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眾所周知,對於主要面向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而言,年均上億元的商賬往來,是稀鬆平常的事。如何管理好這些資金?如何確保每一筆資金債權關係明確?這成為了考驗供應鏈金融平臺風控水準的重要指標。而自古已有的契約,如今的合同,幾乎是所有風控的必經環節之一。到了處處“網際網路+”的今天,時代演化出的合同新形式——電子合同已悄然登場。然而,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如何利用電子合同做好風控?

供應鏈金融是啥?

大多數人只是聽說過供應鏈金融,但卻不瞭解它的模式。在說清楚供應鏈金融和電子合同的關係之前,還是有必要對其稍作了解。

關於供應鏈金融的定義,以霍夫曼在2005年提出的定義為代表。霍夫曼認為:供應鏈金融可以理解為供應鏈中包括外部組織服務者在內的兩個以上的組織,透過計劃、執行和控制金融資源在組織間的流動,以共同創造價值的一種途徑。

而具體到國內,對供應鏈金融定義的普遍觀點為:

供應鏈金融是以核心企業客戶為依託,以真實貿易背景為前提,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的方式,透過應收賬款轉讓登記、第三方監管等專業手段封閉資金流或控制物權,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的綜合性金融產品和服務.在網際網路金融誕生前,這項金融服務主要由銀行提供,然而,由於這一模式對核心企業、銀行的依賴非常大,從而導致中小微企業信用的直接授信較為困難。

在這一背景下,網際網路化的解決方案應運而生。

首先,網際網路解決了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透過網際網路資訊平臺所掌握的交易、物流、資金流資料,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的企業可以快速實現對保理客戶的信用評估、篩選和營銷,以及應收賬款的甄別和確認,形成有針對性的細分市場產品,解決現場盡職調查等傳統風險管理手段的低效率、高成本的問題;

其次,基於網際網路新技術,如雲計算、人工智慧、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區塊鏈技術等營造出的新型金融生態,使資產的流轉與資金的匹配更加順暢和貼合,從而提供了更廣闊的融資渠道。

供應鏈金融與電子合同的結合

供應鏈金融平臺的出現,導致大量針對企業融資的金融服務也遷至線上。於是,線下籤署合同的方式,開始與線上服務產生“異體排斥”。不少業內某大型企業都反應,業務增長快了,但籤合同還是慢了,使用者體驗還是差了。很多企業表示希望實現數字化簽約。當供應鏈金融平臺開始用電子合同處理債權轉讓、信用風險擔保等事宜,一些錯綜複雜的債權關係開始得到緩解,變得平和。有人表示,當“蘿蔔章”、合同篡改等大型事故的高危警報被電子合同解除後,他們公司的合同管理效率大大提升了。

事實上,作為法律科技(Lawtech)的一項典型應用,電子合同與雲計算、人工智慧、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區塊鏈技術等網際網路新技術發揮的作用類似:

幫助供應鏈金融平臺為核心企業、供應商提供基於生態鏈的商業保理綜合業務系統,充分發揮網際網路資訊科技服務的優勢,提供專案立項、盡職調查、業務審批、保理協議/合同簽約、賬款登記及轉讓、貿易融資(貸款發放)、貸後管理、賬款清算等保理業務全過程的應用服務,助力保理企業構建及完善網際網路+金融的經營模式,從而更為有效地提高其獲客、展業、風險識別與控制的能力,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進而形成完整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圈。

8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電子合同如何助力SaaS平臺進行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