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體系上,林軍最初主要依靠技術分析,之後開始關注基本面研究,再到後來巨集觀層面研究體系的構建,直到最後實現了三者的有機結合。為了對衝風險,林軍將賺到的錢進行分散投資,第一部分繼續做期貨投資,而且是多元化投資組合;第二部分用於投資固定資產;第三部分用於投資實業和股權。現在也投了不少錢給一些知名的期貨私募機構或操盤手管理。
近日,林軍接受了媒體採訪,讓人了解期貨大佬的想法
訪談全文:
問:林總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專訪。您曾說過在期貨市場賺了錢的大佬級人物應該為這個行業正名,主動承擔一些行業責任。請問,您覺得賺了多少錢才稱得上期貨大佬?期貨大佬應該為這個行業主動承擔哪些責任?
林軍:賺多少錢都不能算期貨大佬,因為這個行當不是以錢多少來決定你是不是期貨大佬,今天可能你賺了很多錢,但沒幾天就賠光了。期貨市場是一個財富快速轉移的市場,不能以今天暫時擁有的財富來衡量是不是期貨大佬。我認為期貨大佬是對這個市場做的貢獻足夠大,做了有利於這個市場發展的大事,這樣的人才能稱之為大佬。大佬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能力大,第二是心胸大,第三是能擔大責任。我相信這三條所有的期貨參與者都會認同,具備這三條的可以稱之為當之無愧的大佬。
問:期貨參與者輸多贏少,贏家是市場的稀缺資源。就您20餘年金融投資的切身感悟而言,您覺得具備哪些素質和能力的人能成為市場的贏家?
林軍:我覺得兩種人可以成為市場的贏家,一種是像孤狼,屬於冷血殺手一類的,平時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下手極狠,斷臂極快(看到有機會的時候衝的速度和力度是非常大的,一旦形勢不利,砍倉也是極快的)。第二種是綜合能力比較強,武功非常全面,不在乎一招一式,不在乎一個品種上賺多少錢,他的投資理念是追求長期複利的,不主動做賺100%以上的打算,每年只需要賺30%-50%,這種人也是能在市場上長期生存的,也能成為市場的贏家,因為他的心態好,可能一年只做確定性的幾把行情收益率就有了。
問:從贏家升級到大贏家(大佬級人物),還需要哪些方面的突破?
林軍:
第一我覺得是對資金的管理能力,古人云人不壓財,人不壓財是一種缺乏管理能力、不會理財的表現,從幾百萬到幾千萬之後,你卻還在用幾百萬的操作手法來操作幾千萬,那必賠無疑,想在這個市場中長期生存,光靠運氣是不行的。期貨市場有太多坐電梯的,一下子上去到高點之後就直線下來,而且下來的速度比上去的速度還要快。
第二是周圍的人、事、物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人是在不斷學習的,從幾百萬到了幾千萬的身家,如果你周圍人還是原來那幫朋友(比如生活上的朋友),你與他們交往很深,但這些人不會給你帶來太大的進步。我仔細研究過,不是說要把過去的朋友拋棄,首先你的成功對於他們而言是一個人生失敗的打擊,他們的心態一下子就變差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然後是如果他們有這樣的心態,那又怎麼會把正能量傳遞給你?你生活在一個曾經是有正能量的氛圍,但是一下子又大多變成了負能量,就無法成長。這種情況我碰到過很多,以前我比較木訥,不大在乎別人怎麼想。不過這種負能量只是造成失敗的次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自己。
第三是賺錢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生活,要買房,換車等等,像微信上講到有個女的看到朋友家床單很漂亮,她就想我家的床單太破了,我也要去換一個床單,結果發現床上用品、床等等的都舊了,都要換,結果換完之後,發現整個房間的裝修不搭調,就琢磨著房子也重新裝修下,最後發現身邊的老公太老了,最後就把老公換了。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我們都安於現狀,但一旦發生改變,就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問:您原本是公交公司的電工,而現在卻成為了橫跨金融投資、藝術品、股權投資等領域的領軍人物,您覺得自己一路走來不斷昇華突破的核心因素是什麼?
