情預測準確率本來就低——但他一直在預測。

第二個點更重要,江為什麼一直在預測?但他有沒有一直在操作?真相了:他的操作很少!

當一個人作預測的時候,其動機嚴重影響著準確度——即使他不是有意而為。

所謂動機很重要。

如果他的動機只是就行情作一番評論,發一條微博,其準確度是很低的,因為他只會根據自己當時掌握的資訊作出一個他自己認為相對準確的判斷——我相信他不是要帶歪任何人。

但是如果他的動機是要進行買入或賣出操作,那麼他就會更加慎重,會綜合多方資訊,考慮再考慮。

炒幣和炒股雖然都有模擬盤,但是在模擬盤上,永遠無法體現我們的真實水平——因為沒有壓力、沒有損失厭惡、沒有一切人在金融市場的負面情緒。

在我看來,認為行情無法預測是一種略顯消極的觀點。積極一點來看,既然我們在幣圈,我們要買幣或賣幣,那我們就必須預測行情、把握行情。

但我們只能相信自己,因為所有大佬作預測的動機和我們不一樣,只有我們自己是要為自己的預測掏錢。

今年以來,我的預測有不少,凡是拿錢投票的,都比較準確,達到差不多80%的準確率。

但是沒有拿錢投票的,都不大準。

在每一步操作時,我們必須對自己錢足夠負責任,掌握大量的綜合資訊,多思考少操作,想清楚了就行動——這樣的預測是有必要的、有價值的。

最近我做的用錢投票的動作是在1月28日凌晨,當比特幣價格8750美元的時候買了3個BTC,當時我對價格的預測是漲到9500美元。

而根據很早以前我文章提到過一個“大宇理論”——市場反應總會比我預測的慢二天,而且因為往往漲得略高一些、跌得也比我預測的略慘一些(今年的幾個操作都基本符合,比如EOS清倉,8月底50%減倉等)。

這一波的操作中,其實是分為了兩部分,有一個很有趣的操作小差異。

一是在幣安市價單買了3個BTC,二是用16000塊在火幣錢開了個小槓桿(我都不知道幾X,就是2000多USDT本金,借了4000多一點的USDT)買了零點幾個BTC。

儘管在買的時候預測這一波會到9500。但是兩部分的持倉我出現了完全不一樣的做法,因為我的心態完全不同。

前者是淡定等待。儘管我預測到9500後會回落後再上漲——但有減半行情在後,我還是有更充足的理由不會去操作了,耐心等2個月即可,到時會收回一點利潤。

後者的話,我一直盯著價格,一下子賺幾千一下子變幾百,這幾百塊錢的漲幅搞得參加世界大戰一樣緊張。

而在火幣的這個槓桿,我把很久都沒有開的行情提醒給開了,盯著行情上竄下跳,最高到了9400多,離獲利豐厚的成交只差一點,後來開始下跌,最後我眼看著都快跌回9000了,我賣掉了。

還掉利息,一波操作,賺1000多塊——我感覺應該會賺多點才對,可能是中間我瞎掛了幾次,不知道是不是扣了手續費。

多思考、少看盤很重要。

我現在很少用限價單,大多數用市價單。因為當我決定在操作的時候,其實已經想得很清楚了,就沒有必要再掛單等待了,不喜歡守株待兔的感覺。

而掛單等待只適合那些錢很多,時間很少的人,像我天天在幣圈泡著,就不用了。

另外關注K線、關注行情太多,會讓腦子失去清醒。因為K線反映的主要是群體的非理性心理,看多了,我們也多少會受到影響,所以我所有APP的行情提醒也一般是關掉的。

對於接下來的行情,我非常樂觀:BTC、BSV、EOS我都想要,BCH、ETH也應該要有。

在這幾個月裡,是最難得的撿錢時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現在這個時候手上沒有幾百萬現金……

(全文完)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19年,越南電商平臺、支付、物流均獲鉅額投資傳遞了什麼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