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導讀:今天行情大漲,一些筒子們的韭菜病又犯了。是趁著基金回血,贖回自己的基金?還是看著大漲,認為牛來了,加大基金投入?要bo姐說,不管是買入基金還是贖回基金,因為短期市場行情做出的決策,都是不可取的!正確的養基方式,應該是。。。

1,今天漲的好嗨呀~

相信“宅”在家裡的小夥伴們,已經看到了今天的大漲行情。

bo姐去看了一下資料:今天創業板是當之無愧的大哥大,全天大漲3.72%;深證也很給力,2.98%;上證爸爸也很厲害,大漲了2.28%。

說實話,今天大漲挺出乎意料的。主要的利好訊息,bo姐也給大家總結一下吧,bo姐認為有三個。

第一個,是創業板再融資政策放開。

但是這個的話,就bo姐這種金融老司機的觀點,未必是利好。哎,不停向市場融資圈錢,真心沒覺得是啥利好。不過,創業板卻漲的最凶。

用一句話來總結下好了: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

第二個,是央媽“降息”。需要注意的是,1年期MLF操作利率為3.15%,相比前次下降10個基點。

emmm,央媽降息這個真心是好訊息。

第三個,新冠疫情湖北以外確診人數連續下降,治癒出院人數創新高。第三個,也是很值得高興的!

從年後行情來看,真的太太太狗血了。開年第一天A股大跌了8%,隨後連續性大漲,連漲十幾天。

這其中最給力的,非創業板莫屬了。

bo姐也查了一下資料:春節後開市至今,除了首日大跌之外,創業板指數連續大漲,大漲近20%。

不僅收復了之前失地,還創出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科創板公司也表現很強勢,截至2月12日,科創板2020年以來平均上漲29.52%。

其它幾個主流寬基指數,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指數,也是連續十幾天的上漲。抓住時機的基金經理和基金們,也讓基金淨值“回血”很多……

bo姐簡單拉了一個表格,短短兩週時間,已經有21只基金漲幅12%以上,主要是創業板主題基金。然後,科技、成長、新能源汽車類基金,漲幅居前。

資料顯示,節後兩週,主動權益類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中,已有近80%的基金淨值迴歸至節前水平。

2,bo姐的觀點!

隨著基金回血,一些基民開始心裡糾結。眼看著自己前期被套的基金回血了,要不要現在贖回呢?

牛市來了?要快點加倉嗎?

手上的基金漲得沒有別人的快,要換嗎?

單邊上漲,定投追不上,要不要停掉定投,一次性買進?

……

有人樂觀有人悲觀,有人加倉有人清倉。

其實這些問題,bo姐認為,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短期市場波動匆匆做出投資決策,是不可取的。不管是買入基金還是贖回基金,因為短期波動做出的決策,都是不可取的!

筒子們,這個問題很嚴重吶!

是什麼讓大家變得“短視”?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不然下次遇到行情短期波動,還是會“手賤”贖回自己的基金,或者追高買入基金,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操作。

第一個,其實是心態問題。

bo姐覺得,我們需要的,是穩穩的、慢慢的變富。想著快速爆發,很容易走彎路,最後得不償失。

把自己的收益目標降下來,穩字第一!

對於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注意輕倉參與,不能大比例投資。特別看好的話,也注意分期買,定投。不然遇到風格切換啥的,或者突發性事件,直接套死在裡面。

第二個,是投資基金的倉位問題。

面對行情的大跌,bo姐相信,如果你的倉位較輕的話,你想的一定是加一點倉,而不是恐懼贖回;面對大漲,如果你倉位控制得當,也不會因為擔心再次下跌而贖回基金。

合理的家庭資產配置圖,bo姐之前給大家分析過很多次,主要是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基金在家庭資產配置中,一般的配置比例,是控制在30%左右。

對沒有買房的小夥伴,也別超過50%。(這兩個比例是針對權益產品的,債券基金啥的不包括在內)

存在貨幣基金、銀行存款等的現金類資產,一般是3-6個月的家庭開支總和。

還有父母的錢、用於子女教育的錢,儘量通過債券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等把穩的基金產品參與。

倉位很重的小夥伴,一旦遇到突發性事件,心態很容易崩潰。所以對於這一點,大家要特別悠著點。

像一些投資了十幾只基金的小夥伴,還有基金佔家庭資產配置較高的,可以依據bo姐之前寫過的這篇分析《疫情之下,9類基金的“躲疫”策略……》,趁著基金回血,自己做個調整。

第三,賣掉基金,有更好的去處嗎?

目前,國內可選擇的投資方式,有基金、房產、股票、信託、銀行理財等等。

但是說實話,你很難找到一種比基金更合適的投資品種,不需要那麼多精力投入、錢再少也能投資。

在交易基金前,如果大家能夠考慮好以上幾點,有很高几率能避免“頭腦一熱”做出的衝動決策了。

bo姐覺得吧,從長期投資角度看,疫情的影響就是一朵小浪花。優秀的公司,股價也會不斷新高。普通投資者要做的,就是把選股這事交給基金經理,然後自己控制好定投比例、長期定投。

在投資的路上,你也會碰到無數突發事件和震撼世界的新聞,每一次,資本市場都會把它放大到讓你心驚肉跳的程度。

但是你回頭一看時,全都不是事兒!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原來如此,這才是中國牛市的邏輯?