林軍:
首先我覺得需要自我激勵,不斷地拿成功人士作為例子,我跟很多人說過,我最喜歡的就是看人物傳記,兩個星期前我還在看傳記,這是勵志的動力之一。以前也沒有那麼多的機會去學習,周圍有能力的人也不多。
第二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我的動力來自於我的興趣愛好,剛開始做期貨是對錢的興趣,後面期貨就慢慢變成了我的事業,錢也是主要動力之一。最近這兩年我自己去讀了比利時聯合商學院的MBA,我都是自己寫畢業論文,我不光要學期貨的知識,還要學管理學的知識等等。這個市場就像海洋一樣,我能做的就是像海一樣不斷地去吸收,這樣自己的認知和各方面的能力都能提升,否則你不學習,沒有知識積累,你的眼光、視野侷限永遠都不可能成長,你就會安於現狀,因為你總是參照周圍的人。
從小到大我看過來都沒有看到幾個人是成功的,因為我們小時候的環境太差了,周圍沒有成功人士。我經過統計,平均200個交易員裡才能出1個持續賺錢的。每一千個人裡出1個人才,一千萬人才出1個天才。我們小時候周圍的圈子沒有這樣的人口數量,認識的人也就一兩百個人。所以我覺得我昇華突破的核心因素就是學習能力和自我激勵。
問:您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集郵、收藏錢幣和古玩,這是不是說明您從小就有“投機”細胞、“價值發現”細胞?您現在的古董傢俱收藏和當年的集郵是否有點聯絡?
林軍:我從小就喜歡這個,我發現大部分人都沒有這個愛好,我是一看見古玩就喜歡上了,就像看我老婆一樣,第一眼看到就覺得非常投緣。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有一個愛好都是終身的,我這種愛好可能也是天生的,我周圍的人都沒有收藏的愛好,但我一看見就喜歡了,當時我爸媽還比較反對,後來是因為我賺到錢了,他們才不反對。現在的古董傢俱收藏也算是當年集郵養成了收藏的習慣。郵票畢竟時間短,沒有那麼多歷史文化的承載,古玩就不一樣了,中國將近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就在古玩裡。這幾年,我是慢慢從收藏器物轉變為研究古典藝術和文化。
問:您在期貨市場最初主要依靠技術分析,之後開始關注基本面研究,再到後來構建巨集觀層面研究體系,直到最後實現了三者的有機結合。請問做交易如果純粹靠技術分析有何缺陷?
林軍:這樣做交易有重大缺陷,特別是像出現頭部和底部的時候,底部會出現單日反轉,頭部會出現斷崖似的下跌,在下跌之前,從技術分析上是看不到下一分鐘、下一個小時會有反轉跡象的,而基本面可以幫助你判斷價值區域(頭部區域、底部區域),基本面就可以看到這些技術面看不到的東西。比較極端的講法,特別是期貨交易,純粹地靠技術分析就相當於開了一輛法拉利,以三百邁的速度往前開,你還用油漆把擋風玻璃塗黑了,只是不斷地看後視鏡,那可想而知,這輛車子怎麼可能不撞車,因為技術分析只反映過去,不反映將來。
問:做交易如果純粹靠基本面分析有何缺陷?
林軍:純粹地做基本面分析缺陷也很大,因為你不知道出場點和入場點,往往你看多做多最後行情也漲了,結果可能還是賠錢。因為期貨是用了槓桿交易,不像股票沒有槓桿,做基本面只要扛著,把股票行業、報表、發展前景全部吃透,最終你是會賺到錢的。而期貨用了槓桿之後,你可能就扛不到那一天,因為第一是資金和心理上都支援不住波動帶來的虧損,第二是時間上還要換月。所以技術分析是幫助我們找好的入場點和出場點的一個工具,你不會用這個工具,只會猛打猛衝是不行的,就像武打小說裡寫的,砍人也要有技巧,像程咬金的三板斧就是技巧。
問:您如何實現技術分析、基本面研究、巨集觀層面研究三者的結合?
林軍:剛開始我研究技術分析,後來覺得技術靠不住,有重大缺陷,就變成基本面分析,然後做到兩者有機結合。後來發現這兩面還是有問題,還缺了一個巨集觀層面的研究,只有用巨集觀才能把這兩者統一起來。這三者的結合是必須的,我的結合是先大後小,首先從巨集觀面分析一定的經濟形勢,這些經濟形勢對每一個微觀品種會產生什麼影響,再看微觀品種的供需,如果出現交易機會,再用技術分析,找一個好的入場點。
問:您在期貨市場有過數次大賺,也有過虧損到差點跳樓的情況,請問當年您大賺時的感受是怎樣的?大虧時的感受又是怎樣的?
