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今年,鐵礦石價格彷彿坐上了過山車。以62%品位鐵礦石價格為例,從1月2日的72.35美元/幹噸,價格一路飆漲到7月3日的126.35美元/幹噸,漲幅近75%,直逼130美元/幹噸。但在隨後高位震盪一個月後,鐵礦石價格再也難以為繼,於7月30日開啟下跌模式,短短20天從121.15美元/幹噸暴跌至8月21日的83美元/幹噸。

鐵礦石這波“暴漲暴跌”有供需錯配,有背後資本炒作,但歸根結底是中國在鐵礦石行業定價權的缺失,即使近幾年,國家也好,企業也罷,都在不遺餘力的爭取定價權,但收效甚微,多次卓有成效的舉措之後總會突發“意外”,效果大打折扣,值得深思。

一、價格趨穩,暗流湧動

進口礦方面:

2019-09-23,進口62%粉礦到岸價價格為91.43美元/噸 (即1.47美元/噸度), 環比每噸上升1.14 美元, 升幅為1.26% ;當月平均價格為91.14美元/噸。

2019-09-23,進口62%粉礦現貨貿易價格為808.87元/噸 (即13.05元/噸度), 環比每噸上升13.99 元, 升幅為1.76% ;當月平均價格為807.59元/噸。

國產鐵礦石方面:

2019-09-23,國產62%鐵精礦價格為731.59 元 /噸, 環比每噸上升0.05 元, 升幅為0.01% ;當月平均價格為724.37元/噸。

2019-09-23,國產65%鐵精礦價格為816.1 元 /噸, 環比每噸上升0.06 元, 升幅為0.01% ;當月平均價格為807.81元/噸。

截止到9月23日,進口62%粉礦到岸價價格91.43美元/噸,較8月份均價上漲0.66美元/噸,縱觀整個9月份,鐵礦石價格相對穩定,整體趨穩。但風平浪靜並不代表“風”沒有來過,而此番“風雨過後”的創傷也不能就此抹去。

二、受傷的中國與中國企業

此輪鐵礦石的“暴漲暴跌”受衝擊最大的當屬中國鋼鐵行業。

“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嚴重侵蝕了鋼鐵行業的利潤,這一問題必須引起全行業的高度重視。”7月29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王偉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五屆十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表示。

往小裡說,鐵礦石上漲損害了國內鋼企利潤;往大里說,鐵礦石上漲可能使中國近幾年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所付出的努力大打折扣,甚至付諸東流。

2015年,鋼鐵全行業虧損847億元,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拉開了中國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序幕,經過多年強力壓縮過剩產能和取締地條鋼,基本扭轉了鋼鐵產能過剩的局面,讓2015年深陷全行業虧損的中國鋼鐵業全面翻身,迎來高利潤、高產量的黃金期。國家發改委網站顯示,鋼鐵行業2018年全年實現利潤4704億元,同比增長39.3%。

但來到2019年,中國鋼鐵行業“形勢”急轉直下。

量增:9月16日,國家統計局釋出資料顯示,1-8月,中國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別為66487萬噸、54471萬噸和8036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9.1%、6.9%和11%。

價跌:價格監測中心的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鋼材的平均價格為4365元/噸,較2018年同期下降了95元/噸。

利潤率降低:加之鐵礦石、廢鋼價格高壘,中國鋼鐵行業利潤率僅有5.10%左右,較2018年的6.92%下降近2個百分點。

同時,讓人擔憂的是,在去年利好形勢下,一些企業又開始以各種名義增加產能,將早已停產多年的落後產能恢復生產,在今年利潤下降情況下,再次受創,如此反覆,成為國家經濟的頑疾,難以祛除。同時,一些鋼鐵大省通過鋼廠搬遷,集中向沿海轉移等方式,大規模增加本地區的鋼鐵產能,並把其作為地方經濟穩增長的手段,值得有關部門警醒。今年1~7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長37.8%,為各行業之最,這引起行業內的強烈擔憂。

