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張曉燕在會上圍繞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金融科技對金融安全的挑戰和機遇”發表主旨演講。
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資訊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資訊網路作為重要載體、以資訊通訊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最佳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如今,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數字經濟正成為壯大新經濟、打造新動能的主要引擎。張曉燕指出,數字經濟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2019年德國、英國、美國數字經濟佔國家GDP比重超過60%。中國佔比為36.2%,為第二梯隊,但發展的速度很快,發展的空間也很大。
從地理分佈上來看,數字經濟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間呈現較大差距。根據聯合國釋出的數字經濟報告,2019年連通力不足的國家僅有1/5的人在使用網際網路,而高度數字化的國家間4/5的人使用網際網路,兩者之間的差距巨大。同時,美國和中國在前沿技術領域佔據一定主導地位,我們可以從以下資料維度看到,專利註冊、物聯網支出、雲計算市場以及上市數字平臺市值佔比。
張曉燕表示,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背後的驅動因素主要來自數字資料和數字平臺的發展。以代表資料流的全球網際網路協議流量來看,數字資料快速積累,全球資料流量飛速增長;同時,數字平臺力量迅速增長,形成了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獨角獸,例如谷歌、臉書、亞馬遜、騰訊等。
張曉燕指出,數字經濟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就是資料,近年來金融科技的發展對數字經濟帶來了一些機遇和挑戰。
第二個發力點是人工智慧助力投資。根據波士頓團隊的一份學術文章發現,智慧投顧的服務能夠在考慮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情況下,幫助投資者充分分散風險,降低組合的波動率,也可以提高組合的收益。同時,五道口金融學院的研究團隊也發現機器學習可以顯著提高投資者選股能力,幫助分散風險和提高收益。
第三個是另類資料可以促進公司治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有更多的另類資料,如消費者交易和衛星地理分析的網路實時資料,這些大資料提供更多關於公司當前業務和未來增長機會的資訊,使用大資料的企業會對投資機會更加敏感,投資者也可以更精確地預測未來的增長機會。
張曉燕表示,我們既要吸收金融科技帶來的紅利,也要注意其風險。整個數字經濟,金融創新的根本還是資料,所以對於資料作為資產要有一定的、非常恰當的安全保護。金融科技既可以用到金融服務上,同時也可以運用到監管上。希望監管科技能夠快速跟上各種各樣的金融創新,監管做得更有效、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