林軍:大賺的時候人的自信心極度膨脹,感覺這個世界上沒有你做不了的事情,也沒有你不能成功的事情。大虧的時候,受損失的不僅僅是錢,我覺得每一個有自殺傾向的人都不完全是因為錢,逼著你跳樓往往是多種因素,
第一他是覺得自己傻,
第二是覺得自己不適應這個社會,想重新來過,有很多無法負擔的債務。當時我沒有跳樓,就是因為我沒有負債,我都是拿自己的錢在做,沒有借過任何錢,如果有一筆山一樣的債務,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會跳樓,因為你也不知道錢什麼時候能還清,而且你會對你的人生失去信心,因為你覺得人生太失敗。我已經在這個市場中做了近15年,整個青春已經在這個市場中了,幾乎也沒有什麼回頭的機會,我無法改行,我曾經有幾次想轉行,但最後都沒成功。
到了35歲,以我當時的學歷、工作經歷,我能到哪一行去做?另外,我以交易為職業,最後在重大問題、重大決策上還有這麼大缺陷,包括資金管理、行情判斷都有重大缺陷,都在懷疑是否能在這個市場上繼續生存下去。我交易期貨,在別人看來是一個從業人員,但我認為我是來交易我的人生的,我20歲入行,我把人生最美好的那一段時間都賭進去了。
問:在您大虧時,為何對金融投資仍然不離不棄?當時您對未來有必勝的信念嗎?
林軍:在自殺傾向的時候,沒有必勝信念,但是除了那一刻,我還是有必勝信念的。這麼多年來遭受多次失敗,大的就那麼一次,小的有無數次,去年還虧了一次。因為人不知道將來,所以必勝信念還是有的。
問:當時虧到那個點的時候,為什麼還對它不離不棄?
林軍:因為你總得活著,首先這麼多年來我就是靠期貨和股票賺錢來維持我的生計的,除了這個我也做不了其他的,所以不是說不離不棄,而是無法離棄。人是被侷限住的,做任何生意都需要本錢,
第一個本錢是在這個行業裡的資歷,
第二個本錢是金錢,
第三是長期積累的人脈關係,這三個都沒有又憑什麼改行做其他的。所以我現在都不勸人做期貨。
問:很多做期貨的人都在期貨市場經歷過苦難,有些人承受住了苦難,並且在苦難中茁壯成長,有些人則在苦難中揠旗息鼓,甚至自暴自棄。就您看來,期貨交易者應如何看待“苦難”?什麼樣的人才能承受苦難,把苦難化作成長的營養?
林軍:這個問題我一分為二看,
第一,我自己不會把苦難當成享受,作為一種樂趣。但是一旦面臨苦難,或者經歷苦難的時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放眼將來,這時候你就要堅信一切都會過去的,幸福終會來臨。做期貨本身就是交易的過程中不斷地失敗,而且這種苦難是隻要你在這個市場中你就無法擺脫,我們期貨界的兩位大佬都無法擺脫,在某一段時間內他還是會感到痛苦。像中國的玉,質地是非常純正的,最好的和田玉,透閃石的比例是99.9%;
第二,玉有一定的硬度,達到摩爾係數7是可以劃玻璃的,用最尖銳的美工刀是劃不動和田玉的;
第三,和田玉不僅硬,而且韌,用兩百倍的電子放大鏡去看是一種毛氈狀的結構,有非常強的韌勁,這幫助它在河床裡不斷地衝刷翻滾,最後,最硬的變成了細沙,最不硬的變成了泥,有韌勁的就存活下來成了籽料,經過幾千年幾萬年與其他石頭的碰撞、翻滾、河水的沖刷,
最後形成的那核心的部分就完全獨立於河沙,這是最精髓的東西。我覺得玉文化最能代表中國文化,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苦難史。
問:做期貨有時難免會跌落谷底,有時也可能站上巔峰。請問當處在谷底時,最考驗交易者的是什麼?當站在巔峰時,最考驗交易者的又是什麼?
