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從一個初創公司到大型企業,無論是網際網路公司還是傳統企業,每個企業都會有自己的商業模式。同時商業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些變化不僅僅停留於比昨天更好,而應該將昨天的劣勢變成今天的優勢。商業模式的效力就在於此,不僅僅是揚長避短,更是將企業影響力擴大的模式。

如果一個企業仍然在堅持過去的、已經不適合現在這個時代的商業模式,那麼無論這個企業有多少資源、多少人才,多大規模的裝置和資產,商業模式的不適用,終究會讓企業開始走下坡路,那將是企業經營的終結。

其實在大部分企業都知道梳理商業模式的今天,“想要從0開創一個可以一直沿用的商業模式”這種觀念基本是不可取的。其實我們現在梳理商業模式的更大目的是“在一個階段內,讓企業處於行業領先位置”。

我們在規劃商業模式時,大體上都是按照人、物、資金、資訊四個方面進行分析。這是企業經營的四大核心要素,若能將其中一項進行根本性改變,就能創造出獨特的商業模式。我們來看近年市場上獲得成功的公司,基本也都改變了其中的一到兩項。

《商業模式2.0圖鑑》這本書呢,是一本在商業模式規劃上比較落地的工具書。在這本書中,作者選取了100個優秀的商業模式進行圖解說明。就像一本字典,從中可以找到與自己專案類似的商業模式,同時也能學習到多種商業模式思維之間的轉換。每張商業模式圖都配上一頁講解內容,就像小時候我們看的畫本一樣,圖文並茂地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怎麼給企業規劃商業模式,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應該具備哪些要素。

本書分析每個優秀的商業模式應該有三個共通點,分別是:八方受益、可盈利體系與反論的結構。

在很多年前,我們通常對商業模式的理解是:一個企業怎麼賺錢的模式。所以很多商業模式設計裡面就會不斷插入盈利點,只專注於經濟的合理性。後來網際網路行業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流量的生意,而且那些著急變現的企業越來越多面臨了淘汰的局面。所以我十分認同作者的觀點:三個共通點缺一不可。

通點1:反論結構

先來說我理解的反論結構:一個商業模式是否新穎,往往取決於反論結構。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反論結構?這是書裡作者創造的一個詞彙,大概的解釋就是透過企業經營的普遍定律出發,推理出與普遍定律相反的規則,再把企業經營與反論組合起來。

通俗地說就是當一個行業普遍這麼做時,然後我們想想可不可以把某個點反過來做,然後帶入到行業中去驗證。舉個例子,“我的法國菜”是一家特殊的餐廳,我們通常吃法餐都是在高檔餐廳,成本非常高。而同時,餐廳也有相應的痛點,同樣由於定價高,所以必須提高餐廳的環境和檔次。也因為翻檯率很低,以及保證環境,同時就餐人數也不能太多。

但是,“我的法國菜”是一家站著吃的餐廳,因其以實惠的價格就能享受高階法餐的口味而紅極一時,它的商業模式就很好地利用了反論結構。如圖所示,它把坐著吃奢華料理變成站著吃實惠料理,實現了翻檯率3倍的增長,帶來了3倍以上的客流規模。雖然價格降低了,但是由於量的優勢,盈利得到了大幅增長。

像“我的法國菜”一樣採用合適的反論結構,就會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商業模式。

通點2:八方受益

第二點是八方受益,何為八方受益呢?在當今社會中,當企業規模擴大,企業就要對各方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商業模式僅讓部分參與者受益,那麼這個商業模式一定是做不大。要麼是在吃國家資源,要麼是在壓榨員工,只有擴大企業的受益範圍,才是合理的商業模式。

但是憑經驗來說,對於絕大部分商業模式來說,八方受益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這不僅僅在於很多受益的概念是長期的、隱性的,同時存在標準難以統一,無法評判等因素。因此我們更多要從商業模式會不會傷害某類人群價值的角度,去驗證商業模式的成熟度。

通點3:可盈利體系

第三點是可盈利體系,每個企業都是為了生存和發展而存在,如果不談盈利是沒有價值的。網際網路企業為了快速地發展,可以短期內不盈利,但是一旦形成行業壟斷優勢,就需要把流量變現。那麼一個商業模式必須要可盈利,不論這個盈利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流量等)。

過去的商業模式更注重盈利模式,雖然現在新的商業模式體系,可以透過短期的無形資產對整個模式進行賦能,如流量壟斷、品牌構造等,但是如果想推匯出一套商業模式的閉環,盈利體系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三點是書中概念邏輯的總綱基礎,書中的100種商業模式就是建立在這套知識體系下,我們在給客戶規劃商業模式過程中,所形成的方法論也與之存在頗多契合之處。書中一些商業模式的例子也讓我產生諸多思考,比如亞馬遜的無人便利店模式,其實國內已經有京東在嘗試。

透過商業模式的設計工作,把各個行業複雜的商業行為簡單化,更有目的和目標地實現客戶的業務需求,也是我們在做商業模式諮詢中更容易獲得成就感的地方。

8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三星確認將在2021年開發可滑動和可滾動的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