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部分公司開始披露大規模的資產減值,結合新《證券法》將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顯著加大,市場擔心很多公司可能在19年年報再次出現以洗報表為目的的大規模暴雷。
▎要點一:19年商譽暴雷風險仍存
天風策略資料庫顯示,業績暴雷的壓力集中在業績承諾的最後一年,和業績承諾結束的第一年。
據此,2018年報的是潛在暴雷風險的高峰,2019年報邊際改善,2020年報大幅改善。
▎要點二:回溯了2017年和18年提前披露的情況
截至最新,單獨公告減值的案例和金額已經超過過去兩年。
今年值得警惕的是,在才披露大規模的寥寥幾家中,已經有兩家計提減值規模超過40億,這是過去兩年所沒有的。
17年和18年的“提前暴雷”中,最高金額分別是33.08億和13.78億;最終報表中,資產減值損失超過40億的分別有33家和18家,商譽減值損失超過40億的兩家都是1家。
▎要點三:提前暴雷如何影響股價
過去兩年情況相似:18年、19年商譽潛在更大的成長板塊,都是在1月業績預告披露期間墊底之後,在2月快速反彈。
邏輯是:公告減值→快速下跌→風險釋放,市場對於後續的業績趨勢有一定改觀,以月度看反而取得了超額收益。
好訊息是,成長板塊(TMT、醫藥、軍工等)經過過去兩年風險釋放後已經比較充分,後續的風險更多會止步於個股層面。
反而經過1月的預告期之後,更有利於成長板塊輕裝上陣,在2、3月的業績真空期取得超額收益。
▎“危險”名單
①18年、19年有較多業績承諾到期標的,尤其是承諾金額占上市公司淨利潤比重較大的案例;
②目前商譽規模佔淨資產比重較高的標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