林軍:最谷底的時候我覺得首先就是考驗交易者的韌勁。第二是考驗資金的抗風險能力。最巔峰的時候考驗的就是能不能內斂,所謂內斂就是把自己膨脹的自信心收縮,給自己澆盆冷水,不要不清醒。“上帝要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自信心膨到頂的時候就是你最瘋狂的時候,這時候往往面臨著更大的災難。
問:以前您的投資風格應該是比較激進的?您現在有所改變了嗎?為什麼?
林軍:沒有,改變不了,還是很激進,唯一能做的就是管理更少的錢,把自己管理的錢更多地分散出去,因為我的性格就是這樣激進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問:在以往的交易中,您成功抓住了股票市場2005年-2007年的牛市,也成功抓住了期貨市場2008年的熊市和2009年的牛市。請問您通過哪些方面判斷牛熊市的開始和結束?如何做到在牛熊市的轉變中成功切換方向?
林軍:首先是你要多次經歷牛熊的變化,然後多角度、多維度地去觀察不同的市場,從市場的漲跌、繁榮與低迷中尋找機會。你觀察市場越多,你就越能在不同的市場中找到機會,所以你切換得更好。在一個市場中賺過一筆大的,往往後面就很難賺到錢,你就需要開拓新的市場,看新的市場是否有被低估的資產。
問:比如說永遠只做同一個品種,可能就不知道另外一個品種是高估的?
林軍:對。因為對我們投資來講,時間才是我們真正的財富,所以我們要更好地利用時間,讓資本發出最大的使用效率,就是所謂的週轉。做生意講究的是週轉率而不是毛利率,沒有毛利率雖說無法賺錢,但並不能追求絕對毛利率,週轉率比毛利率可能更重要。一年做100%的收益和一個月做20%的收益,一年做12次,兩者明顯是後者更合算。
問:您覺得現在期貨市場的市場結構、波動節奏、參與人群等和五年前、十年前相比,有何不同?您覺得對個體交易者來說,賺錢是越來越艱難了,還是越來越容易了?
林軍:有本質的不同,現在明顯市場參與的人太聰明,傻子明顯不夠用了。對個體交易者而言,現在賺錢越來越難,這是我問了很多人,得出的結果。開始我以為是我變笨了,後來我發現不是這樣,所有的人都變聰明了。
問:您曾說過“股票和期貨市場的散戶是黃鱔,大戶是泥鰍”,為什麼這麼說?
林軍:因為泥鰍能製造波動率,沒有波動,市場就是死水一灘,散戶的資金能力有限,不能製造這個市場的波動,散戶是因為這個市場有波動,覺得有機會,才會參與這個市場,那麼誰能製造這個市場的波動?就是這個市場的大戶。
問:有人說做期貨需要“盤感”,也有人說“盤感”不靠譜。您怎麼看?您覺得什麼是“盤感”?您自己在交易中會不會憑盤感交易,您覺得自己的盤感如何?
林軍:盤感就是交易的感覺,因為盤感無法量化,所以不靠譜。感覺最不靠譜,你的感覺會變,會根據時間、價格、成交量等等都會產生變化,所以感覺是會變的,不靠譜。我會憑盤感交易,我的盤感還可以。但有時候盤感會跟我執著的某一個信念有衝突,但往往最後盤感是對的。
問:您現在做交易時,經常會去“試單”,請問您試單的成功率如何?試單的目的是什麼?
林軍:我試單的成功率還是非常高的。打仗的時候總要派偵察兵先去偵查敵情,因為做交易的時候可能會有盤感,或者對基本面形成判斷,所以首先得先下一筆單子去找感覺,為後面的大部隊進攻做鋪墊。
問:您曾花了一些時間和金錢去培養交易員,結果如何,有沒有培養出您滿意的人選?您覺得優秀的交易員主要是靠天賦,還是靠自己努力,或是靠老師培養?
