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丹
編輯 | 杜博奇
惠普又要裁員了。
10月4日,惠普宣佈將裁員7000至9000人。裁員人數佔全體員工的16%。據悉,裁員分直接解僱和提前退休兩種形式,將在2022財年結束。
惠普同時還宣佈,將分紅提高10%,並回購50億美元的股份。
不過,市場對此反應冷淡。惠普當天的股價跌去9.6%,市值一天蒸發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8億元)。
用538美元,從車庫起家1938年,威廉·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維·帕卡德(Dave Packard)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間車庫起家,利用業餘時間研製出惠普的第一臺產品:用於測試音響裝置的阻容式聲頻振盪器。
一開始,他們的流動資金只有538美元。不過產品頗受歡迎。於是,第二年兩人決定正式建立惠普公司(Hewlett Packard)。惠普的公司名稱正是取自兩個人的名字。
有惠普的成功經驗在前,車庫創業在美國成為一種潮流。車庫中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科技公司,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等都是車庫創業。惠普當年創業的車庫,也被美國政府定為矽谷的誕生地。
經歷80年的發展,惠普早已成為一家國際化公司。2018財年,其收入的65%來自美國之外的市場。
惠普的產品線包括電腦、智慧手機、掃描器、列印與耗材、投影機等,收入主要來自膝上型電腦,列印耗材和臺式電腦三大支柱業務。
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智慧手機逐漸取代pc和桌上型電腦,惠普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
7年裁員5.5萬人實際上,惠普從2012年就頹勢盡顯了。2012年5月,惠普的二季度淨利潤大幅下滑31%,開始大裁員。
當時惠普淨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客戶對電腦的需求減少。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個人電腦開始被智慧手機取代,惠普的電腦業務自然而然受到了威脅。
一開始,裁員人數最高2.7萬人,後來又提高到了2.9萬人。2013年底,惠普再次修改裁員計劃,把原定人數增加到3.4萬人。2014年5月,惠普再次增加裁員人數,宣佈額外裁員最多1.6萬人。
2015年,惠普把公司分拆成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分拆後,一家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從事個人電腦和印表機業務;另一家HP Inc,負責向大型企業出售計算機伺服器、資料儲存裝置、軟體和服務等業務。同時,裁員數量又增加5000人,大裁員的總人數達到5.5萬人。
分拆的本意是為了更快發展。結果卻事與願違。
惠普自2007年超越戴爾,成為全球第一PC製造商。連續7年穩坐頭把交椅後,2015年被聯想公司超越,從此就再也沒能追上聯想。
與此同時,惠普的列印業務也每況愈下。
惠普的策略是低價賣出印表機硬體,主要靠賣耗材實現盈利。可是近年來,隨著辦公數字化推進,需要列印的場合變少。同時,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第三方提供的價格更低的油墨。這對惠普來說,是一個大挑戰。
財報顯示,2016-2018財年,惠普列印業務的運營收益佔淨收入的比重連年下滑,從17.2%降到16%。
9年換了5位CEO業績不佳,也和惠普的高管震盪有關。
高管的一舉一動,都能牽動投資者敏感的神經。
2010年,CEO馬克·赫德(Mark Hurd)因性騷擾醜聞被解僱。
繼任的CEO李艾科(Léo Apotheker)任職僅11個月就離開了,成為惠普任職時間最短的CEO。李艾科在職期間,惠普的市值蒸發300億美元。
2011年,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取代李艾科成為CEO。惠普的大裁員拉開序幕。
2015年分拆後,戴恩·韋斯勒(Dion Weisler)擔任惠普公司CEO。另一家公司的CEO後來由安東尼奧內裡(Antonio Neri)接任。
今年11月起,恩裡克·洛雷斯(Enrique Lores)將接替辭職的韋斯勒,成為惠普新任CEO。
惠普印表機單騎救主洛雷斯是惠普的30年老員工,現任惠普成像、列印和解決方案業務Quattroporte。還沒正式上任,就扛起了惠普的改革重任。
在下一任CEO洛雷斯的主導下,惠普將採用新的經營策略。
據悉,惠普計劃銷售鎖定版和非鎖定版兩種印表機 ,只有非鎖定版印表機可以適配第三方的墨盒。
如果客戶不想購買油墨,只用惠普的印表機,那就需要付更高的價格,購買非鎖定版印表機。這樣一來,惠普可以直接靠賣印表機賺錢。
惠普還會繼續提供價格較低的印表機,這種鎖定版的印表機只能相容惠普自家生產的油墨。
惠普還將向醫療保健和化妝品等行業出售其噴墨列印技術。
說白了,就是不惜一切開源。
目前,列印業務佔惠普營收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一家小公司調價,投資者很可能會買賬。可惠普是一家年營收585億美元的巨頭,貿然改變商業模式,面臨的風險也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