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一個汽車業,關聯100多個相關行業;1位汽車工人,帶動10多位相關產業就業;一項汽車消費,更是消費品中的大頭。可現在,生產停滯與需求趨冷,正雙向考驗著這個龐大的工業行業。

慘烈!2月3日,中國深滬兩市終於迎來假期延後的開盤。

雖然有2月1日五部門聯合釋出的《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援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及央行2月2日官宣將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供應,較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但2月3日,上證指數報收2746.61,同比下跌7.72%;深證成指跌破10000點大關,報收9779.67,跌幅達到8.45%,兩市跌停股票約3200只。相比之下,香港恆生指數微漲0.17%。

不難發現,由於嚴重疫情影響到資本市場信心,假期積蓄近10天的情緒在2月3日中國股市集中爆發,兩大股指全天低位盤整。資料顯示,滬指盤中創造23年以來最大跌幅,兩市中僅醫藥和口罩概念走強。

對於汽車相關上市公司,則與大盤大致趨同。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這個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製造業支柱,也因疫情遭遇著近10多年來最大的挑戰。

那麼,作為實體經濟重要支柱,汽車業上市公司面臨哪些挑戰?又該如何應對?

多數企業全年營收、淨利潤承壓

從此次疫情的地理分佈區域來看,除東北地區外,湖北、廣東、浙江、河南、湖南、安徽、四川、安徽、重慶、江蘇、北京和上海等地區,均是汽車“生產重鎮”,同時也是重點疫區(截至2月3日,排在確診病例前15名)。而這些區域復工時間則被再次推遲,表現出抗擊疫情存在較大壓力。

筆者粗略估計,上述疫情嚴重地區汽車產能超過中國總體汽車產能約80%,因此,面對工廠開工推遲,以及全國由於疫情影響導致需求減少、收入減少等長遠影響,汽車企業將受到雙重壓力。

畢竟,槍炮一響,黃金萬兩。一旦生產線開工,車輛賣不出去,還將出現存貨、減值等一系列問題。當然,即便延期復工,眾所周知,相較其他產業,汽車企業依然面臨著巨大的固定成本和鉅額費用,例如:人員工資、裝置維護保養、資產減值、物業、租金等。

根據相關汽車企業公佈的2019年業績預告,不少企業已釋出盈利預警,預計出現利潤減少和虧損。例如:1月13日,集團釋出業績預告,去年其淨利潤預計256億元,同比減少28.9%;1月31日,剛剛有所好轉的長安汽車釋出2019業績預告,該公司預計去年預虧24億~29億元,2018年該公司還盈利6.8億元……

言歸正傳,拋開沉重的2019,回到2020年,開年頭兩個月就遭受外部環境如此“重擊”,可以想象今年汽車業相關上市公司將面臨多大的挑戰。

雖然疫情無情,但卻可能在某個層面,加速中國汽車產業重組與洗牌。對於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如:眾泰汽車、海馬汽車、力帆、華泰、獵豹等汽車公司,或許還將加速其被淘汰、兼併的程序。

甚至對跨國汽車巨頭,諸如福斯汽車集團、BMW集團、戴姆勒-賓士、豐田汽車、本田汽車等,也將構成較大壓力和不確定性因素。之於德國汽車“三巨頭”而言,中國是其最大單一市場,也是利潤貢獻大戶,在日本汽車企業眼中,中國市場則是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

2019年,德國汽車產量出現20多年來低點,日系主要品牌則在去年中國汽車銷量下滑的背景下,逆勢增長。所以中國汽車市場突然遭遇“黑天鵝”,讓這些汽車製造商如芒在背。對那些弱勢外資品牌,則可能讓其知難而退,告別中國。

或需政策再次援手汽車業

2月3日,據CCTV4報道,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表示,此次疫情可能還將迎來“高峰期”。因此,不排除疫情持續影響企業開工和消費者需求情況。尤其是對股市的影響不可小覷。

一方面,對於實體經濟製造企業,包括汽車製造商和其供應商,需要進一步在稅費降低和財政補貼上予以支援;另一方面,在消費端,可能需要在購置稅減免,甚至視情況,需要像2010年出臺補貼政策,並降低汽車消費者車輛使用成本。

此外,對各地區汽車經銷商,也要給予支援,目前中國汽車經銷商超過2萬家。雖然數量多,但抵禦風險能力弱,有不少都是個人投資。由於店內無人問津,單月虧損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資金鍊很可能斷裂,引發“多米諾效應”,造成不穩定因素。(參考文章:《單店月虧40萬!疫情之下,上萬家中國汽車經銷商現狀如何?| K•Focus》)

因此,戰疫情固然重要,對於汽車產業而言,既要為此做出貢獻,也要在此過程中,做好規劃,同時考慮在疫情之後,重振自身和消費者信心,未雨綢繆。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未來已來,gkc主網已經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