林軍:沒有滿意的人選。因為我們培訓的人數不夠,合格的交易員是兩百人中出一個,培養不到兩百人的基數是不夠的,而最優秀交易員是萬里挑一,按照市場三十幾萬的交易員來看,我覺得其中能真正賺到錢的人也就一兩千人。優秀的交易員需要有天賦和後天的努力,以及老師的培養。自己不努力不能成功,沒天賦也不行,天賦是基礎,老師就相當於有貴人相助,靠自己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閉門造車也不行,得有人教你一招兩招的,像武俠小說中的大師都是這樣,遍訪名山,遍尋名師,最後把別人的所有的絕招融會貫通,吸收創造,變成自己的絕招,成了一代大師。
問:您覺得自己在交易上的理念、手法、成功經歷能複製到別人身上嗎?您覺得自己今後在期貨市場還能複製自己當年“短時間翻十倍甚至更多倍的收益傳奇”嗎?為什麼?
林軍:這個複製有兩種講法,全部複製是不可能的,別人能吸收我的一些經驗和投資理念、手段,達到有限的部分複製。因為人從基因上就是不同的,世界上連一模一樣的人都沒有,雙胞胎都有性格上和智商上的差異,所以不存在完全複製。我覺得自己做不到複製當年的傳奇,一是因為心態,對資金的追求的類似於激情的東西我已經不存在了,年紀大了,已經摺騰不起了。投資理念與你目前的規模,包括今後的發展方向是一脈相承的,如果我還去挑戰極限,追求這種過高的回報,對我來說帶來的損失可能是致命的。
問:不少朋友說期貨行業進入了資產管理時代、私募機構的時代,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您覺得哪些型別的機構或個人能夠在這個時代獲得最快的發展?
林軍:我不但認同這個觀點,我還會花出一部分精力去推動這個事件,以前是由散戶為主導的市場,多年之後,這個市場一定是以機構為主導的,機構是公募加私募,現在散戶和機構投資者佔的比例是7:3,我覺得以後散戶很難佔到30%了。
能夠最快發展的,是交易明星,明星基金經理和他所處的團隊,考驗他能力的
第一是交易能力,
第二是風險控制能力,
第三是對人才的管理能力。
我覺得風險控制應該特別講一下,因為成就你的也是毀掉你的,成就你的是你的交易能力和規模,因為對自己的交易能力有信心,所以會擴大規模,但是這個信心是毀滅你的最主要的東西,規模擴得越大,一旦失誤,就越不容易出場,死的速度也更快,而且死掉之後很難再有機會翻身,因為明星基金經理一朝成名,卻也會因為一次失敗就萬劫不復。這市場有太多的賭一把賭對了,但是很快又歸於平寂的人,就像一棵樹,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所以不要追求高度,要追求廣度。以前我看到一些巨大的樹,它周圍還是有很多比它矮的樹做依託,它在大的樹林裡,比別人高一點點是可以的,如果一個草原就長一棵樹,樹又長的很大,這棵樹活不了多久,沒幾天不是被雷劈就是被風吹倒。
問:您現在自己的一部分錢有交給相關投資機構、操盤手打理,請問盈虧情況如何?您主要選擇哪些型別的機構或個人為您理財?
林軍:盈虧情況分兩部分,機構基本賺錢,操盤手目前盈虧對半。目前我想的,首先是不找冠軍,甚至我不會考慮前三名(期貨領域)。第二是理念,像操作手法、風險管理都比較成熟的團隊。第三是面談的結果,交易成功的理念、手法等等都是有趨同性的,我們就會去找這些趨同性,而不會出現一個想法很奇怪的人老在市場中賺到錢,我相信賺錢的邏輯是相同的。
問:您在浦東陸家嘴區域投資運營了一個金融俱樂部——香然會,請問您創立和運作這個俱樂部的初衷是什麼?它主要面向哪些群體?它主要的功能是什麼?
林軍:剛開始做沙龍是我們公司請一些老師來培養研究員和操盤手,後來就變成了大家的交流園地,現在我覺得可以上升到一個比較高的高度,金融這個行當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鏈來構成一個產業鏈,這個產業鏈中其中的一環是金融服務業,這其中又細分了很多子行業,我做的是金融服務業中的子行業,主要功能是服務,面向的是所有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大家需要一個資訊交流平臺和交往的場所。
問:五年或十年後,您希望香然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俱樂部?
林軍:首先它是一個好的平臺,金融人士都會從香然會或多或少得到一些東西,至少得到跟金融相關的服務。另外香然會的服務是出於大家的需求,這給香然會帶來發展機會,通過這種服務也解決香然會的發展問題。
問:您收藏了不少明清時期的古董傢俱,請問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收藏這個主題的藏品的?您收藏古董傢俱的目的是升值,還是興致使然?
