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在A股春節休市期間,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大幅震盪。尤其是與A股相關性較強的富時A50指數和恆生指數接連重挫,累計跌幅超過6%,再加上現在形勢未盡快好轉,使得大家節後A股開市表示擔憂。

通過初步調查發現,超過7成的投資者認為A股節後開盤跌幅在3-5%,這種可能性確實有。問題是,大跌開盤之後何去何從,該買還是賣,用什麼樣的策略或者方法最有效?對此,談幾點看法:

一、運用套保或風險對衝手段,這個效果或不太明顯,也不是明智之舉。

隨著A股金融衍生市場的不斷髮展,出現不少套保或風險對衝工具,如:股指期貨、期權、融券等,大家也都有一定的認識,但大多數人還是不會運用。即使會用,從情感上講,也不建議去沽空。再說,大跌之後再去做空,也不是明智之舉,如果低開高走,那基本上適得其反。大跌之後,繼續下探的空間相對有限,因為節前已經釋放一定的做空動能,而且管理層鼓勵資金積極護盤。即使多頭不能很快反攻,至少還是有較強的抵抗。

二、最熱門的醫藥股可能一步到位,沒有太多的參與機會,最好不碰。

受事件影響,醫藥股及醫療器械板塊在節前已經有所表現。過節期間,美股、港股中的相關品種表現搶眼,使得大家對A股中的醫藥及醫療器械板塊積極看多。跟上面的分析類似,A股中的醫藥及醫療器械板塊確實存在繼續大漲的動力,如果相關品種接連漲停,就沒有多少參與的機會了。等短線炒作到位之後,進行充分調整蓄勢,績優品種或有新的佈局機會。

三、高位題材和“爆雷”、擬減持品種,存在較大補跌風險,迴避為主。

在12月份行情持續火爆的階段,題材、概念滿天飛,大肆炒作透支了未來的成長空間,將會進入價值迴歸階段。包括部分網紅經濟、娛樂傳媒、中國產軟體、光刻機、新能源汽車等概念股,也醞釀著較大的回吐風險。如果大盤出現重挫,這些品種首當其衝遭受拋壓,補跌風險較大。當然,對於一些相對低位的龍頭品種,或是回補的機會。科技股作為2019年的核心主線,在2020年也會持續表現,但漲高了就是風險,調整到位才是機會,因此要逼高就低,迴避高位品種。此外,春節前後,“爆雷”個股不絕於耳,商譽減值風險還需繼續釋放,還有不少公司公告減持,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將統統會被“用腳投票”。

四、年報預增、“高送轉”等概念的低估品種,才是逢低佈局的機會。

漲勢重勢,跌時重質。在大勢向好的情況下,市場風險偏好提高,資金有較強的追漲意願。一旦出現系統性調整,就要考驗哪些股票抗風險能力強。有業績支撐,又處於相對低位的品種,無疑是資金的避風港。馬上進入年報高峰期,業績才是永恆的題材,預增、“高送轉”等概念的低估品種,才是逢低佈局的機會。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3開市前瞻,曙光還是煉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