相對應的,產業鏈利潤在哪裡?答案在礦山,尤其四大礦山。

藉著此番礦價飆漲,“塞翁失馬”的礦山們,鐵礦石業務板塊不僅沒有虧損,反而實現了大幅盈利。三大礦山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必和必拓鐵礦石板塊運營利潤約為68億美元,同比增長47%;力拓鐵礦石板塊運營利潤為75.5億美元,同比增長33%;受影響最嚴重的淡水河谷,其黑色金屬板塊的經調整運營利潤也增長了17.9%

三、鐵礦石的那些陰謀論

據統計,中國2018年粗鋼產量為9.283億噸,佔全球粗鋼產量的51.3%,是當之無愧的頭號鋼鐵生產國。但是,鐵礦石作為鍊鋼的首要原材料,中國的對外依存度卻居高不下。2018年中國進口鐵礦石到港量10.38億噸,佔全球鐵礦石海運量的七成,對外依存度高達80%。作為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巨大的購買力並未能幫助中國鋼鐵企業改變價格接受者的尷尬地位。

關於此輪鐵礦石“暴漲暴跌”行情,有很多“觀點”,綜合觀點就是供需錯配加之資本炒作。

今年初,巴西淡水河谷事故,其實對國內市場鐵礦石的供應影響並不顯著,無論當時的港口庫存和市場情緒都存在一定的延時;但3月澳洲礦山出事後,由於到中國的航程時間只有兩週,加上澳洲出口到中國的比例很高,直接關乎國內鋼企的原材料供應,所以對市場情緒影響很大,鐵礦石價格加速震盪上行。

但鐵礦石到港量和庫存量不斷下跌,市場情緒一片看漲,並沒有影響到國內鋼鐵企業“開足馬力”繼續增產。今年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創歷史新高,為4.92億噸。

據統計,2019上半年,全球幾乎所有生鐵增產都在中國,總計約3000萬噸,與此相對應地增加近5000萬噸鐵礦石消耗,而三大礦山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合計減少約4000萬噸左右。整體供求的缺口接近1億噸,約佔中國全年進口量的10%。

對任何一個工業產業,10%的供求關係變化都是很龐大的數字。

除了供需錯配之外,多家機構或個人提出了“期貨炒作陰謀論”。

7月3日起,一封署名為李某的實名舉報信在業內流傳,稱鐵礦石連續暴漲是國內外勾結的結果,最大持倉多頭永安期貨(833840.OC)的頭寸與境外三大礦山有關聯;另據《經濟觀察報》報道,4日一封以“一名鐵礦石期貨研究者”署名的舉報信也將矛頭指向永安期貨。此後,永安期貨予以否認。

7月5日,中鋼協副會長屈秀麗在某會議上表示,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關注進口鐵礦石價格的大幅上漲,正在調查了解上漲的原因,將嚴厲打擊亂漲價、價格壟斷等不規範行為。另據《經濟觀察報》、《財新週刊》稱,有知情人士透露,主流鋼企組成“進口鐵礦石工作小組”以應對鐵礦石價格上漲。

“爭取鐵礦石定價權”口號已經喊了近十年,此中博弈難以言明,各種利益集團明爭暗鬥,諸多國人也付出了心血,但為何“一波行情”過後“受傷的總是我”?

(1)中國鋼企集中度仍很低,不夠團結,不夠一致,各有各的利益,雖能夠一致對外,但集團之間內部協作,仍存在桎梏。

(2)上游資源匱乏,尤其主流礦山,雖有國內企業參股上游礦山,但沒有話語權,處處受制於人。

(3)定價機制仍需完善和推廣。

僅代表個人觀點,有感而發!

加油,中國!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1歲就讀美國麻省理工,56歲創業,30年打造萬億帝國,娶祕書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