林軍:傢俱收藏這個主題開始得比較晚,是2010年購買了現在俱樂部所在的物業才開始的,以前沒地方,買了這個地方之後傢俱就有地方放了。剛開始收藏傢俱的目的肯定是升值,因為我發現傢俱是被低估了,那時候還沒有那麼多人搞博物館,2010年後,大家都在搞博物館,而博物館放大件才氣派,所以大件升值就比較快。我以前主要收藏玉,對玉比較感興趣,其次是對文房類的東西,文房的案頭擺設。這與我們的科舉制度有關,明清時期,大量的文人開始擔任官職,他們對審美有很高的要求,喜歡有文化氣息的東西。當時很多文房用品,包括傢俱都是這些達官貴人自己設計,甚至親自督造、親手製作的,而不是簡單地由工匠製作,所以這些東西帶著非常濃郁的文人氣息。樣稿、形狀、選材,都是這些文人構思的,工匠只是把它完成。
問:有人說古董收藏品的升值空間是無限的,也有人說收藏品的價格已經在高位了,您如何看?為什麼?
林軍:一個器物的升值空間是有限的,無限的是對它背後的文化的挖掘,一旦它所代表的文化被大家所認同,它的升值空間也就大起來了。所以收藏品的價格雖然在高位,但是隨著大家對文化認知度的擴大就能達到新的高位,而且我認為它還有很大的空間,因為藝術品還沒有被金融化,藝術品既有商品屬性,又有藝術屬性,還有金融屬性,它的金融屬性還沒有被挖掘出來,所以未來還有升值空間,我覺得下一步就是藝術品的金融管理。古玩的價值可以這樣估算,一塊古玉,拿相同的材料找一位現代的玉雕大師去雕,玉雕大師一個月的收入可能賺二十萬,這件東西他要花六個月時間去雕,那這塊玉的人工成本是120萬,材料成本是50萬,那這個東西總成本就應該是170萬,再加上中間商的利潤,可能會賣到180萬-200萬,但在市場上這樣一塊古玉還沒有賣這麼貴。
問:您還參與了一些風投專案、戰略性股權投資,其中不乏成功案例。請問,您在戰略性股權投資方面主要考慮哪些領域?主要選擇哪些型別的公司?
林軍:目前只考慮金融領域,第一是有創新的,第二是剛剛形成氣候的,第三是被政策所允許的子行業。比如說政府大力發展私募,肯定會有一大批私募公司成長起來,中國近十四億人口,而目前就四千多家拿到私募牌照,股民都近一億,四萬家才合適。
問:您目前主要的精力放在哪個或哪幾個領域(交易、俱樂部經營、收藏品、股權投資……)?
林軍:目前主要是放在我入股的億信偉業基金,因為我覺得只有做平臺才能真正做大。
問:應該說您在金融投資、股權投資、收藏等領域都賺了不少錢了,現在的您如何看待金錢?如何看待生活?如何看待投資?
林軍:剛開始追求金錢的目的肯定是改善生活品質,現在發覺原來還代表了一種比較好的心態,從而更有機會實現人生夢想,實現自我價值。我覺得生活就是一種投資,投資就是生活。人天天在賭博,天天在做選擇題,因為你不知道結果如何。
問:就您看來,怎樣的人生才不辜負自己的生命?
林軍:不同的人生階段對自己的要求是不同的,實現人生的理想、目標也是不同的,在某一個階段把自己想達到的目標完成,那你至少是幸福的。達到這個目標之後,就需要設立下一個目標,不然就會很迷茫,你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和意義。哲學上講到,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你來幹什麼。目前我覺得幸福是一種感覺,生命是種體驗,不斷地體驗幸福和苦難,人生五味雜陳,不去體驗是不應該的,只要是被這個世界所認同的真善美都應該去體驗,遇到苦難也應該有樂觀的心態。
【結束語】
終有一天,經過我們的努力,未來的世界將沒有貪婪、偏見、私慾和對抗,只有希望、夢想、尊重和安慰。我們的人生將見證這個美好世界的來到,並把自己塑造成適合未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