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上週的行情確實難得一見,見證了單日大跌,也經歷了連續幾天的大漲,有些行情確實是需要經歷過才能“漲知識”。

2點感悟和大家分享:

1、面對重大事件對行情的衝擊,一是考驗定力,能否抗住情緒影響;一是考驗投資技術和方法,能否覆蓋這種小概率事件。

2、其實股市裡,不管發生什麼事,幾乎都不是一邊倒,有些板塊會受益,有些板塊會受損,關鍵是能否快速梳理出這些邏輯線索。

股市經歷了上週的大落大起,但大多數股票其實上週表現並不好,給大家看一些具體的資料:

上週上漲個股僅682只,佔比18%,下跌3078只,佔比81.7%,另有9只個股平盤。56個行業中,僅13個行業上漲,漲幅最高的分別為醫療保健(+7.29%),網際網路(+6.67%),倉儲物流(+5.64%),醫藥(+5.28%),軟體服務(+4.59%)。

下跌行業達43個,佔比超過四分之三。如房地產(-7.76%),鋼鐵(-6.72%),證券(-6.24%),有色(-5.73%),石油(-5.67%),汽車(-4.82%),銀行(-4.28%)等等。

所以,結構性特徵還是非常明顯的,大部分的股票還是下跌的。上漲的行業(或題材)主要有三類:

第一類:直接受益於“疫情”的行業或題材(遠端辦公,線上教育,口罩等題材)

第二類:大科技,基本上消費電子,半導體,軟體這些大科技的主流方向都輪動了一遍。

第三類:新能源產業鏈,這個方向主要是機緣巧合,美股特斯拉帶動的。

其實論持續性,通常行業板塊的行情更有縱深空間和持續性,因為往往是行業發展階段出現拐點,整個行業基本面改善,才會讓相關行業上市公司出現估值整體重估,而行業頭部企業則能獲得更大的估值溢價。

2020年5G全面商用會更加深入,對5G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的影響會更加深入,大科技的主流板塊依然有業績超常規增長的預期,考慮到疫情對傳統板塊的影響,科技領域受到的影響相對要小些,而且在2020年“穩增長”中所發揮的作用可能會更大。

綜合評估上述三類行業(或題材)中的新能源產業鏈在上週五就出現調整了,遠端辦公,線上教育和醫藥等疫情受益的題材也出現了資金分歧,2月7日盤中大盤和這些題材一度出現大幅跳水,預計本週開始降溫。大家也應該注意到了,疫情資料近期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訊號。

從累計確診人數的增長速度看,全國和湖北省繼續保持下降趨勢,並均首次跌破10%,進入個位數增速。

因此,本週行情結構性機會的主角應該還是大科技,目前來看軟體,大資料,網路安全這些偏應用類的領域資金關注度更高,半導體其次,消費電子殿後。

最後,我要說的是,要把握好2020年的行情,我覺得要堅持幾個核心觀念:

1、結構性行情是主旋律,如同2019年一樣,普漲不是常態。

2、題材股的機會優於傳統板塊,與經濟現狀和結構調整有關,這次的疫情也會對傳統行業帶來較大影響。

3、強者恆強,大市值,高價位對於資金來說都不是大事。這次的重大突發事件,對行情的影響,以及資金的反應態度,我們應該能深刻體會到這一點,邏輯第一,強者恆強,只要有“硬核”邏輯,就會有資金追捧,市值越大資金約青睞。

因此,思路清晰,膽大心細很重要。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現在要做好股票,得壯膽!

對於本週行情,大體判斷是,情緒降溫,股指震盪+調整,創業板依然有創新高的可能,壓力區間為2030-2050,上證指數壓力位2900點,要完全回補缺口,到達2950位置有難度。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除了特斯拉,無接觸概念也將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