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這週末利好利空訊息太多了,所以進行總結的時候比較費神,讓各位看官久等了。

總體上,利好的數量遠多於利空。

利空你們懂的,發現新的傳播途徑和原有的快速檢測方式可能區域性無效,都是官宣,感興趣可以自己搜來瞧瞧。

但也沒必要過分憂慮,對應的防禦手段也基本都在路上了,比如全新的、更準確的檢測方式已經在研發了。

而在另一邊,利好訊息就太多了,一目望去基本都是,我撿幾條最重要的來總結,不能全面覆蓋所有,但也足夠能表明上頭的態度。

如果想看的比較全,也可以去翻翻本週五和今天的財經版面,總會有讓你覺得勁爆的內容。


1、央行(擷取我個人認為的關鍵表述):

設立3000億專項再貸款,提供低成本再資金,向重點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的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信貸支援;

金融機構向相關企業提供優惠利率的信貸支援,利率上限為貸款發放時最近一次公佈的一年期LPR減100基點,目前是3.15%;

銀行發放貸款的利率不高於利率上限,鼓勵銀行以更低的利率發放貸款;

金融機構要快速稽核,快速發放貸款;

此前,財政部等五部門發文已明確中央財政按企業實際獲得的貸款利率貼息50%,確保企業實際融資成本降至1.6%以下

解讀:很明顯,開始精準滴灌了。箇中利好我有一萬字可說,但限於篇幅還是不說了。諸位只需要知道是好訊息就完事了,不僅對實體,對股市也是很爆炸的訊息。

2、商務部:

進一步擴大急需的短缺物資進口,增加豬肉進口,充實國內儲備;

組織開展國內急需的口罩、防護服、防護眼鏡等進口;

對疫情不那麼嚴重的地區,要適當擴大多業態的經營範圍開業,不能搞一刀切、一關了之;

解讀:先說第一條,結合某百億市值養豬公司披露的1月生豬銷售情況簡報來看,養豬這門生意剛經歷過週期浪潮的推升,很快要進入冷卻期,而股價其實已經透支了未來2-5年內的業績預期,參與炒作的價效比極低。

再說後兩條,如期復工後轉為動態防禦是必然趨勢,因為經濟是無法進行窒息式療法的。

大方向轉好確定下來後,無非是打多少時間差的問題,我認為當下行情會先於拐點進行發酵,一旦拐點出現,指數就會出現報復性上漲(即估值修復)。

所以諸位如果想參與,儘早確定好自己內心的時間差,擇機逢低佈局未啟動的個股,補漲和輪漲遲早會出現的。

3、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

發揮政府儲備作用,支援應對疫情緊缺增產增供,對《政府兜底採購收儲的產品目錄(第一批)》中重點醫療防護物資品種增列儲備物資目錄,對其中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醫療防護物資全部由政府兜底採購收出。

解讀:近期炒作的口罩、消毒水,為什麼我本人不參與也不鼓勵大家去追高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此類救災應急物資最大的甲方都是政府,最終的買家也是政府。

所以參考醫保集中採購的談判,我覺得多數企業要讓利於民,真正業績落地的不會有多少。


本週覆盤:本週為1假陽+4真陽的組合,兩市成交額持續維持在高位,創指全面開花、收復失地,並創出階段性新高。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本週漲幅居前的分別為醫藥生物、計算機、傳媒、綜合,顯然與事件是正相關的。

下週策略:未來一週關注一個風險和一個機會:風險是指以創指權重為首個股的高位回落風險,包括但不限於受益於事件炒作比較多的醫藥板塊;機會是指以超跌低估藍籌為首的績優股補漲的機會,當然也包括不少基本面良好的低位待突破的橫盤股,我認為此類股補漲的概率是很高的。

根據上面的思路,未來一週的時間主要以調倉換股、保持中高倉位為主,趨勢性行情中不要輕易空倉和輕倉,持倉是有慣性的,賣掉後再買回來是有心理負擔,如果再遇到逼空行情才最令人鬱悶。

關注板塊:有色、券商、銀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出現股票均不構成投資建議,風險自擔,盈虧自負。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週一:推薦1個線上教育龍頭,明天大概率漲停,線上板塊和雲端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